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世全書·坎集·卷二·咳嗽》 【配方】生姜汁1000克,砂糖320克。 【制法】將上述2味混合均勻,置於火上小火煎煮至沸騰10~20次,直至膏成。 【功效與作用】降氣止咳,溫中消脹。 【適應證】老人咳嗽喘急,煩熱、食不下,食即吐逆,腹脹滿。 【用法】每次取半湯匙,含化咽汁。
【來源】《濟世全書·坎集·卷二·喘證》 【配方】杏仁、胡桃仁各800克。 【制法】將杏仁、胡桃仁一起搗研為膏,加熟蜜少許煉為蜜丸,如彈子入小。 【功效與作用】降氣安神,斂肺止咳。 【適應證】老人久患喘急,咳嗽不已,睡臥不安。 【用法】取1~2丸,三餐飯後及睡前細嚼,生姜煎湯送下。
【來源】《景岳全書·卷五十三·古方八陣·補陣》 【配方】人參100克,白茯苓150克,琥珀、沉香各20克,鮮地黃、蜂蜜各500克。 【制法】將前4味藥研為極細末,鮮地黃取自然汁。將鮮地黃自然汁與蜂蜜混勻,加熱,再下入前藥末,攪拌均勻,慢火濃縮至稠膏狀。 【功效與作用】健脾補中,納氣平喘。 【適應
【來源】《類證治裁·卷二·咳嗽論治·附方》 【配方】蘇子、杏仁、生地、姜汁各500克。 【制法】將前3味藥水浸後煎煮,紗布濾去藥渣,如此3遍,將所濾汁液加熱濃縮,下入姜汁,慢火熬至稠膏狀。 【功效與作用】潤肺止咳,下氣平喘。 【適應證】氣急上逆所致的咳嗽。 【用法】每日3次,每服1湯匙,飯後
【來源】《類證治裁·卷二·哮證論治·附方》 【配方】天雄、川烏、桂心、肉桂、桂枝、細辛、川椒、干姜各50克,麻油500克,鉛丹300克。 【制法】將麻油倒入銅鍋中煮沸,然後將除鉛丹以外的藥物放入鍋中煎煮,待到鍋中藥物變為焦黑色時即可濾出藥渣,然後將鉛丹放入鍋中,並不斷用筷子攪拌收膏備用。 【功效與作
【來源】《壽世仙丹·內科經驗良方·卷一·喘哮》 【配方】天門冬、麥門冬各100克,杏仁、栝樓仁、胡桃仁各25克。 【制法】用水熬成膏,碗盛,又用蜜250克,真麻油200克,先將生姜500克取汁同麻油熬,次入蜜熬熟,和前藥膏共一處熬成膏,將罐盛貯,出火氣。 【功效與作用】清熱潤肺,降氣平喘。 【適
【來源】《馮氏錦囊秘錄雜證大小合參·卷十二·論哮》 【配方】大白梨汁、川蜜各640克,白茯苓(乳制,曬干,研極細末)、麥冬(熬汁)、核桃肉(去皮,洗淨,搗爛)各160克,川貝母(去心研末)80克。 【制法】先將梨汁熬熟,再將蜜煉熟,入後藥一起煎熬成膏。 【功效與作用】潤肺化痰。 【適應證】肺燥痰嗽。 【用
【來源】《馮氏錦囊秘錄雜證大小合參·卷十一,方脈鼻衄齒衄舌衄肌衄合參》 【配方】人參40克,天冬、麥冬、生地、熟地各160克。 【制法】將二冬二地熬成膏,再入人參細末和勻。 【功效與作用】補腎養陰,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適應證】腎虛肺熱,喘嗽煩渴,咯血肺痿。 【用法】取膏適量,時時口中含化。
【來源】《十便良方·卷十七·治虛損等疾諸方上》 【配方】阿膠、薤白、杏仁各150克,白羊腎3對,黃牛酥200克,羊腎脂200克,山藥100克。 【制法】阿膠搗碎,炒令黃,為細末;羊腎去筋膜,細切,與山藥共杵為末;薤白細切;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麸炒為黃;羊腎脂煮,去滓。七味藥相和,與瓷瓶內貯之,蒸半日,令藥成膏。
【來源】《普濟方·卷二十六·肺髒門·肺實(附論)》 【配方】川大黃75克,生地汁60毫升,杏仁、枳殼各40克,牛蒡根汁40毫升,郁李仁75克。 【制法】將上藥搗篩為末。先將蜜150克,酥75克,同生地汁、牛蒡根汁一起下入鍋內,再入諸藥未,攪拌令勻,慢火煎熬成膏,瓷器收盛。 【功效與作用】通腑洩熱,寬
【來源】《普濟方·卷二十七·肺髒門·肺髒壅熱(附論)》 【配方】杏仁500克,生蜜200克,甘草5克。 【制法】將杏仁去皮,用水反復絞取稠汁,入後2味藥,慢火煎熬,濃縮成稀膏,瓷器收盛。 【功效與作用】清熱平喘,潤腸通便。 【適應證】肺燥喘熱,大便秘結。 【用法】每於飯後、睡前,用少許酥和沸
【來源】《種杏仙方·卷一·痰飲》 【配方】半夏、甘草各640克。 【制法】先將半夏用水浸泡,去掉皮及臍,再將白礬240克煎湯取汁,浸泡半夏,春、夏季21天,秋、冬季49天,撈起曬干。再用生姜720克搗爛取汁浸泡,春、夏季3天,秋、冬季7天.曬干或者陰干,搗研為細末。最後將甘草煎熬成膏,和半夏煉為丸,如櫻桃大小。
【來源一】《本草綱目·卷三十二·胡椒》 【配方】胡椒、丁香各7粒。 【制法】將胡椒、丁香碾碎,以蔥白搗膏。 【功效與作用】發散寒邪。 【適應證】風寒感冒,惡寒,頭身疼痛。 【用法】和塗兩手心,合掌握定,夾於大腿內側,溫覆取汗則愈。 【禁忌】熱證不宜使用。 【來源二】《驗方新編·
【來源一】《外台秘要方·卷一·傷寒上》 【配方】當歸、川芎、吳茱萸、附子、烏頭、莽草、蜀椒、白芷名100克。 【制法】將上述8味藥物切碎,用醋浸漬兩晚,與豬脂700克同外火慢煎,等到白芷顏色變黃,濾去藥渣,膏成。 【功效與作用】溫陽散寒,祛風止痛。 【適應證】傷寒感冒,初得時症見頭痛、頸項及後背強痛、四肢疼痛
【來源一】《世醫得效方·卷十一·諸熱》 【配方】豬牙皂角、草烏各5克,蔥涎少許。 【制法】將皂角、草烏研為細末,取蔥涎杵成膏。 【功效與作用】祛風化痰,溫陽散寒。 【適應證】治初生小兒肺壅鼻塞,乳食不下。 【用法】貼囟門上。 【禁忌】不宜內服。 【來源二】《奇效良方·卷五十八&
【來源】《千金要方·卷九·傷寒上·傷寒膏第三》 【配方】大黃、附子、細辛、干姜、花椒、桂心各100克,巴豆50粒。 【制法】將上7味藥切為細末,用醋浸一夜,再放入豬油中微火慢煎三沸,待藥色變黃,用紗布濾取汁,冷凝即成。 【功效與作用】祛風散寒,溫經通絡。 【適應證】外感風寒,發熱惡寒,頭項強痛等
【來源】《外台秘要方·卷三十六·小兒諸疾下五十門·小兒中風方四首》 【配方】甘草、防風各60克,白術、桔梗各50克,雷丸150克。 【制法】將上述藥物切碎備用,先將不中水豬脂1000克煎熬成膏,再與其他藥物一起置於小火上煎煮,視其可以凝固則膏成,過濾去渣。 【功效與作用】益氣祛風,宣肺護衛。 【
【來源】《清宮配方集成·兒科方》 【配方】羌活、獨活、前胡、川芎各280克,天麻、枳殼、柴胡、桔梗各200克,薄荷、枳實各150克,黨參、甘草各80克。 【制法】用水煎透,煉蜜收之。 【功效與作用】益氣解表,散風祛濕,止咳化痰。 【適應證】小兒四時感冒,瘟疫傷寒,頭疼身熱,咳嗽痰喘,鼻塞聲重,驚風搐溺,一切傷風傷寒,或痘或
【來源】《外台秘要方·卷一·傷寒上一十二門·雜療傷寒湯散丸方》 【配方】天雄、烏頭、莽草、羊踯躅各100克。 【制法】將上述4味藥物切碎,用醋浸漬一晚,將已經熬好的豬脂500克,盛放在銅制器皿中,用火加熱至其熔化殆盡,加入其他藥物,反復煎煮,不斷濃縮,過濾去渣,膏成。 【功效與作用】溫陽散寒,祛風止
【來源】《外台秘要方·卷一·傷寒上一十二門·雜療傷寒湯散丸方八首》 【配方】麻黃600克,杏仁500克,大黃100克。 【制法】先取雪水適量,浸漬麻黃3個晚上,加入大黃混合均勻,一同煎煮,減至五分之二,濾汁去渣。再將杏仁膏下藥汁中煎煮,煎至三分之一,濾汁去渣,放置在銅制器皿中。再加雪水合煎,反復煎煮,不
【來源】《外台秘要方·卷二·傷寒下二十一門·傷寒喉咽痛方》 【配方】蜜500克,甘草200克,豬膏400克。 【制法】先用小火煎煮甘草、豬膏,等到藥汁沸騰幾次後,過濾去渣,再入蜂蜜,趁藥溫攪拌將其與藥汁融合,膏成。 【功效與作用】清熱解毒,利咽開音。 【適應證】傷寒言語不利、咽痛。 【用法】
【來源】《外台秘要方·卷二·傷寒下二十一門·傷寒喉咽痛方》 【配方】射干、豬膏各500克。 【制法】將射干、豬油一起合煎,反復煎熬,不斷濃縮,直至膏成。 【功效與作用】清熱利咽,消腫止痛。 【適應證】傷寒化熱,症見咽喉腫大疼痛,食水難以下咽。 【用法】每次5克,用綿布包裹,含化,咽汁,直至治
【來源】《外台秘要方·卷三·天行二十一門·天行口瘡及口干苦方四首》 【配方】石膏250克,蜜500克。 【制法】先煎煮石膏一段時間後,再入蜂蜜,一起同煎,反復煎煮,不斷濃縮,直至膏成,過濾去渣。 【功效與作用】清熱瀉火,潤肺利咽。 【適應證】流感見口苦、咽喉不利。 【用法】每次3克,含化,化
【來源】《外台秘要方·卷三·天行二十一門·天行咳嗽方》 【配方】生姜300克,糖800克。 【制法】將生姜與糖混合後煎煮,小火慢熬,待生姜爛熟後濾汁去渣。 【功效與作用】解表散寒,化痰止咳。 【適應證】流感,症見咳嗽、唾液和涎液多,白天和晚上不停發作。 【用法】取藥膏適量,無論早晚,均可含服
【來源】《外台秘要方·卷十五·風狂及諸風下二十四門·頭風旋方七首》 【配方】蓖麻、杏仁、石鹽、川芎、松脂、防風各250克。 【制法】先將石鹽、川芎、松脂及防風四味藥物搗研為細末,另搗蓖麻、杏仁,完成後使其混合,用蠟紙包裹備用。 【功效與作用】祛風散寒,通經止痛。 【適應證】頭部受風,症見頭悶頭昏
【來源一】《萬病回春·卷七·感冒》 【配方】人參、白術、獨活、前胡、川芎、桔梗、羌活、天麻各200克,薄荷120克,地骨皮、甘草各80克。 【制法】上述藥物搗研為細末,加蜜煉為丸,如芡實大。 【功效與作用】益氣扶正,祛風解表。 【適應證】小兒風寒外感,驚風內積,發熱喘促,咳嗽痰涎,潮熱搐搦,痘疹初作。 【
【來源】《普濟方·卷三百·上部瘡門·手足諸瘡》 【配方】吳茱萸、桂、附子、花椒、干姜、地龍各10克。 【制法】將上藥共研為末,用姜汁調成膏狀。 【功效與作用】溫經散寒,引火歸元。 【適應證】下冷上熱之人,跣足履地,口舌生瘡及眼痛日久不愈,服涼藥越甚。 【用法】每用少量貼手足心,外用不透氣薄膜
【來源一】《證治准繩·幼科·集一·重舌》 【配方】郁金、豆粉各50克,炙甘草10克,馬牙硝1克,生地黃汁200克,蜂蜜200克。 【制法】先用皂莢水將郁金煮透,然後焙干與豆粉、炙甘草、馬牙硝一起打成粉狀備用。再將生地黃汁與蜂蜜一起放入鍋中煎煮濃縮,並撒入制備好的藥粉,攪拌均勻收膏。 【功效與作用】清
【來源】《普濟方·卷二百九十九·上部瘡門·口舌瘡》 【配方】浮萍草、升麻、黃柏各40克,生甘草60克。 【制法】將上藥切碎和勻,用豬脂600克,煎至300克,濾去渣滓,膏即成。 【功效與作用】解毒消瘡,清心透熱。 【適應證】口生瘡,久不瘥。 【用法】每次服半匙,含化咽津。
【來源一】《普濟方·卷二百九十九·上部瘡門·口瘡》 【配方】薔薇根、郁李根、水楊皮、牛蒡子根、蒼耳子各600克,露峰房、生地、升麻、當歸各40克,地骨皮、白芷、石膽(研)各20克,熟銅粉(研)、麝香各0.5克。 【制法】將前6味切細,以水20升,煎至5升,入地黃、升麻、當歸、地骨皮、白芷再煎至2升,去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