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中藥網 >> 中藥名稱 >> 菊花

菊花

菊花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名菊花 juhua

  【別名】甘菊、家菊、白菊花、毫菊、滁菊、貢菊、杭菊。

  【英文名】Chrysanthemi Flos。

  【藥用部位】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頭狀花序。藥材按產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為“毫菊”、“滁菊”、“貢菊”、“杭菊”。

  【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高60~150厘米。莖直立,多分枝,具細毛或茸毛。葉互生,卵形至披針形,長約5厘米,寬3~4厘米,略作羽狀分裂,邊緣有粗鋸齒,下面具白色茸毛;有葉柄。頭狀花序單生於枝端或葉腋,直徑2.5~5厘米;總苞半球形,總苞片3~4層,外層總苞片綠色,線形,有白色茸毛,邊緣膜質;舌狀花白色、黃色、淡紅色或微帶紫色,雌性;筒狀花黃色,兩性。瘦果不發育。花期9~11月。

  【產地分布】我國大部分地區有栽培。

  【采收加工】9~11月花盛開時分批采收,陰干或焙干,或熏、蒸後曬干。

  【藥材性狀毫菊:倒圓錐形或圓筒形,有時稍壓扁呈扇形,直徑1.5~3厘米,離散。總苞片3~4層,卵形或橢圓形,草質,黃綠色或褐綠色,外面被柔毛,邊緣膜質。花托半球形,無托片或托毛。舌狀花數層,雌性,位於外圍,類白色,勁直,上舉,縱向折縮,散生金黃色腺點;管狀花多數,兩性,位於中央,舌狀花所隱藏,黃色,頂端5齒裂。瘦果不發育,無冠毛。體輕,質柔潤,為干時松脆;氣清香,味甘、微苦。滁菊:不規則球形或扁球形,直徑1.5~2.5厘米。舌狀花類白色,不規則扭曲,內卷,邊緣皺縮,有時可見淡褐色腺點;管狀花大多隱藏在中心,不易察見。貢菊:扁球形或不規則球形,直徑1.5~2.5厘米。舌狀花白色或類白色,斜升,上部反折,邊緣稍內卷而皺縮,通常無腺點;管狀花少,易察見。 杭菊:碟形或扁球形,直徑2.5~4厘米,常數個相連成片。舌狀花類白色或黃色,平展或微折疊,彼此粘連,通常無腺點;管狀花多數,易察見。

  【性味歸經】性微寒,味甘、苦。歸肺經肝經

  【功效與作用】散風清熱、平肝明目。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臨床應用】用量5~9克,水煎或沸水泡服。用治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眼目昏花。

  【藥理研究】具有抗菌、擴張冠脈、增加冠脈流量、提高心肌耗氧量等作用。

  【化學成分】含腺嘌呤、膽鹼、水蘇鹼、密蒙花苷、樟腦、龍腦、木犀草素、木犀草素-7-0-鼠李葡萄糖苷、石竹烯氧化物等成分。

  【使用禁忌】氣虛胃寒,食少洩瀉之病,宜少用之。凡陽虛或頭痛而惡寒者均忌用。

  【配伍藥方】①治偏正頭痛:菊花、石膏、川芎各9克。為末。每服9克,茶清調下。(《衛生易簡方》)

  ②治婦人血風眩暈頭痛:菊花、當歸旋覆花荊芥穗各等分。為末,每服3g,用蔥白、茶末煎湯。食前溫服。(《馮氏錦囊》四神散)

  ③治高血壓:菊花15克,紅棗3粒。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④治腫毒疔瘡,即時消散:菊花120克,甘草12克。水三碗煎一碗,沖熱黃酒服。(《仙拈集》二妙湯)

  ⑤治陰瘡癢:菊花、榴根皮,上煎湯蒸洗。(《普濟方》)

  ⑥治疔腫:菊花連莖搗汁,和酒熱服,取汁,以渣敷即效。(《鮮溪單方選》)

  ⑦治目赤腫痛:菊花15克,白蒺藜15克,木賊15克,蟬蛻6克。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82年)


  • 上一頁:
  • 下一頁:
  • 神農中藥網 www.yesa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