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天上斑鸠,地上泥鳅”,泥鳅是一種常見的魚類產品,有“水中之參”的美稱,泥鳅的營養豐富,同時也具有很好的食療功效與藥用價值,下面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泥鳅的神奇功效。
從中醫的角度講,泥鳅有很高的藥用價值,能補中益氣、養腎生精。非常適宜身體虛弱、脾胃虛寒、體虛盜汗的人食用,對某些急性肝炎的治療也十分有益。
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分析,泥鳅是魚類裡的補鈣冠軍,同等重量下,泥鳅的鈣含量是鯉魚的近6倍,是帶魚的10倍左右。泥鳅同時富含有利於鈣吸收的維生素D,因此是很好的補鈣食物。此外,泥鳅還富含亞精胺和核苷,能增加皮膚彈性和濕潤度,並提高身體的抗病毒能力。
建議采用清蒸或炖煮的方式烹調泥鳅,這樣能夠較好地保存其營養價值,如果能搭配豆腐一起吃,補鈣效果會更好。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特別適宜身體虛弱、脾胃虛寒、營養不良、小兒體虛盜汗者食用,有助於生長發育;同時適宜老年人及有心血管疾病、癌症患者及放療化療後、急慢性肝炎及黃疸之人食用,尤其是急性黃疽型肝炎更適宜,可促進黃疽和轉氨酶下降;同時適宜陽 痿、痔瘡、皮膚疥癬瘙癢之人食用。
食物相克
泥鳅不宜與狗肉同食,狗血與泥鳅相克;陰虛火盛者忌食;螃蟹與泥鳅相克,功能正好相反,不宜同吃;毛蟹與泥鳅相克,同食會引起中毒;但不與豆角相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