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大家幾乎天天都吃,但真的自己到菜市場去買,會挑的人卻不多。特別是在夏季,生肉容易變質。那麼夏季如何才能挑到新鮮的生肉?
豬肉是否新鮮,有三個鑒別標准——顏色鮮、氣味香、手感不粘:
皮白肉硬有光澤。新鮮豬肉的瘦肉部分顏色呈均勻的淡紅或者鮮紅色,切面呈大理石樣紋理,脂肪部分潔白且有光澤,質硬且稠。不新鮮的豬肉顏色往往是深紅色或者紫紅色,脂肪失去光澤,偏灰黃甚至變綠。
鮮香無異味。新鮮的豬肉帶著固有的鮮香氣味。而不新鮮的豬肉通常稍有氨味或酸味。經過冷凍的豬肉,解凍後肌肉色澤、氣味、含水量等均正常無異味;過期冷凍肉脂肪暗黃,肌肉干枯發黑,表面有風干氧化斑點,就近聞會有淡臭味,解凍後臭味更濃。
表面不粘彈性好。觸摸新鮮的豬肉表面,感覺微干或稍濕,但不粘手、彈性好,指壓凹陷後能立即復原,有堅實感。夏天生肉放久了,肉質易發生變化。觸摸不新鮮的肉,摸起來會感覺表面干燥或有些粘手,新切面濕潤,指壓後的凹陷不能立即恢復,彈性差。
挑選生肉時,還要特別注意以下幾種情況。一是飼料所致的劣質肉。有廢水或藥等氣味;生過病的豬,肉會有油脂、糞臭、腐敗、怪甜等氣味;二是死豬肉。胴體皮膚淤血呈紫紅色,脂肪紅,血管有黑色凝塊,因死亡時間長短不同臭味也不同。三是注水肉,一般呈灰白色或淡灰、淡綠色,肉表面有水滲出,粗看很細嫩,質地松軟彈性差,解凍後有大量血水流出,這種肉易被污染變質。沒有注水的生肉切開之後用紙巾擦拭不濕,案板上也不會有血水。
知道了夏季如何才能挑到新鮮的生肉,此外,還可通過燒煮的辦法鑒別,不好的豬肉放到鍋裡,一燒水分很多,沒有豬肉的清香味道,湯裡也沒有薄薄的脂肪層,用嘴一咬,肉很硬,肌纖維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