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黃粥

      【藥材】生地黃15克。   【食材】大米100克。   【做法】   步驟1:大米淘洗干淨;生地黃洗淨,切碎,紗布絞汁,備用。   步驟2:砂鍋置火上,入水適量,下入大米,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熬煮至粥成,加入生地黃汁,攪勻,稍煮片刻即可。   【功效】清熱涼血。適用於肺結核,糖尿病的輔助治療。   【食法】佐餐食用。

  • 薏米解暑茶

      【藥材】薏米5克。   【食材】冰糖3克。   【做法】   步驟1:薏米淘洗干淨,冰糖研碎。   步驟2:炒鍋置小火上,燒熱,放入薏米翻炒至變色,取出研成粉末,放入茶杯中,加入冰糖,沖入溫開水,即可飲用。   【功效】降署解渴、利水消腫、清熱解毒。   【食法】代茶飲,溫服。

  • 山藥人參豬肉粥

      【藥材】人參2克,山藥30克。   【食材】瘦豬肉20克,大米100克。   【做法】   步驟1:山藥去皮,洗淨,切小塊;大米淘洗干淨;豬瘦肉洗淨,切丁。   步驟2:砂鍋置火上,入水適量,下入大米,放入山藥同煮,大火煮沸後,加入人參,轉小火熬煮至、粥黏稠即可。   【功效】補益氣血、升高血壓。適用於治療氣血不足所致低血壓等症。   【禁忌】該藥膳為

  • 黨參當歸炖豬心

      【藥材】黨參20克,當歸8克。   【食材】豬心1副,味精2克,鹽5克,蔥、姜、蒜、料酒各適量。   【做法】   步驟1:豬心去油脂、洗淨,對剖、去筋膜,再洗淨,入沸水鍋中焯燙後撈出,瀝干水分,上面鋪上蔥、姜、蒜、料酒;黨參、當歸洗淨,潤透。   步驟2:砂鍋置火上,入水適量,放入黨參、當歸、豬心,大火煮沸,轉小火炖至豬心熟爛,加鹽、味精調味即可。

  • 排骨海帶湯

      【藥材】海帶100克。   【食材】豬排骨300克,鹽2克,香油2毫升。   【做法】   步驟1:海帶溫水泡發,洗淨,切成菱形;排骨洗淨,切段,入沸水焯燙。   步驟2:湯煲置火上,入水適量,放入排骨,大火煮沸後,撇去浮沫,加入海帶,轉小火煲至肉熟爛,加鹽、香油調味即可。   【功效】清熱、除濕、止癢。適用於濕熱體質且經常出現皮膚癢疹者食用。   【

  • 丹參蜜膏

      【藥材】丹參80克,陳皮20克。   【食材】蜂蜜100克。   【做法】   步驟1:丹參洗淨,潤透,切片;陳皮洗淨。   步驟2:砂鍋置小火上,入水適量,加入丹參、陳皮,煎煮至濃汁,加入蜂蜜收膏即可。   【功效】活血化瘀、行氣祛痰。適用於氣滯血瘀型脂肪肝。   【食法】丹參與醋等酸性食物功用相反,會降低丹參藥效,不可同食。   【食法】每次10克

  • 大黃消脂湯

      【藥材】大黃5克、黃芪、山楂各15克。   【食材】綠豆150克,紅糖5克。   【做法】   步驟1:藥材洗淨;山楂去核,洗淨;綠豆去雜質,淘洗干淨。   步驟2:砂鍋置火上,入水適量,放入藥材煎煮1小時,撈去藥渣,放入綠豆,小火熬煮至開花,加紅糖調味即可。   【功效】清熱祛濕。   【禁忌】大黃瀉下攻積,故血虛氣弱,脾胃虛寒慎用。   【食法】佐

  • 車前草糯米粥

      【藥材】鮮車前草10克。   【食材】大米80克,冰糖5克。   【做法】   步驟1:車前草洗淨,切碎;糯米清水浸泡1小時,淘洗干淨;冰糖研碎。   步驟2:砂鍋置小火上,入水適量,放入扯起那草煎煮30分鐘,去渣留汁;鍋中入水適量,下入糯米,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熬煮至粥成。倒入藥汁,煮沸後加糖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清熱解毒、利水滲濕。適用於尿血

  • 雞血籐調經湯

      【藥材】雞血籐8克。   【食材】瘦豬肉150克,鹽2克,雞精1克。   【做法】   步驟1:豬肉洗淨,切塊;雞血籐洗淨,潤透,切薄片。   步驟2:湯煲置火上,入水適量,放入豬肉,大火煮沸後,撇去浮沫,加入雞血籐,轉小火煲至肉爛熟,加鹽、雞精調味即可。   【功效】活血調經。適用於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   【食法】食肉喝湯,分次食用。

  • 行氣活血粥

      【藥材】桃仁10克,香附20克。   【食材】大米80,紅糖5克。   【做法】   步驟1:桃仁洗淨,潤透,搗碎;大米淘洗干淨。   步驟2:鍋置小火上,入水適量,放入香附,煎煮30分鐘,撈出藥渣,加適量水,下入大米,加入桃仁,紅糖,熬煮至粥黏稠即可。   【功效】行氣、活血、調經。   【食法】溫熱食用,每日一次。

  • 川紅茶

      【藥材】四川芎5克,紅花2克。   【食材】茶葉6克。   【做法】   步驟1:穹、紅花清水浸泡,洗淨;茶葉放入碗中備用。   步驟2:鍋置小火上,入水適量,放入川穹、紅花,煎煮30分鐘,撈去藥渣,將湯汁倒入碗中,泡約15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活血化瘀、祛風止痛。適用於瘀血阻絡型頭痛。   【食法】每日一次,代茶飲。

  • 山楂飲

      【藥材】鮮山楂40克。   【食材】紅糖15克。   【做法】   步驟1:山楂洗淨,去核,切塊;紅糖放入碗中備用。   步驟2:砂鍋置火上,入水適量,放入山楂,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煎煮30分鐘,去渣取汁,倒入碗中,攪勻即可。   【功效】活血調經。適用於婦女經期錯亂等症。   【禁忌】山楂味酸,故嚴重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酸過多的病人忌用。   【食

  • 杏仁五花肉

      【藥材】甜杏仁15克。   【食材】豬五花肉500克,蔥、姜各5克,冰糖5克,老抽5毫升,植物油10毫升。   【做法】   步驟1:杏仁清水泡透,去皮,放入藥袋,扎口;豬肉洗淨血水,切成小塊;蔥洗淨,切段;姜洗淨,切片。   步驟2:炒鍋置中火上,入油燒至五成熱,放入冰糖,待溶化後,放入豬肉翻炒至變紅色,放入蔥、姜、老抽、藥袋,注入適量的水,煮沸後倒

  • 姜汁藕片

      【藥材】生姜50克。   【食材】蓮藕500克,香油5毫升,醋25毫升,鹽3克,生抽10毫升。   【做法】   步驟1:蓮藕去皮,洗淨,切成薄片;姜洗淨,切成末;碗中放入醋、生抽、香油,攪勻備用。   步驟2:蓮藕入沸水中焯燙,撈入盆中,放入鹽、姜末,拌勻後,加蓋悶約2分鐘,裝入盤中,澆上碗中調好的汁即可。   【功效】健脾開胃、排毒養顏。   【禁

  • 調經飲

      【藥材】玫瑰花、月季花各6克,紅花3克。   【食材】冰糖5克。   【做法】   步驟1:玫瑰花、月季花、紅花洗淨,晾干後研成粗末,備用;冰糖研碎。   步驟2:三花放入茶杯中,沖入適量沸水,加蓋悶約15分鐘,放入冰糖,待溶化後即可飲用。   【功效】活血去瘀。適用於氣滯血瘀所致的痛經、量少、腹脹痛或閉經等症。   【禁忌】該茶活血去瘀,故有嚴重出血

  • 健脾粥

      【藥材】新鮮山藥20克。   【食材】大米100克,白砂糖5克。   【做法】   步驟1:將山藥去皮,洗淨,切片;大米淘洗干淨。   步驟2:鍋置火上,注入適量清水,下入大米,大火煮沸,轉至火煮米五成熟,放入山藥片,繼續熬煮至粥黏稠,加入白砂糖,拌勻即可。   【功效】健脾開胃、固腸止瀉。適宜產後脾胃虛弱者食用。   【食法】宜早、晚餐服用。

  • 狗肉粥

      【藥材】生姜5克。   【食材】狗肉80克,粳米120克,鹽3克,味精1克。   【做法】   步驟1:狗肉漂洗干淨,切碎;粳米淘淨。   步驟2:鍋內加水,下入粳米,大火煮沸,小火煮15分鐘,加入狗肉和生姜,攪拌後繼續煮20分鐘,加鹽和味精調味即可。   【功效】溫補脾腎、益氣助陽。適用於脾腎陽虛所致的陽痿不舉、遺精、遺尿、小便清長、腰膝酸軟、畏寒肢

  • 當歸炖牛腩

      【藥材】牛腩500克,當歸15克。   【食材】水發香菇25克,清湯100毫升,植物油10毫升,蒜、姜各5克,料酒、老抽各10毫升,白砂糖、胡椒粉各3克,香油3毫升,鹽3克,味精1克。   【做法】   步驟1:牛脯洗淨,入沸水中汆燙,撈出瀝干,切條;香菇泡發,去根,掰成小塊;當歸洗淨,裝入紗布包;蒜、姜洗淨,切碎。   步驟2:炒鍋置火上,入油燒至五

  • 四物湯

      【藥材】當歸、白芍各8克,熟地黃、川芎各20克。   【食材】雞肉400克,鹽3克。   【做法】   步驟1:雞肉洗淨,入沸水中汆燙,撈出,切塊;藥材洗淨,一同放入藥袋裡,扎口。   步驟2:砂鍋置火上,入水適量,放入雞肉,大火煮沸後,撇去浮沫,加入所有藥材,轉小火炖至雞肉爛熟,撈去藥袋,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補血行氣、疏肝理氣。適用於女子貧血

  • 鎖陽炖公雞

      【藥材】鎖陽、黃精各15克,枸杞20克:   【食材】公雞1只,姜10克,蔥白5克,八角2克,高湯800毫升,料酒10毫升,鹽3克,雞精2克。   【做法】   步驟1:公雞宰殺後,去毛、內髒、爪,洗淨,瀝干水分;鎖陽、巴戟天、黃精、枸杞去雜質,洗淨;姜洗淨,切片;蔥白洗淨,切段。   步驟2:把鎖陽、巴戟天、黃精、枸杞、姜片、蔥段裝進雞腹內,用線扎好

  • 雙肉湯

      【藥材】山萸肉10克。   【食材】羊瘦肉60克,大米50克,鹽2克,蔥、生姜各5克。   【做法】   步驟1:羊肉洗淨,入沸水中汆燙去除血水,切片;大米淘洗干淨;蔥、姜洗淨,切絲。   步驟2:砂鍋置小火上,入水適量,放入山萸肉煎煮30分鐘,去渣留汁,備用。砂鍋加適量水,下入大米、羊肉,大火煮沸後,倒入藥汁,加鹽、蔥、姜,熬煮至粥黏稠,即可食用。

  • 補虛排骨湯

      【藥材】新鮮山藥100克。   【食材】豬排骨400克,蔥、姜各10克,鹽、胡椒粉各2克,料酒10毫升。   【做法】   步驟1:山藥去皮,洗淨,切塊;排骨剁段,入沸水中汆去血水,撈起,瀝干水分:姜洗淨,切片;蔥洗淨,切段。   步驟2:砂鍋置火上,注入適量清水,放入排骨、蔥、姜、料酒,用中火燒開後轉至小火,待排骨炖至五成熟,放入山藥炖至排骨酥爛,加

  • 白芷粥

      【藥材】白芷5克。   【食材】粳米40克。   【做法】   步驟1:白芷研成細末;粳米淘洗干-淨。   步驟2:砂鍋置火上,入水適量,放入粳米大火煮沸後調入白芷末,轉小火熬煮至粥成即可。   【功效】散風解表、止痛。適用於寒凝牙痛、惡風冷、牙痛牽連半側頭痛等症。   【食法】趁熱服用。

  • 百草雞

      【藥材】茯苓、芡實、枸杞、白果、桂圓、山楂各10克。   【食材】母雞1只,花椒3克,鹽5克。   【做法】   步驟1:母雞宰殺後,去毛、內髒、爪,入沸水中汆燙,洗淨血水,剁成大塊;所有藥材研碎,裝入紗布袋裡,扎口。   步驟2:鍋置小火上,入水適量,放入紗布包煎煮1小時,撈去藥袋,湯汁倒入碗中,備用。   步驟3:雞塊放入蒸盆中,倒入藥汁,上籠蒸2

  • 二白粥

      【藥材】薤白10克。   【食材】蔥白2根,大米50克。   【做法】   步驟1:薤白、蔥白洗淨,切碎;大米淘洗干淨。   步驟2:砂鍋置火上,入水適量,放入薤白、蔥白,下入大米,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熬煮成粥即可。   【功效】適用於冠心病、心絞痛的輔助治療,見胸悶憋氣、陣發性心痛、心悸、遇寒痛重、畏寒肢冷、面色蒼白等症。   【食法】早晨空腹服食,可間

  • 葛根粥

      【藥材】新鮮葛根20克。   【食材】大米100克。   【做法】   步驟1:新鮮葛根洗淨,切片磨碎,加水攪拌,沉澱取粉;大米淘洗干淨。   步驟2:砂鍋置火上,入水適量,兌入藥汁澱粉,下入大米,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熬煮成粥即可。   【功效】解表退熱、生津透疹、升陽止瀉。可預防冠狀動脈狹窄引起的冠心病、心絞痛。   【食法】可經常食用。

  • 三鮮湯

      【藥材】干貝10克。   【食材】海帶、海藻各200克,鹽2克,香油2毫升。   【做法】   步驟1:海帶、海藻、干貝均洗淨,用溫水潤透,放入砂鍋中。   步驟2: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炖煮45分鐘,滴入香油,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益氣活血、滋補生津。適宜冠心病、高血壓患者輔助治療。   【食法】每日佐餐飲用。

  • 滋養阿膠粥

      【藥材】阿膠20克。   【食材】糯米60克。   【做法】   步驟1:糯米去雜質,淘洗干淨;阿膠洗淨,搗碎,備用。   步驟2:砂鍋置火上,入水適量,下入糯米,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熬煮至粥九成熟,加入阿膠,攪拌均勻,沸煮片刻即可。   【功效】養血止血、滋陰潤燥。適用於陰血不足所引起的眩暈、心悸、失眠、月經不調等症。   【食法】宜早、晚餐空腹食用。

  • 骨碎補炖羊腰

      【藥材】骨碎補10克。   【食材】羊腰3個,姜片、蔥段各10克,料酒15毫升,鹽3克,雞精2克,雞油10毫升,胡椒粉2克。   【做法】   步驟1:骨碎補洗淨;羊腰洗淨,刮去筋膜和臊腺,放入冷水中浸泡1小時。   步驟2:砂鍋置火上,入水適量,放入骨碎補煮30分鐘,去渣取藥液40毫升。   步驟3:將羊腰和骨碎補藥汁倒入砂鍋,加入料酒、姜片、蔥段,

  • 山藥雞油粥

      【藥材】山藥、烏雞油各20克。   【食材】大米70克,蔥末2克,姜末3克,鹽2克,味精1克。   【做法】   步驟1:山藥洗淨,切小塊;大米淘淨備用。   步驟2:砂鍋置火上,入水適量,下入大米、山藥,大火煮沸,小火煮35分鐘,加入烏雞油、蔥末、姜末攪勻,至米爛粥熟,加鹽、味精調味即可。   【功效】養陰補腎、止帶止濁。適用於腎陰不足、精血虧虛等症

Total 9456 篇文章  FirstPage PreviousPage NextPage LastPage CurrentPage:305/316  30篇文章/Page  GoTo Page:
神農中藥網 www.yesa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