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名】兩面針 liangmianzhen
【別名】上山虎、下山虎、入地金牛、兩邊針。
【英文名】Zanthoxyli Radix。
【來源】芸香科植物兩面針Zanthoxylum nitidum (Roxb.) DC.的根。
【植物形態】木質籐本。根外皮棕黃色。莖、枝、葉軸背面、葉柄及葉主脈上均著生下彎的皮刺。莖棕褐色,有皮孔。葉互生,單數羽狀復葉,有小葉7~11片,小葉對生,小葉柄短,卵形或卵狀長圓形,堅紙質或厚革質,表面暗綠色,背面黃綠色,干後發亮,先端具驟狹的短尖頭,鈍圓或凹入,基部圓形或楔形,邊緣具稀疏圓齒或近全緣。傘房狀花序腋生;花單性;苞片細小,錐形;萼片4,寬卵形;花瓣4,卵狀長圓形;雄花雄蕊4枚;雌花雌蕊退化,心皮4,近離生,柱頭頭狀。瞢葖1~4,通常為2,紫紅色,有粗大的油腺,頂端具短喙;種子卵圓形,黑色光亮,味麻辣。花期3~4月,果期9~10月。
【產地分布】生於曠野向陽的雜木林中。分布於廣東、廣西、福建等地。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挖,洗淨,切片或段,曬干。
【藥材性狀】厚片或圓柱形短段。表面淡棕黃色或淡黃色,有鮮黃色或黃褐色類圓形皮孔。切斷面較光滑,皮部淡棕色,木部淡黃色,可見同心性環紋及密集的小孔。質堅硬。氣微香,味辛辣麻舌而苦。
【性味歸經】性平,味苦、辛。有小毒。歸胃經、肝經。
【功效與作用】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祛風通絡。屬活血化瘀藥下分類的活血止痛藥。
【臨床應用】用量5~10克,煎服;外用適量,研末外敷。用治氣滯血瘀引起的跌撲損傷、風濕痺痛、胃痛、牙痛、毒蛇咬傷;外治湯火燙傷。
【藥理研究】有鎮靜、鎮痛、解痙作用;誘發僵住症;強心,抗癌,抗菌,局部麻醉等。兩面針提取物腹腔注射,對小鼠醋酸扭體反應、K+透入及光熱刺激法均有鎮痛作用。還具抗菌作用。注射劑和結晶性片劑,可治療神經痛、頭痛、腰腿痛、風濕性關節炎及胃腸、外傷痛、感冒頭痛及小手術局部麻醉、止痛等。
【化學成分】含兩面針鹼、白屈菜紅鹼、異崖椒定鹼、光葉花椒鹼、氯化兩面針鹼、氯化光葉花椒鹼、氧化兩面針鹼等生物鹼類成分。
【使用禁忌】不能過量服用。忌與酸味食物同服。孕婦禁用。
【配伍藥方】①治風濕關節痛:兩面針根15克,肖梵天花根30克。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②治跌打損傷:兩面針鮮根30克,鮮朱砂根15克,豬蹄1只。酌加酒水炖服。(《福建藥物志》)
③治胃、十二指腸潰瘍:兩面針根15克,金豆根、石仙桃各30克。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④治膽道蛔蟲症:柘樹、兩面針、十大功勞根各15克。水煎服。(《福建中草藥處方》)
⑤治肋間神經痛:兩面針根、土丁桂各15克,鹽膚木、黃皮根各30克。水煎服。(《福建中草藥處方》)
⑥治痢疾:兩面針根15克,火炭母全草30克,番石榴葉30克,旱蓮草20克。水煎服,每日1劑。(《壯族民間用藥選編》)
⑦治齲齒痛:兩面針根皮研粉,置痛處,或用根3~9克,水煎含漱。(《廣西本草選編》)
⑧治毒蛇咬傷:兩面針鮮根30克,水煎服,另用鮮根磨酒外敷。(《福建中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