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出現核洩漏事故,日前,日本政府已經發放碘片給附近的民眾,用於保護甲狀腺免於受損。
經過各大媒體的密集式報道,大眾把“碘”與“抗輻射”聯系在一起,出現了一些概念混亂,諸如“多吃含碘的食物能抗輻射”類的文章橫空出世,並被各大網站 轉載。上海也出現了市民瘋搶碘片的現象。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副主委、廣東省核醫學分會主委、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核醫學科主任蔣寧一教授評述道:“大 眾把‘核輻射’與‘電輻射’‘電磁輻射’混為一談,誇大了碘的作用。”
大家無需談核色變,核技術目前被廣泛運用於醫療、工業、農業乃至考古學中,雖可致病卻能治病。對大眾的一些誤解,記者請蔣教授一一做了解答。
○大眾看法
多吃含碘食物、碘片能預防核輻射危害。以防萬一,先吃碘片預防預防吧。
真相:亂吃碘,反惹病
蔣寧一教授首先解析了碘與核輻射的關系,碘的作用機制。他說,核污染是一種放射性污染,這種污染含有一些放射性的物質,其中含有一種叫“碘131”的物 質,它能與空氣中塵埃相結合形成微小顆粒(如氣溶膠),*吸入和皮膚接觸後都可能造成損傷。而*的甲狀腺最易吸收“碘131”,“碘131”絕大部分 會進入甲狀腺組織。因此,受核輻射污染者很多會出現甲狀腺損傷。
碘片則是一種穩定的碘,在這種情況下,讓受災者吃碘片起封閉作用,保護 甲狀腺免於受損。“形象地講,甲狀腺就好比一個空置的陣地,外敵——放射性碘‘碘131’要入侵,便先讓不害自己的穩定碘,去占領陣地,使外敵無立足之 地,達到維護身體健康的目的。”蔣寧一教授說。因此,服碘的目的是減少或不讓放射性碘進入甲狀腺,達到減輕或不損傷甲狀腺的作用。但是,市民如果無故服用 碘片,身體沒這個需求,相當於陣地不需要守護,就會造成碘超標,會造成碘甲亢等疾病。
15日,我國衛生部也發布消息稱,碘片的服用要根據政府的指示,只有政府在評估事故狀態以後才能決定是否需要服用碘片,不能僅憑個人主觀臆斷或因恐懼而擅自服用。
○大眾看法
多吃含碘豐富的海帶、紫菜、貝類及鮮海魚等食物能減輕各種輻射危害。
真相:核輻射不等於電輻射、電磁輻射
輻射分很多類型,核輻射屬於放射性輻射,而電輻射、電磁輻射的性質完全不同,作用於身體的機制也大為不同。碘只針對於放射性碘的核輻射,且需專業人士評估之後才決定是否需要服用。
蔣教授說,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電器釋放的電輻射、電磁輻射,這屬於外照性輻射,斷電就不存在。一般認為,公眾場合的電子設備不足以對*造成危害。
但在電器密集的房間,大家要常通風。因為,電磁輻射會造成空氣中的分子發生變化產生自由基等有害物質,對身體造成損害,而通風讓自由基這些有害物質得以稀釋或散開。
當然,海帶、紫菜海產品含碘豐富,是我們均衡飲食中不可缺少的一環,日常飲食必不可少,大家的眼睛可別只盯在輻射上。
○大眾看法
到醫院做PET/CT、ECT核醫學檢查,得吃碘片?
真相:微量核輻射對*無害
蔣寧一教授說,核輻射可致病也可治病。目前,臨床上PET/CT、ECT就是利用核輻射技術做檢查的醫療手段,其作用機制是讓微量放射性核素進入* (口服或靜脈注射),在儀器的幫助之下找出病灶。這種劑量很微量,不會對*造成影響,因此也無需進行特別防范。只不過為保險起見,做過核輻射檢查的人要 跟孕婦隔離幾個小時。因為,運用於醫學的放射性物質屬於一種短半衰期射線,一般過幾個小時後,輻射就會因核素衰變而消失。
此外,核技術還運用於甲亢、甲狀腺癌、癌症骨轉移的治療中,只要把用量控制在安全的范圍內,可起治療疾病的效果。一般而言,接受過發射性治療者只需要在獨立病房,跟外人隔離3~5天就行。
○大眾看法
日本的放射性物質會漂浮於空氣,一旦刮風、下雨會漂浮到其他地區,造成核污染。
真相:空氣會稀釋放射物濃度
目前,各國都在密切關注核污染事件,與日本地理位置相鄰的我國更是在嚴密檢測中。根據我國國家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專家組分析,放射性物質經大氣和海洋 稀釋後,不會對我國公眾健康造成影響。目前,我國有關部門和機構正在密切監測環境輻射數據,對可能發生的任何異常情況,會及時向公眾通報。
蔣教授認為,大自然無處不存在射線(如天然宇宙射線),人的進化與接觸射線有一定關系,少量射線不會對身體造成損害,但到一定濃度才會造成身體危害。事 故核污染是局部的,而空氣對核輻射有個稀釋效應,廣東離日本地理位置較遠,如果因為風向影響而漂移,輻射也會大大被稀釋了。據最新報道,日本核污染區只有 東北風,已向太平洋方向移動,不會對我國造成影響。
○小常識
正常核電站健康風險低於吸煙
廣東也有好幾個核能發電站,這會產生核輻射,對周邊居民構成威脅嗎?其實,在正常運行情況下,核電站對周圍公眾產生的輻射劑量有限,對人們並不構成任何危險。
在我國,國家核安全法規對核電站的年輻射劑量有一定要求。大量的研究和調查數據表明,核電站對公眾健康的影響遠遠小於人們日常生活中所經常遇到的一些健康風險,例如吸煙和空氣污染等等。
信息時報記者 徐姗 通訊員 王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