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蒲豆腐湯

      【藥材】菊花、蒲公英各10克。   【食材】豆腐120克,鹽2克。   【做法】   步驟1:菊花、蒲公英洗淨;豆腐切塊。   步驟2:砂鍋置火上,入水適量,放入菊花、蒲公英煎煮40分鐘,撈去藥渣,加入豆腐煮熟,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清熱解毒。適用於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心胸煩熱、療瘡腫毒、高血壓等症。   【禁忌】豆腐中含嘌呤較多,痛風病

  • 核桃仁粥

      【藥材】核桃仁50克。   【食材】大米120克,白砂糖5克。   【做法】   步驟1:核桃仁洗淨,切成小粒;大米淘洗干淨。   步驟2:砂鍋置火上,入水適量,下入大米,大火煮沸後,加入核桃仁,轉小火熬煮至粥黏稠,加糖調味即可。   【功效】補腎、健腦。適用於腎虛喘嗽、腰痛腳弱、陽痿遺精、小便頻數、石淋、大便燥結等症。   【食法】宜早、晚餐食用。

  • 蟲草白及粉粥

      【藥材】冬蟲夏草粉3克,白及粉5克。   【食材】粳米40克,冰糖5克。   【做法】粳米淘淨,放入砂鍋,加水和冰糖,大火煮沸,小火熬煮至粥熟,倒入蟲草粉和白及粉,煮3分鐘,再焖5分鐘即可。   【功效】益肺滋陰、補腎助陽。適用於肺陰不足、腎陽虛衰所致的陽痿、遺精、腰酸腿痛、勞嗽虛喘,咯血干咳、自汗盜汗和病後體弱久虛等症。   【食法】每日2次,溫熱服

  • 杏仁蜂蜜粥

      【藥材】杏仁5克。   【食材】大米60克,蜂蜜適量。   【做法】   步驟1:杏仁去皮、尖,焯水備用;大米淘淨。   步驟2:砂鍋放入杏仁、大米,加水,大火燒沸,小火炖煮30分鐘,加蜂蜜調味即可。   【功效】潤肺、止咳。適用於咳嗽、咽喉疼痛、口干煩渴等症。   【食法】每日1次,每次50克。

  • 骨碎補豬腎湯

      【藥材】骨碎補10克。   【食材】豬腎1對,生姜5克。   【做法】   步驟1:豬腎剖開,去筋膜、腎盂,清水反復沖洗;骨碎補洗淨,晾干後研成細末,放入豬腎中,扎緊;生姜洗淨,切片。   步驟2:瓦罐置火上,入水適量,放入豬腎、姜,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炖煮至熟,即可食用。   【功效】補腎強骨、活血止痛。適用於腎虛腰痛、耳鳴耳聾、牙齒松動、跌撲閃挫、筋

  • 薏米海帶湯

      【藥材】魚腥草12克,薏米20克。   【食材】綠豆30克,海帶30克,冰糖2克。   【做法】   步驟1:海帶洗淨,切成絲,同魚腥草用干淨紗布包在一起,備用。薏米清水泡透,洗淨;綠豆去雜質,洗淨;冰糖研碎。   步驟2:砂鍋置火上,入水適量,放入綠豆、薏米,大火煮沸後,加入紗布包,轉小火煮至綠豆開花,加冰糖調味即可。   【功效】清熱、除濕、止癢。

  • 絲瓜絡蜜飲

      【藥材】絲瓜絡8克。   【食材】蜂蜜10克。   【做法】   步驟1:絲瓜絡洗淨,放入碗中,備用。   步驟2:碗中倒入蜂蜜,注入適量沸水沖泡,加蓋悶約10分鐘即可。   【功效】通經活絡、清熱化痰。適用於治療胸脅疼痛、腹痛、腰痛、睾丸腫痛等症。   【禁忌】絲瓜絡味苦性涼,脾胃虛寒、大便溏洩者禁用。   【食法】代茶飲。

  • 鲫魚火鍋

      【藥材】枸杞10克,冬筍、水發冬菇各40克。   【食材】活鲫魚800克,絲瓜150克,蔥、小白菜各60克,生姜20克,味精3克,植物油、清湯各適量,料酒20毫升,鹽8克,蔥末10克,麻油各15毫升。   【做法】   步驟1:活鲫魚宰殺,去內髒、鱗和鰓,洗淨,瀝干。用竹筷插入魚嘴,放盤裡備用;枸杞沖洗,溫水泡發備用;絲瓜去皮,剖開切段;冬筍洗淨,切片

  • 杏仁豬肺湯

      【藥材】杏仁6克。   【食材】豬肺、白蘿卜各150克,鹽2克。   【做法】   步驟1:白蘿卜清水洗淨,切塊;杏仁清水泡透,洗淨;豬肺擠去泡沫,洗淨,切塊。   步驟2:湯煲置火上,入水適量,下入豬肺、蘿卜塊,大火煮沸後,撇淨浮沫,放入杏仁,轉小火煲1小時至蘿卜熟透,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滋陰養肺、止咳化痰。適宜風寒型急性支氣管炎患者食用。

  • 白術葛根粥

      【藥材】葛根8克,白術5克。   【食材】大米80克,白砂糖10克。   【做法】   步驟1:白術、葛根洗淨,潤透;大米淘洗干淨。   步驟2:砂鍋置火上,注入清水適量,下入大米,大火煮沸後,加入白術、葛根轉小火熬煮至粥黏稠,加入白砂糖調味即可。   【功效】除風祛濕、清熱生津。適用於治療傷寒、溫熱頭痛項強、煩熱消渴、洩瀉、痢疾等症。   【食法】宜

  • 玉米須茵陳飲

      【藥材】茵陳20克。   【食材】玉米須30克。   【做法】   步驟1:茵陳、玉米須擇洗干淨。   步驟2:鍋置小火上,入水適量,加入茵陳、玉米須,煎煮至水剩於原來一半,關火,撈出藥渣,取汁飲用。   【功效】清熱利濕。   【禁忌】玉米須具有降血壓、降血糖的作用,故原有低血壓、低血糖的病人勿食。   【食法】每日一劑,代茶飲。

  • 茯苓栗子粥

      【藥材】茯苓15克。   【食材】栗子5枚,紅棗10枚,大米100克,白砂糖5克。   【做法】   步驟1:大米淘洗干淨;紅棗潤透,去核,洗淨;栗子去殼,洗淨,切塊;茯苓研磨成粉。   步驟2:砂鍋置火上,入水適量,下入大米、栗子、紅棗,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熬煮至粥黏稠,加入茯苓粉,拌勻,稍煮片刻,加糖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益氣健脾、滲濕止瀉。

  • 川貝杏仁羹

      【藥材】川貝母5克,杏仁10克,銀耳25克。   【食材】冰糖10克。   【做法】   步驟1:川貝母去雜質,洗淨,研成細末;杏仁去皮、尖;銀耳泡發,去蒂,撕成小瓣;冰糖打碎。   步驟2:砂鍋置火上,注入適量清水,把川貝母細末、杏仁、銀耳一起放入砂鍋內,大火煮沸,再轉小火煮90分鐘,加入冰糖碎調味即可。   【功效】清熱解毒、潤肺止咳。   【食法

  • 排石金錢粥

      【藥材】金錢草25克。   【食材】大米80克,冰糖5克。   【做法】   步驟1:金錢草泡透,洗淨,切段;大米淘洗干淨。   步驟2:砂鍋置小火上,入水適量,放入金錢草,煎煮至水剩余原來的一半,去渣取汁,加入適量水,放入大米、冰糖,熬煮至粥黏稠即可。   【功效】通淋排石。適宜膽結石者食用。   【食法】每日一次,早、晚餐溫服。

  • 杜仲參鹿酒

      【藥材】鹿茸6克,人參8克,杜仲15克,牛膝、石斛各10克。   【食材】白酒1500毫升。   【做法】   步驟1:上述所有藥材研成粗末;取一潔淨干燥盛酒容器備用。   步驟2:將藥材粉末倒入瓶中,加入白酒,加蓋密封,每日搖動一次,15天後,取酒液飲用。   【功效】補腎壯陽。   【食法】每日2次,每次15~20克。

  • 麻仁粥

      【藥材】火麻仁10克。   【食材】大米100克,蔥白3克。   【做法】   步驟1:火麻仁研碎;蔥白洗淨後切絲;大米淘洗干淨備用。   步驟2:砂鍋置火上,入水適量,下入火麻仁、大米,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熬煮至粥成,放入蔥白絲拌勻即可。   【功效】滑腸通便。適用於產後便秘、大便干結、腸燥症狀。   【食法】早餐、晚餐皆可。

  • 白術陳皮鲈魚湯

      【藥材】白術20克,陳皮5克。   【食材】鲈魚1條,生姜5克,胡椒粉、鹽各2克。   【做法】   步驟1:鲈魚宰殺後,去鱗、鰓、內髒,洗淨血水;白術、陳皮清水稍浸泡,洗淨;生姜洗淨,切片。   步驟2:瓦罐置火上,入水適量,下入鲈魚、生姜、白術、陳皮,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炖煮1小時,加鹽、胡椒粉調味即可。   【功效】補氣健脾、和中開胃。適宜病後失調

  • 竹茹粥

      【藥材】竹茹、枇杷葉各12克。   【食材】大米80克。   【做法】   步驟1:竹茹、枇杷葉洗淨,裝入藥袋裡;大米淘洗干淨。   步驟2:砂鍋置火上,入水適量,放入藥袋,煎煮至水剩一半,下入大米,加適量水,熬煮至粥黏稠即可。   【功效】益氣清熱、降逆止嘔。適用於久病體弱,或胃虛有熱所致呃逆、嘔逆等症。   【禁忌】竹茹有止嘔的功效,胃寒嘔吐者忌用

  • 麥冬參雞湯

      【藥材】麥冬15克,西洋參6克。   【食材】雞肉150克,鹽3克。   【做法】   步驟1:雞肉洗淨,切塊;麥冬、西洋參清水浸泡,洗淨。   步驟2:砂鍋置火上,入水適量,故入雞肉,大火煮沸後,撇淨浮沫,放入麥冬、西洋參轉小火炖煮至肉爛熟,撈去藥渣,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養肺陰。適用於熱病傷津、虛勞煩熱的感冒愈後的調理。健康入冬天食用可提高免

  • 芹菜炒香菇

      【藥材】干香菇16克。   【食材】芹菜300克,玉米筍150克,植物油10毫升,鹽5克,蔥、生姜各6克,雞精2克。   【做法】   步驟1:香菇泡發,洗淨,掰成小塊;芹菜擇洗干淨,切段,於沸水中焯燙,撈出瀝干,備用;玉米筍洗淨;蔥洗淨,切段;姜洗淨,切片。   步驟2:炒鍋置大火上,入油燒至九成熱,放入蔥、姜爆香,加入芹菜、香菇、玉米筍翻炒至熟,加

  • 補氣養血茶

      【藥材】黑棗10克,丹參、黃芪各10克。   【食材】紫蘇梅10克,冰糖5克。   【做法】   步驟1:紫蘇梅、黑棗洗淨,去核;丹參、黃芪洗淨,切片。   步驟2:將紫蘇梅、黑棗、丹參、黃芪一起放入杯中,倒入沸水,加蓋悶約10分鐘,加入冰糖調味即可。   【功效】補氣養血、活血化瘀。   【禁忌】該藥膳可活血化瘀,有嚴重出血症者忌用。   【食法】月

  • 黑紅補腎湯

      【藥材】黑木耳20克。   【食材】紅棗20枚,紅糖5克。   【做法】   步驟1:木耳潤透,泡發,洗淨;紅棗洗淨,去核。   步驟2:砂鍋置中火上,入水適量,放入木耳、紅棗煮約40分鐘,加紅糖調味即可。   【功效】補腎養血。適用於女子美容養顏,提高免疫力。   【食法】吃棗喝湯,每日一次。

  • 菟絲子餅

      【藥材】菟絲子粉10克。   【食材】面粉200克,植物油適量,鹽2克。   【做法】   步驟1:面粉倒入盆內,放入菟絲子粉,充分混合,注入適量清水,加入鹽,用筷子攪拌成糊狀。   步驟2:平底鍋置小火上,用勺子舀取,倒入鍋中,均勻攤成薄薄煎餅狀,煎熟即可。   【功效】補腎益精、養肝明目。   【禁忌】菟絲子補腎助陽,故陰虛火旺及大便燥結者禁用。

  • 桂棗黃芪粥

      【藥材】黃芪10克,肉桂、當歸各6克。   【食材】紅棗10枚,大米50克,白砂糖5克。   【做法】   步驟1:黃芪洗淨,切片;肉桂、當歸洗淨;大米淘洗干淨;紅棗洗淨,去核。   步驟2:砂鍋置小火上,注入適量清水,將黃芪、肉桂、當歸一起放入鍋內,煎煮30分鐘左右,煎煮至湯汁剩原來的一半,撈出藥渣,下入大米、紅棗,煮至粥黏稠,加糖調味即可。   【

  • 生地粥

      【藥材】干生地8克。   【食材】大米100克。   【做法】   步驟1:生地黃清水泡軟,洗淨;大米淘洗干淨。   步驟2:砂鍋置火上,入水適量,放入生地,煎煮40分鐘,撈去藥渣,下入大米,熬煮至粥黏稠即可。   【功效】清熱生津、涼血止血。適用於肺結核、糖尿病患者食用。   【食法】一日內分次食用。

  • 金銀花紫菜蛋花湯

      【藥材】紫菜20克,金銀花10克。   【食材】雞蛋1枚,鹽、味精各1克,蔥、姜各3克。   【做法】   步驟1:紫菜溫水泡發,洗淨,撕成片;雞蛋打入碗中,攪拌成蛋液;金銀花洗淨;姜洗淨,切片;蔥、姜洗淨,切絲。   步驟2:鍋置火上,入水適量,煮沸後,下金銀花、紫菜稍煮片刻倒入蛋液,攪勻,加蔥、姜、鹽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清熱利尿、減肥去脂

  • 枸杞青筍湯

      【藥材】枸杞20克。   【食材】青筍500克,蔥10克,姜5克,料酒10毫升,雞湯1000毫升,鹽3克,雞精、胡椒粉各2克;   【做法】   步驟1:青筍去皮,洗淨,切成小塊;枸杞去雜質,洗淨,潤透;蔥洗淨,切成蔥末;姜洗淨,切片。   步驟2:湯煲置火上,將青筍塊、枸杞、姜片、料酒一起放入煲裡,注入雞湯,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炖30分鐘,加入鹽、雞精

  • 桑白豬肺湯

      【藥材】桑白皮12克。   【食材】豬肺300克,鹽3克。   【做法】   步驟1:豬肺擠壓去泡沫,切開,洗淨血水,切薄片備用;桑白皮清水洗淨。   步驟2:瓦罐置火上,入水適量,放入桑白皮,豬肺,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煲至豬肺爛熟,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養陰止咳、清肺潤燥。適用於慢性結膜炎、泡性結膜炎等症。   【禁忌】桑白皮性寒,故風寒咳嗽者忌食

  • 百合紅棗龜肉湯

      【藥材】百合20克。   【食材】龜肉200克,紅棗5枚,姜5克,鹽2克。   【做法】   步驟1:龜肉洗淨,切塊;紅棗潤透,去核,洗淨;百合洗淨;姜洗淨,切片。   步驟2:湯煲置火上,入水適量,下入龜肉、紅棗、姜片,大火煮沸後,撇淨浮沫,加入百合,轉小火煲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滋陰養血、補心益腎。適用於心腎虛所致的失眠、心煩、

  • 杏仁蘿卜排骨煲

      【藥材】苦杏仁8克。   【食材】蘿卜400克,豬排骨150克,料酒10毫升,生姜、鹽各5克。   【做法】   步驟1:豬排骨剁塊,洗淨血水;蘿卜洗淨,切成薄片;杏仁溫水浸泡,去苦味;生姜洗淨,切片。   步驟2:湯煲置火上,入水適量,放入所有藥材、食材同煮至排骨爛熟,即可食用。   【功效】補肺潤肺、降氣祛痰。   【禁忌】蘿卜性寒,故弱體質者、脾

Total 9456 篇文章  FirstPage PreviousPage NextPage LastPage CurrentPage:303/316  30篇文章/Page  GoTo Page:
神農中藥網 www.yesa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