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中藥網 >> 中藥名稱 >> 天麻

天麻

天麻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名天麻 tianma

  【別名】赤箭、木浦、明天麻、定風草、神草、水洋芋。

  【英文名】Gastrodiae Rhizoma

  【來源】蘭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的塊莖。

  【植物形態】多年生寄生植物,其寄主為蜜環菌Armillaria mellea (Vahl,ex Fr.) Quel,以蜜環菌的菌絲或菌絲的分泌物為營養來源,借以生長發育。塊莖橢圓形或卵圓形,橫生,肉質。莖單一,圓柱形,黃褐色。葉呈鱗片狀,膜質,下部鞘狀抱莖。總狀花序頂生,苞片膜質,窄披針形,或條狀長橢圓形,花淡黃綠色或黃色,萼片和花瓣合生成歪壺狀,口部偏斜,頂端5裂;合蕊柱頂端有2個小的附屬物;子房倒卵形,子房柄扭轉。蒴果長圓形,有短梗。種子多數而細小,粉塵狀。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產地分布】生於濕潤的林下及肥沃的土壤上。分布於四川、雲南、貴州、西藏等地。現各地有栽培。

  【采收加工】春季4~5月采挖為“春麻”,立冬前9~10月采挖為“冬麻”,質量較好。挖起後除去泥土,大小分檔,用清水或白礬水略泡,刮去外皮,蒸或煮透心,攤開晾干或用無煙火烘干。亦可切片曬干。“明天麻”一般用硫黃熏過,略呈半透明狀,色澤較好。

  【藥材性狀】橢圓形或長條形,略扁,皺縮而稍彎曲,長3~15厘米,寬1.5~6厘米,厚0.5~2厘米。表面黃白色至淡黃棕色,有縱皺紋及由潛伏芽排列而成的橫環紋多輪,有時可見棕褐色菌索。頂端有紅棕色至深棕色鹦鹉嘴狀的芽或殘留莖基;另端有圓臍形疤痕。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較平坦,黃白色至淡棕色,角質樣。氣微,味甘。

  【性味歸經】性平,味甘。歸肝經

  【功效與作用】平肝息風止痙。屬平肝息風藥下屬分類的息風止痙藥。

  【臨床應用】用量3~9克,煎服。用治頭痛眩暈、肢體麻木、小兒驚風、癫痫抽搐、破傷風。

  【藥理研究】動物試驗證明,天麻浸膏及水煎液有鎮靜、鎮痛、抗驚厥作用;天麻多糖有增強實驗動物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及細胞免疫和抗炎作用。另有延緩衰老,抑制血小板聚集,保護心肌細胞等作用。

  【主要成分】本品主要含天麻苷、天麻素、天麻醚苷、天麻核苷、胡蘿卜苷、巴利森苷A、腺苷、微量生物鹼、多糖等,另含鎳、鉻、鋇、錳、鋅、銅等微量元素。

  【使用禁忌】氣血虛甚者慎服。

  【相關藥方】①治肝陽偏亢,肝風上擾,頭痛眩暈,失眠:天麻9克,鉤籐(後下)、川牛膝各12克,石決明(先煎)18克,山栀、黃芩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籐、茯神各9克。水煎服。(《雜病證治新義》天麻鉤籐飲)

  ②治高血壓:天麻5克,杜仲、野菊花各10克,川芎9克;水煎服。(《秦嶺巴山天然藥物志》)

  ③治偏正頭痛,首風攻注,眼目腫疼昏暗,頭目旋運,起坐不能:天麻45克,附子(炮制,去皮、臍)30克,半夏(湯洗七遍)30克,荊芥穗15克,木香 15克,桂枝(去粗皮)0.3克,川芎15克。上之珠,搗羅為末,入乳香勻和,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漸加至十丸。茶清下,日三。(《聖濟總 錄》天麻丸)

  ④治腰腳疼痛:天麻、細辛、半夏各60克。上用絹袋二個,各盛藥90克,煮熟。交互熨痛處,汗出則愈。(《世傳神效名方》)

  ⑤治風濕麻木癱瘓:天麻、扭子七各30克,羌活獨活各5克。白酒(40度)500毫米,浸泡7天。早晚適量服用。(《秦嶺巴山天然藥物志》)


  • 上一頁:
  • 下一頁:
  • 神農中藥網 www.yesa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