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中藥網 >> 中藥名稱 >> 南沙參

南沙參

南沙參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名南沙參 nanshashen

  【別名沙參知母、白沙參、泡參、土人參、志取。

  【英文名】Adenophorae Radix。

  【來源桔梗科植物輪葉沙參Adenophora tetraphylla(Thunb.)Fisch.或沙參Adenophor a stricta Miq.的干燥根。

  【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高30~150厘米,有白色乳汁。主根粗壯,圓錐形,黃褐色,有皺紋。莖通常單生,在花序之下不分枝,無毛或少有毛。基生葉叢生,卵形,長橢圓形或近圓形,莖生葉4~6片輪生,無柄或有短柄,葉片卵形,橢圓狀卵形,狹倒卵形或披針形,長4~8厘米,寬1.5~3厘米,邊緣有鋸齒,兩面疏毛,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花序圓錐狀,長可達35厘米,下部花枝輪生,頂部花枝有時互生,花下垂,花萼光滑無毛,5裂,裂片鑽形,花冠藍色或藍紫色,狹鐘形,口部缢縮成壇狀,長約1厘米,5淺裂,雄蕊5,稍伸出花冠,花絲下部變寬,邊緣有密柔毛,子房上部具肉質花盤,花柱明顯伸出花冠外。蒴果卵圓形,長約5毫米,孔裂。種子多數,黃棕色。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產地分布】生於陽坡草叢,林緣,路邊,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四川、雲南、貴州等省區。

  【采收加工】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須根,洗後趁鮮刮去粗皮,洗淨,干燥。

  【藥材性狀】呈圓錐形或圓柱形,略彎曲,長7~27厘米,直徑0.8~3厘米。表面黃白色或淡棕黃色,凹陷處常有殘留粗皮,上部多有深陷橫紋,呈斷續的環狀,下部有縱紋和縱溝。頂端具1或2個根莖。體輕,質松泡,易折斷,斷面不平坦,黃白色,多裂隙。氣微,味微甘。

  【性味歸經】性微寒,味甘。歸肺經胃經

  【功效與作用】養陰清肺、益胃生津、化痰、益氣。屬補虛藥下屬分類的補陰藥。

  【臨床應用】用量9~15克,水煎服,或入丸、散。治療肺熱燥咳,陰虛勞嗽,干咳痰黏,胃陰不足,食少嘔吐,氣陰不足,煩熱口干。

  【藥理研究】具有調節免疫平衡的功能,有祛痰、抗真菌、強心作用。

  【化學成分】根中分離得4個化合物,它們是β-谷甾醇,β-谷甾醇-β-D-吡喃葡萄糖甙,蒲公英賽酮及二十八碳酸。

  【使用禁忌】不宜與藜蘆同用,風寒咳嗽禁服。

  【配伍藥方】①治慢性支氣管炎,咳嗽,痰不易吐出,口干:南沙參9克,麥冬9克,生甘草6克,玉竹9克。水煎服。(《青島中草藥手冊》)

  ②治肺熱咳嗽:沙參15克,水煎服之。(《衛生易簡方》)

  ③治虛火牙痛:沙參根15~60克,煮雞蛋服。(《湖南藥物志》)

  ④治產後無乳:沙參根12克,煮豬肉食。(《湖南藥物志》)

  ⑤治睾丸腫痛:沙參60克,豬肚一個,炖服,也可加豆腐同煮服。(《福建藥物志》)


  • 上一頁:
  • 下一頁:
  • 神農中藥網 www.yesa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