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名】山柰 shannai
【別名】沙姜、山辣。
【英文名】Rhizoma Kaempferiae。
【來源】姜科植物山柰Kaempferia galangaL.的根莖。
【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根狀莖塊狀,淡綠色或綠白色,芳香。葉通常2片貼近地面生長,近圓形,無毛或於葉背被稀疏的長柔毛,干時葉面可見紅色小點,幾無柄。穗狀花序具花4~12朵,頂生,半藏於葉鞘中,有香味,易凋謝;苞片披針形,綠色;花萼約與苞片等長,花冠裂片3枚,線形,白色;側生退化雄蕊2枚,花瓣狀,倒卵形,白色;唇瓣白色,基部具紫斑;雄蕊1枚,無花絲,藥隔附屬體正方形,2裂;子房下位,3室,柱頭盤狀。蒴果。
【產地分布】生於山坡、林下、草叢中,多為栽培。原產於印度。廣東、海南、台灣、廣西、雲南等地均有栽培。
【采收加工】冬季采挖,洗淨,除去須根,切片,曬干。
【藥材性狀】圓形或近圓形橫切片。外皮淺褐色或黃褐色,皺縮,有的有根痕或殘存須根;切面類白色,粉性,常鼓凸。質脆,易折斷。氣香特異,味辛辣。
【性味歸經】味辛,性溫。歸胃經、心經。
【功效與作用】行氣溫中、消食、止痛。屬溫裡藥。
【臨床應用】用量6~9克,煎服。用治胸膈脹滿、腹冷痛、飲食不消。外用治牙痛時配伍麝香具一定止痛作用,外敷尚可治痛經及肺癌、肝癌、挫傷等;內服治咳嗽、上呼吸道感染及消化道潰瘍。
【藥理研究】在紫外光210納米附近和310納米處有最大吸收,可作鑒別。煎劑在試管內有抗菌作用;乙醇提取物具抗組胺作用;此外,還具有抗癌作用。
【化學成分】含揮發油、黃酮、香豆素、蛋白質、澱粉及黏液質等。干品含揮發油30%~40%,油中含有桂皮乙酯、香豆酸乙酯、龍腦、桉油素、對甲基香豆酸乙酯等。黃酮類有山柰酚、山柰素。
【使用禁忌】陰虛血虧及胃有郁火者禁服。
【相關藥方】①治心腹冷痛:山柰、丁香、當歸、甘草等分。為末,醋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酒下。(《瀕湖集簡方》)
②治感冒食滯,胸腹脹滿,腹痛洩瀉:山柰15克,山蒼子根6克,南五味子根9克,烏藥4.5克,陳茶葉3克。研末。每次15克,開水泡或煎數沸後取汁服。(《全國中草藥匯編》)
③治一切牙痛:山柰6克(面裹煨熟),麝香1.5克。為細末。每用三子,口噙溫水,隨牙痛處一邊鼻內搐之。漱水吐去,便可。(《海上方》麝香一字散)
④治骨鲠喉:山柰根莖6~15克。水煎含漱。(《廣西本草選編》)
⑤治頭屑:山柰、甘松香、零陵香各3克,樟腦0.6克,滑石15克。為末。夜擦旦蓖去。(《綱目》引《水雲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