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名】臭梧桐 chouwutong
【別名】臭桐、八角梧桐、楸葉常山、矮桐子、楸茶葉、臭牡丹、百日紅、臭桐柴。
【英文名】Harlequin Glorybower Leaf and Twig。
【藥用部位】馬鞭草科植物海州常山Clerodendrum trichotomum Thunb.的干燥葉或帶葉嫩枝。
【植物形態】灌木或小喬木,高1.5~10米。幼枝、葉柄及花序等多少被黃褐色柔毛或近無毛;老枝灰白色,有皮孔,髓部白色,有淡黃色薄片橫隔。單葉對生;葉柄長2~8厘米;葉片紙質,寬卵形、卵形、卵狀橢圓形或三角狀卵形,長5~17厘米,寬5~14厘米,先端尖或漸尖,基部寬楔形至楔形,偶有心形,全緣或具波狀齒,兩面疏生短毛或近無毛;側脈3~5對。傘房狀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疏散,通常二歧分枝,花序長8~18厘米,花序梗長3~6厘米,具橢圓形葉狀苞片,早落;花萼幼時綠白色,後紫紅色,基部合生,中部略膨大,具5稜,先端5深裂,裂片三角狀披針形或卵形;花冠白色或帶粉紅色,花冠管細.先端5裂,裂片長橢圓形;雄蕊4,與花柱同伸出花冠外。核果近球形,直徑6~8毫米,包於增大的宿萼內,熟時藍紫色。花、果期6~11月。
【產地分布】生於山坡灌叢中。分布於華北、華東、中南、西南等地。
【采收加工】6~10月采收,捆扎成束,曬干。
【藥材性狀】臭梧桐小枝類圓形或略帶方形,直徑約3毫米,黃綠色,有縱向細皺紋,具黃色點狀皮孔,密被短茸毛,稍老者茸毛脫落;質脆,易折斷,斷面木部淡黃色,髓部白色。葉對生,多皺縮卷曲,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後呈廣卵形或橢圓形,長7~15厘米,寬5~9厘米,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或截形,全緣或具波狀齒。上面灰綠色,下面黃綠色,兩面均有短柔毛;葉柄長2~8厘米,密被短柔毛。花多枯萎,黃棕色,具長梗,雄蕊突出於花冠外;已結實者,花萼宿存,枯黃色,內有一果實,三稜狀卵形,灰褐色,具皺縮紋理。氣異臭,味苦、澀。以花枝干燥、葉色綠者為佳。
【性味歸經】性平,味苦、甘。歸胃經、大腸經。
【功效與作用】祛風除濕,平肝降壓,解毒殺蟲。屬祛風濕藥下分類的祛風濕強筋骨藥。
【臨床應用】內服:煎湯,10~15克,鮮品30~60克;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研末摻或調敷。主治風濕痺痛,半身不遂,高血壓病,偏頭痛,瘧疾,痢疾,癰疽瘡毒,濕疹疥癬。
【藥理研究】具有降壓,抗炎,鎮痛,鎮靜作用,還有驅腸蟲作用。
【化學成分】含海州常山黃酮苷,內消旋肌醇,生物鹼。還含刺槐素-7-雙葡萄糖醛酸苷、植物血凝素、臭梧桐素A、臭梧桐素B、海州常山苦素A、海州常山苦素B等。
【使用禁忌】臭梧桐經高熱煎煮後,降壓作用減弱。
【配伍藥方】①治高血壓病:a.臭梧桐葉、荠菜各15克,夏枯草9克。水煎服。(《湖南藥物志》);b.臭梧桐葉、野菊花等量。研細,蜜為丸,每服9克。(《萬縣中草藥》)
②治半肢風:臭梧桐葉並梗,曬燥磨末,共二斤,用白蜜一斤為丸。早滾水下,晚酒下,每服9克。(《綱目拾遺》)
③治風濕痛,骨節酸痛及高血壓病:臭梧桐9~30克,煎服;研粉每服3克,一日3次。也可與豨莶草配合應用。(《上海常用中草藥》)
④治半邊頭痛:川椒15克,臭梧桐葉60克。先將桐葉炒黃,次入椒再炒,以火酒灑在鍋內,拌和取起,卷在綢內,扎在痛處;吃熱酒一碗,取被蓋頸而睡,出汗即愈。(《綱目拾遺》)
⑤治一切內外痔:臭梧桐葉七片,瓦松七枝,皮硝9克。煎湯熏洗。(《綱目拾遺》)
⑥治濕疹或痱子發癢:臭梧桐適量,煎湯洗浴。(《上海常用中草藥》)
⑦治鵝掌風:臭梧桐葉、白鮮皮、蛇床子各30克。水煎,燙洗患部。(《青島中草藥手冊》)
⑧治癰疽瘡毒潰爛:臭梧桐葉研末外摻,或調蜂蜜外敷。(《萬縣中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