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茶叫“植物飲料”更靠點譜
近期網上流傳的“涼茶中部分原料不屬於食用中藥材名單之列”的說法引起許多讀者關注。其中,所指的原料就是夏枯草等多味中藥。
國家強制性標准《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的主要起草人郝煜認為,“產品包裝上‘××涼茶’的標注是違規行為,因為‘涼茶’是一種通俗語言,而‘植物飲料’才是其正規的名稱”。
●“上火”概念火了涼茶
涼茶的熱銷與“上火”緊密相連。“所謂‘上火’,中醫學解釋為*有內熱,從而表現出口干、口渴、咽痛以及口腔潰瘍等症狀。”河南省中醫院消化科主任醫師牛學恩說,這也是老百姓的通俗說法。
河南中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副主任醫師崔書克則告訴記者,“上火”是民間的一種籠統的、通俗的說法,但中醫一般不會這麼說,有更專業的術語,中醫認為*是個有機的整體,即使有“火”,也分為心火、肝火、肺火等,針對不同的“火”,講究辨證施治的中醫也有不同的應對方法。
“之所以‘上火’的概念被大家廣泛接受,可能與‘上火’是一個非常常見的病理現象有關。”崔書克說,不少人把口舌生瘡、臉上長痘痘、便秘、咽喉腫痛都歸納為“上火”。
如專家們所言,既然“火”不同,那大家不分季節、不論老幼地一有“上火”症狀就捧著配方相同的涼茶來“壓火”,就有點不靠譜了。
●涼茶不能隨便喝
實際上,涼茶所含的夏枯草等中草藥成分是否對*產生副作用,人們仍在爭論。“涼茶不是白開水,喝得太多或不對症肯定會影響*的機能。”鄭州市中醫院藥劑科主任白明學說,如果對症的話,適當喝些涼茶是有益的,“好端端的就沒必要喝了”。
白明學說,涼茶中的很多成分都是辛甘寒涼,如果大量地喝,在清熱解暑的同時,也會使*髒腑的陽氣發散、受損,脾胃等器官功能會由於陰液的滯膩而失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