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名】鴉膽子 yadanzi
【別名】老鴉膽、苦參子、鴉蛋子、小苦楝。
【英文名】Bruceae Fructus。
【藥用部位】苦木科植物鴉膽子Brucea javanica (L.) Merr.的成熟果實。
【植物形態】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全株密被淡黃色柔毛。奇數羽狀復葉,互生,小葉5~11片;葉片呈卵狀披針形或長卵形,先端漸尖,基部兩側不對稱,邊緣有粗鋸齒,兩面均被短柔毛。花單性,異株或同株;圓錐聚傘花序,腋生,總軸被黃色柔毛;花小,紅黃色至紫色,雄花萼片4,外面及邊緣均被茸毛;花瓣4片,披針形,外面中脈上疏生茸毛,邊緣疏生茸毛及腺體,雄蕊4枚,與萼對生;雌花萼片4,三角形,外面被茸毛,邊緣有茸毛及腺體,心皮4。下部被花盤包圍,花柱下彎,柱頭長尖形;兩性花雄蕊幾無花絲,離生心皮4。核果卵形或長卵形,黑色。種子1粒,卵形,略扁,淡黃白色。花期3~8月,果期4~10月。
【產地分布】適生長於氣候溫暖的土壤疏松的海濱地帶以及溝邊、林緣、灌木叢中。分布於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
【采收加工】於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雜質曬干。
【藥材性狀】呈卵形。表面黑色或棕色,有隆起的網狀皺紋,網眼呈不規則的多角形,兩側有明顯的稜線,頂端漸尖,基部有凹陷的果梗痕。果殼質硬而脆,種子卵形,表面類白色或黃白色,具網紋;種皮薄,子葉乳白色,富油性。無臭,味極苦。
【性味歸經】性寒,味苦。有小毒,歸大腸經、肝經。
【功效與作用】清熱解毒、截瘧、止痢、腐蝕贅疣。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解毒藥。
【臨床應用】用量0.5~2克,用龍眼肉包裹或裝入膠囊吞服。外用適量。用治痢疾、瘧疾;外治贅疣、雞眼。
【藥理研究】抗腫瘤;促進免疫功能;抗病毒。主要抗癌成分為苦木內酯,鴨膽子苦醇對黑色素瘤- L1210及黑色素瘤P388等瘤株具顯著抑制效果。去油鴉膽子水浸液1:1000及苦木苦味素具有很強的抗阿米巴作用。具有抗瘧作用及抗腸道寄生蟲作用;醇提物體內體外實驗對人鼻KB、小鼠艾氏腹水癌、P388細胞白血病、大鼠W256肉瘤等具有顯著的抗癌活性。此外,鴨膽子仁有顯著毒性,揮發油毒性低但有顯著的局部刺激。
【化學成分】含鴉膽子苦素、鴉膽子苦苷、鴉膽子苦內酯、鴉膽子苷等成分。
【使用禁忌】對胃腸道有刺激作用,可引起惡心、嘔吐、腹痛,對肝腎亦有損害,故不宜多服久服。脾胃虛弱嘔吐者禁服。
【配伍藥方】①治痔:鴉膽子七粒。包龍眼肉,吞下。(《綱目拾遺》)
②治瘧疾:鴉膽子仁10粒,入桂圓肉內吞服。每日3次,第3天後減半量,連服5天。(《廣西中草藥》)
③治早期血吸蟲病:鴉膽子果仁10粒,每日2次。連服4~5天。(《廣西中草藥》)
④治裡急後重:鴉膽去殼留肉,包龍眼肉,每歲1粒,白滾水下。(《吉雲族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