【藥材】當歸6克,肉桂5克。 【食材】雞蛋2枚,生姜5克,紅棗5枚。 【做法】 步驟1:當歸、肉桂、雞蛋洗淨;紅棗洗淨,去核;姜洗淨,切片。 步驟2:砂鍋置小火上,注入適量清水,將當歸、肉桂、姜、紅棗一起放入鍋內,煎煮30分鐘左右,煎煮至湯汁剩原來的一半,加入雞蛋,轉小火至雞蛋煮熟即可。 【功效】補血活血、溫陽通絡。適用於氣滯血瘀引
【藥材】干山藥50克。 【食材】柿餅20克,大米100克。 【做法】 步驟1:山藥洗淨,切碎;大米淘洗干淨;柿餅去皮,洗淨,切成小塊。 步驟2:砂鍋置火上,入水適量,下入大米、山藥,大火煮沸後,加入柿餅,轉小火熬至粥黏稠即可。 【功效】滋養脾肺、止咳祛痰。適用於脾肺陰虧、虛勞咳嗽等症。 【禁忌】該藥膳不宜與酸菜、黑棗同食,會導致
【藥材】羊肉150克。 【食材】蔥200克,植物油10毫升,香油3毫升,醬油、料酒各10毫升,生姜、蒜各10克,鹽5克。 【做法】 步驟1:羊肉洗淨,切片;蔥擇洗干淨,切小段;生姜、蒜去皮,洗淨,切碎。 步驟2:炒鍋置火上,入油燒至五成熱,放入生姜、蒜爆香,下入羊肉翻炒至變色,加入料酒、醬油、蔥、蒜、鹽,翻炒至熟,淋入香油,即可食用。
【藥材】甜杏仁8克。 【食材】藕粉50克。 【做法】 步驟1:甜杏仁去皮,洗淨,炒熟後研制威粉,放入碗中,加入藕粉備用。 步驟2:碗中倒入適量沸水,攪拌均勻至成糊狀,即可食用。 【功效】清肺潤燥。適用於咳嗽、咳痰,還可緩解便秘。 【食法】佐餐食用。
【藥材】烏蔹莓25克。 【食材】小米80克,紅棗5枚,豬瘦肉30克。 【做法】 步驟1:小米去雜質,淘洗干淨;紅棗洗淨,去核;豬肉洗淨,切成薄片。 步驟2:砂鍋置火上,入水適量,放入烏蔹莓煎煮40分鐘,去渣留汁,下入小米,加入豬肉、紅棗同煮,熬煮至粥黏稠,即可食用。 【功效】清熱利濕、解毒消腫。適用於咽喉腫痛、疖腫、癰疽等症。
【藥材】生地黃80克。 【食材】桑葚400克,蜂蜜30克。 【做法】 步驟1:桑葚去雜質,洗淨;生地黃洗淨。 步驟2:鍋置小火上,入水適量,放入桑葚、生地黃煎煮,每20分鐘取煎液一次,加水再煎,共取煎液兩次,合並煎液,煎至黏稠,加入蜂蜜,煮沸後停火,待冷裝瓶即可。 【功效】養陰清熱、潤腸通便。適用於肝腎精血虧損引起的身體消瘦、腰膝酸
【藥材】冬瓜1個。 【食材】冰糖20克。 【做法】 步驟1:冬瓜洗淨,剖開,去瓤,填入冰糖。 步驟2:蒸鍋置火上,冬瓜放入蒸盆中,上籠蒸40分鐘,取冬瓜水,倒入碗中,涼涼即可。 【功效】清熱利水、消腫解毒。適用於糖尿病、冠心痛、動脈硬化、高血壓、腎髒病以及浮腫病人者食用。 【食法】代茶飲,每日一次。
【藥材】銀耳80克,陳皮5克。 【食材】乳鴿2只,高湯400毫升,鹽2克,雞精1克。 【做法】 步驟1:銀耳溫水泡發、潤透,洗淨,撕成小朵;陳皮溫水浸泡,洗淨;乳鴿宰殺後,去毛、內髒、爪,洗淨血水。 步驟2:砂鍋置中火上,放入乳鴿,注入高湯,煮沸後加入銀耳、陳皮,轉小火炖煮至乳鴿肉爛熟,加鹽、雞精調味即可。 【功效】滋陰補虛。適用於
【藥材】栀子仁4克。 【食材】大米120克,冰糖5克。 【做法】 步驟1:大米淘洗干淨;栀子仁研磨成粉;冰糖研碎。 步驟2:砂鍋置火上,入水適量,下入大米,熬煮至粥黏稠,調入栀子粉拌勻,加冰糖調味即可。 【功效】清熱瀉火。適用於目赤腫痛、急性眼結膜炎、黃疸性肝炎、膽囊炎等症。 【禁忌】栀子仁味苦,性寒,故脾胃虛寒者忌食。 【
【藥材】蓮子15克,百合10克。 【食材】豬瘦肉100克,鹽3克。 【做法】 步驟1:蓮子去心,洗淨,泡透;百合洗淨,潤透;豬肉洗淨。 步驟2:湯煲置火上,入水適量,加入豬肉,大火煮沸後,撇去浮沫,加入蓮子、百合,轉小火煲至肉爛熟,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清心潤肺、益氣安神。適宜陰虛所致的干咳、失眠、心煩、心悸等症者食用。 【禁
【藥材】白蘿卜80克。 【食材】荸荠100克,鹽3克,味精1克。 【做法】 步驟1:白蘿卜、荸荠去皮,洗淨,切絲;蘿卜絲用鹽腌浸10分鐘,清水沖洗,瀝干,盛入大碗備用。 步驟2:碗中加入荸荠、鹽、味精拌勻即可。 【功效】清熱潤肺。 【禁忌】荸荠性寒,屬於生冷食物,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 【食法】佐餐食用。
【藥材】百合35克。 【食材】熟雞蛋2枚,白砂糖5克。 【做法】 步驟1:百合清水洗淨,潤透;取出雞蛋黃,用勺子壓碎,放入碗中備用。 步驟2:鍋置小火上,入水適量,加入百合,煎煮至水剩原來的一半,加入雞蛋黃、白砂糖,攪勻即可。 【功效】滋陰養血、清心安神。適宜肺虛久咳不愈者食用。 【食法】口服每日1~3次,每次100~150克。
【藥材】冬蟲夏草8克。 【食材】瘦豬肉40克,小米80克。 【做法】 步驟1:蟲草擇淨,紗布包好;豬肉切成細片;小米淘淨。 步驟2:一起放入砂鍋,加水同煮,待粥熟,取出紗布包即可。 【功效】補虛損、益精氣、潤肺補腎。適用於肺腎陰虛所致的虛喘、痨嗽、咯血、自汗、盜汗、陽痿、遺精、腰膝酸痛、病後久虛不復等症。 【食法】晨起空腹食用。
【藥材】牛奶400毫升。 【食材】粳米80克。 【做法】粳米洗淨,倒入砂鍋加水煮粥,將熟時加入牛奶,攪拌均勻,稍煮即可。 【功效】補虛損、益肺胃、生津潤腸。適用於陰虛勞損、反胃噎膈、消渴、便秘等症。 【食法】晨起空腹食用。
【藥材】人參8克,麥門冬30克。 【食材】活甲魚1300克,姜片、蔥段各10克,鹽3克,料酒10毫升,味精2克,胡椒粉1克。 【做法】 步驟1:將甲魚宰殺,沸水汆燙15分鐘,取出裙邊留用,剖開甲殼,去除內髒和頭、爪;清洗干淨,切成小塊;人參、麥門冬洗淨。 步驟2:人參和麥門冬放入大碗裡,加姜片、蔥段、鹽和料酒,放上甲魚塊,蓋上甲魚殼,加
【藥材】蓮子100克,銀耳20克。 【食材】冰糖5克,桂花鹵3克。 【做法】 步驟1:銀耳用溫水潤透,泡發,摘去黃根,洗淨,掰成小瓣;蓮子清水浸泡,脹發後溫水洗淨,去心,放入碗內,加適量開水,上屜蒸50分鐘左右,取出盛入湯碗待用。 步驟2:鍋置中火上,注入適量水,放入銀耳略燙一下,撈出,同蒸熟蓮子一起盛入湯碗內,鍋內加入冰糖、桂花鹵,轉
【藥材】橘葉、青皮各6克。 【食材】豬蹄1只。 【做法】 步驟1:豬蹄、橘葉、青皮洗淨。 步驟2:砂鍋置火上,入水適量,放入豬蹄,大火煮沸後,撇去浮沫,加入橘葉、青皮,轉小火炖至豬蹄爛熟。 【功效】行氣通乳。適宜產後缺乳、肝氣郁結者食用。 【食法】食肉喝湯。
【藥材】川芎、紅花各2克,當歸、黃芪各4克。 【食材】大米100克,蔥、姜各3克,鹽2克,雞湯30。毫升。 【做法】 步驟1:大米淘洗干淨;當歸、川芎、黃芪洗淨,切成薄片,裝入干淨的紗布袋中,備用;紅花洗淨;蔥洗淨,切碎;姜洗淨,切碎。 步驟2:砂鍋置火上,倒入雞湯,放入大米,大火煮沸後,加入紅花、紗布包,轉小火熬煮至粥黏稠,加入蔥、鹽
【藥材】豬肚100克。 【食材】蔥、生姜各10克,花椒、大料(八角)各3克,鹽2克。 【做法】 步驟1:豬肚洗淨;蔥、姜洗淨,切碎,放入豬肚中。 步驟2:鍋置小火上,入水適量,下入豬肚、花椒、大料,煮至豬肚爛熟,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益氣補虛。適宜體質虛弱者食用。 【食法】吃豬肚喝湯,每周2次。
【藥材】制附片5克。 【食材】羊腿肉400,清湯250克,植物油、料酒各10毫升,蔥、生姜各5克,鹽、胡椒粉各3克。 【做法】 步驟1:羊肉洗淨,煮熟撈出,切成小塊;蔥、生姜洗淨,切碎;附片洗淨,同羊肉一起放入大碗中,加入料酒、植物油、生姜、清湯拌勻備用。 步驟2:蒸鍋置中火上,大碗上籠蒸2小時,出鍋後撤上蔥末、胡椒粉調味即可。 【
【藥材】新鮮莴筍200克。 【食材】羊肉300克,澱粉15克,料酒10毫升,蔥、生姜、蒜各5克,鹽5克,香油3毫升,胡椒粉3克。 【做法】 步驟1:羊肉、莴筍洗淨,切片;蔥、生姜、蒜洗淨,切碎:香油、胡椒粉、澱粉放入碗中,注入適量水,調成芡汁。 步驟2:炒鍋置中火上,入油燒至五成熱,放入莴筍炒熟,盛入盤中備用;鍋內入油少許,燒至九成熱,
【藥材】陳皮5克。 【食材】綠豆50克,白砂糖5克。 【做法】 步驟1:綠豆去雜質,淘洗干淨;陳皮洗淨,切小塊。 步驟2:砂鍋置火上,入水適量,放入陳皮,大火沸煮5分鐘後,撈去藥渣,下入綠豆,轉小火熬煮至綠豆熟透,加糖調味即可。 【功效】理氣化痰、清熱解毒。適用於夏季中暑的防治。 【禁忌】該藥膳性涼,故四肢冰涼乏力、腹瀉等症忌用
【藥材】鮮枇杷葉400克。 【食材】蜂蜜100克。 【做法】 步驟1:枇杷葉洗淨,去毛。 步驟2:鍋置中火上,加入水適量,放入枇杷葉,煎煮3小時後,濾去藥渣,涼涼濃縮至膏狀,加蜂蜜拌勻,即可食用。 【功效】清解肺熱、化痰止咳。適用於痤瘡、酒糟鼻等症。 【禁忌】服藥期間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及酒類,否則影響藥效。 【食法】每次10克
【藥材】鮮茅根20克,澤瀉10克。 【食材】綠豆50克,冰糖5克。 【做法】 步驟1:鮮茅根洗淨,切段;澤瀉洗淨,切片;綠豆淘洗干淨。 步驟2:砂鍋置火上,入水適量,加入鮮茅根、澤瀉,煎煮20分鐘,撈去藥渣,加入綠豆、冰糖,煎煮至綠豆開花,過濾去渣取汁。 【功效】清熱除濕、涼血解毒。適宜濕疹患者食用。 【食法】每日一劑,溫飲藥汁
【藥材】三七4克,何首烏20克。 【食材】大米100克,紅棗4枚,白砂糖5克。 【做法】 步驟1:大米淘洗干淨;紅棗洗淨,去核;三七、何首烏洗淨備用。 步驟2:三七、何首烏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水,小火煎煮至水剩余一半時,停火,濾去藥渣,將濃汁倒入碗中備用。 步驟3:砂鍋置火上,入水適量,下入大米、紅棗、白砂糖,大火煮沸後轉小火,倒入
【藥材】薏米、蓮子各25克。 【食材】山藥40克。 【做法】 步驟1:薏米、蓮子泡透,洗淨;山藥去皮、洗淨,切成小塊。 步驟2:砂鍋置火上,入水適量,放入山藥、薏米、蓮子,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熬煮至黏稠,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益氣、化濕止帶。適宜濕困脾胃、不思飲食者食用。 【食法】宜早晚餐食用。
【藥材】天冬10克。 【食材】茄子350克,香油3毫升,生抽5毫升,鹽3克,味精1克。 【做法】 步驟1:茄子洗淨,切小條;天冬洗淨,潤透。 步驟2:鍋置火上,入水適量,煮沸後放入天冬與茄子,轉中火沸煮30分鐘,撈出瀝干,放入盆中加生抽、香油、鹽,拌勻即可。 【功效】滋陰潤燥、清肺益腎。 【禁忌】手術前不宜吃茄子,因為麻醉劑無法
【藥材】黃精20克。 【食材】大米100克,冰糖5克。 【做法】 步驟1:大米淘洗干淨;黃精洗淨、切碎,放入干淨紗布包。 步驟2:砂鍋置火上,入水適量,放入紗布包,小火煮20分鐘,下入大米、冰糖,轉中火熬煮至粥黏稠,取出紗布包,加冰糖調味即可。 【功效】補脾和胃、滋陰潤肺。適用於肢軟乏力、納差食少、胃脘隱痛、干咳無痰等症。 【禁
【藥材】黃芪15克。 【食材】鳝魚1條,生姜10克,鹽3克。 【做法】 步驟1:鳝魚宰殺後,去骨、內髒,洗淨血水;黃芪洗淨,切片;生姜洗淨,切片。 步驟2:砂鍋置火上,入水適量,放入鳝魚,大火煮沸後,撇淨浮沫,加入黃芪片同煮,轉小火炖至鳝魚爛熟,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補氣降糖。適用於糖尿病患者的輔助治療。 【禁忌】鳝魚不可與菠
【藥材】黑芝麻40克,百合25克。 【食材】紅棗15枚,生姜5克,豬心1個,鹽3克。 【做法】 步驟1:豬心剖開,洗淨血水,切成片狀,放盤備用;百合、黑芝麻去雜質,洗淨;紅棗洗淨,去核;生姜洗淨,切片。 步驟2:炒鍋至小火上,燒熱後放入黑芝麻,炒香,備用。 步驟3:湯煲置火上,放入豬心、芝麻、百合、紅棗、姜片,注入適量水,大火煮沸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