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清宮配方集成·氣滯方》 【配方】生地、朱茯神各120克,朱麥冬、石斛、肉苁蓉各80克,西洋參、竹茹、淡竹葉、橘紅、知母各60克,生杭芍100克,甘草40克。 【制法】共以水煎透,去渣,再熬濃汁,兌蜜1000克收膏。 【功效與作用】益陰清熱,安神潛陽。 【適應證】上焦余熱不淨之口鼻干燥,驚悸失眠,左關稍弦,右寸關沉
【來源】《清宮配方集成·脾胃方》 【配方】生杭芍、茯神、菊花各120克,羚羊角40克,全當歸100克,柏子仁100克,枳殼、槟榔、甘草各60克,生白術、黃芩、砂仁各80克。 【制法】共以水煎透,去渣再熬濃汁,兌煉蜜收膏。 【功效與作用】清肝理脾,養心安神。 【適應證】肝經有火、腸胃氣道欠舒之證,症見失眠多夢,頭暈目赤,心煩
【來源】《清宮配方集成·婦科方》 【配方】生地500克,厚樸、陳皮各100克,黃連50克,栀子、當歸、赤茯苓各250克,澤瀉、知母、霜桑葉、石斛各150克,麥冬400克,焦三仙各500克。 【制法】共以水煎透去渣,再熬濃汁,兌煉蜜2500克收膏。 【功效與作用】涼陰和陽安神。 【適應證】肝熱失眠,症見煩躁易怒,口渴口苦,月
【來源】《清宮配方集成·婦科方》 【配方】生地、杭芍、朱麥冬各150克,天冬100克,紫菀75克,百合、北沙參、茯神、棗仁、狗脊各150克,砂仁 50克,陳皮40克。 【制法】共以水煎透去渣,兌煉蜜2000克收膏。 【功效與作用】養肝榮膚。 【適應證】肝血虧虛之夜寐欠實,形體未充,左關稍弦,右寸沉滑。 【用法】每次用1
【來源】《清宮配方集成·氣滯方》 【配方】生地、生杭芍各120克,肉苁蓉、竹茹、石斛、菊花各80克,朱茯神160克,朱麥冬100克,木通、炒栀子、橘紅各60克,羚羊角、甘草各40克,青果55個。 【制法】共以水煎透,去渣,再熬濃汁,兌蜜1000克收膏。 【功效與作用】育陰清熱,養心安神。 【適應證】心虛肝旺之口中干燥,夜不
【來源一】《清宮配方集成·氣滯方》 【配方】西洋參60克,朱茯神160克,棗仁、竹茹各80克,生地、朱麥冬各120克,生杭芍、肉苁蓉各100克,羚羊角、五味子、甘草各40克,遠志20克,橘紅60克,鮮青果66個。 【制法】共以水煎透,去渣,再熬濃汁,兌煉蜜1000克收膏。 【功效與作用】清肝降火,養陰安神。 【適應證】神虛
【來源】《外台秘要方·卷十八·腳氣上十二門·腳氣服湯藥色目方一十九首》 【配方】寒水石、石膏、磁石、滑石各500克,玄參160克,羚羊角(山羊角代)、犀角(水牛角代)、沉香、青木香各50克,升麻16克,丁香10克,炙甘草80克。 【制法】先將寒水石等四種金石藥一起煎煮,濾汁去渣,後入余下藥物合煎,濾汁去
【來源】《外台秘要方·卷十八·腳氣上二十門·大法春秋宜服散湯方六首》 【配方】天門冬、枸杞根、生地黃各350克,酥200克,獐骨40克,白蜜120克。 【制法】先將天門冬及生地黃搗研取汁,置銅器中,小火煎煮,直至減半,再入剩下的藥物繼續煎煮,直至減半,繼而武火煎煮,待稍用力就可為丸,膏成。 【功效與
【來源一】《外台秘要方·卷十九·腳氣下一十六門·雜療腳氣方一十五首》 【配方】野葛、犀角(水牛角代替)、烏頭、桔梗、茵芋、蜀椒、干姜、巴豆各8克,升麻、細辛各30克,蛇銜草、防風各45克,雄黃6克,鱉甲15克。 【制法】將上述藥物切碎後用酒浸漬一晚,再用沒有沾水豬膏1250克一起合煎,小火煎煮,反復煎熬
【來源】《普濟方·卷二百四十六·腳氣門·腳氣雜治膏藥淋渫等》 【配方】皂角、木鱉子、草烏、南星、肉桂、乳香、沒藥各100克。 【制法】將上藥用醋煎熬成膏,或再同大黃、川椒、牡丹皮、吳茱萸、當歸、巴豆、白芷各100克,一並放入豬油中,小火煎熬,以藥色黃為度,勿令焦黑,過濾。 【功效與作用】散寒除濕,化
【來源一】《普濟方·卷二百四十六·腳氣門·腳氣雜治膏藥淋渫等》 【配方】漢防己、犀角屑(現用水牛角10倍量代替)、川烏頭、吳茱萸、升麻、干姜、附子、白芷、當歸、桔梗、巴豆、雄黃、蛇銜草、防風、鱉甲各40克,野葛、莽草、丹參、花椒各60克,踯躅花75克。 【制法】將上藥切碎,綿裹,用醋2000毫升,浸泡一
【來源】《普濟方·卷二百四十六·腳氣門·腳氣雜治膏藥淋渫等》 【配方】白桑木(用生白椹者,采取軟條或帶葉者亦得,切碎)75千克。 【制法】將上藥放入大鍋中,用水75升,煎至50升,再立即加水50升,小火煎至50升,去滓澄清,再煎至20升,過濾,小火煎熬成膏,約有2升,瓷器收盛。 【功效與作用】清熱祛
【來源】《本草綱目·十六·草之六·大黃》 【配方】川大黃200克。 【制法】將川大黃剉細為散,火炒至微紅,加臘月雪水5000毫升,煎煮成膏。 【功效與作用】瀉熱去積,導痰止狂。 【適應證】熱病谵狂。 【用法】取膏半湯匙,冷水送服。 【說明】本方出自《聖惠方》。
【來源一】《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中·熱論第十四》 【配方】牛黃(現多用人工牛黃代替)12.5克,朱砂、郁金、牡丹皮各15克,腦子、甘草各5克。 【制法】上藥研為細末,煉蜜為丸,或為膏。 【功效與作用】清熱涼血。 【適應證】治熱入血,發狂不認人。 【用法】每服1丸,水化下。 【說明】此方亦載於:①《古
【來源】《驗方新編·卷四·痰疾》。 【配方】青橄榄5000克,白礬40克。 【制法】將橄榄打破,於鍋內煎煮,濾出搗爛,再熬至無味,紗布濾去藥渣,將所濾藥液加熱濃縮為膏,再將白礬研為細末,下入,攪拌均勻。 【功效與作用】化痰開竅。 【適應證】痰迷心竅所致的癡呆、癫狂、羊癫瘋等症。 【用法】每日早、晚取膏10
【來源】《普濟方·卷十八·心髒門·心狂》。 【配方】無灰酒2碗,麻油150克。 【制法】將上2味藥和勻,用楊柳枝20條,逐條攪100~200下,換遍柳條,直至油酒相融如膏,再煎藥至原藥的七成左右為度。 【功效與作用】解熱安神。 【適應證】心神不安,或癫或狂。 【用法】令病人將上藥喝完,若是病
【來源一】《瑞竹堂經驗方·卷五·來蘇膏》。 【配方】皂角(用好肥者,無蟲蛀,去皮弦)500克。 【制法】將皂角去皮弦切碎,用酸漿水一大碗,春秋三、四日,冬浸七日,夏浸一、二日,揉取淨漿。 【功效與作用】開竅醒神。 【適應證】治遠年日近風痫心恙,中風,涎沫潮閉,牙關不開,破傷風搐,並皆治之。 【用法】酌情頻
【來源】《清宮配方集成·脾胃方》。 【配方】麥冬、天花粉各100克,赤苓、澤瀉、陳皮、竹茹、酒芩各60克,桑葉、菊花各80克,甘草40克,烏梅25個。 【制法】共以水熬透,去渣,再熬濃汁,加冰糖面100克兌煉老蜜成膏。 【功效與作用】生津止渴,抑火化濕。 【適應證】肝胃飲熱未清之證,症見頭暈口渴時作,脈左關稍弦,右關緩滑。
【來源】《慈禧太後醫方選議·第十三章·治脾胃病醫方》。 【配方】黨參、茯苓、制枇杷葉各200克,白術、桔梗、木香、辛夷各100克,草豆蔻120克,炒三仙400克,枳殼、陳皮、蘇葉、羌活各150克。 【制法】共以水熬透,去渣,再熬濃,加煉蜜為膏。 【功效與作用】溫運脾陽,消食開胃。 【適應證】脾陽不足之胃脘冷痛
【來源】《清宮配方集成·脾胃方》。 【配方】元參、生地、茯苓各120克,山茱萸60克,澤瀉、山藥、丹皮、麥冬、天花粉、菊花、茵陳蒿、川芎各80克,滑石、石斛、竹茹各100克,烏梅40個。 【制法】共以水熬透,去渣,再熬濃汁,兌冰糖粉200克,加煉蜜為膏。 【功效與作用】滋陰養肝,抑火化濕。 【適應證】肝胃濕熱內蘊、陰液不實
【來源】《理瀹骈文·存濟堂藥局修和施送方並加藥法》 【配方】生地200克,大麥冬、天花粉各150克,黃連、知母、當歸、栝樓仁、生白芍、石斛、天冬、干葛、生甘草各100克,元參、丹參、苦參、羌活、枳實、槟榔、防風、秦艽、枯黃芩、川郁金、大貝母、香白芷、半夏、化橘紅、苦桔梗、連翹、川芎、柴胡、前胡、膽南星、淮山藥、忍冬籐、蒲黃、杏仁、麻仁
【來源】《普濟方·卷二百六十一·乳石門·乳石發煩渴(附論)》 【配方】桑白皮500克。 【制法】將上藥微研,以水熬透,去渣再熬濃汁,兌煉蜜收膏,瓷器收盛。 【功效與作用】清肺瀉熱,益氣養陰。 【適應證】服金石發熱渴,精神不振。 【用法】每於飯後睡前,用本膏10克,沸水點服。
【來源】《奇效良方·卷六十四·痢疾通治方》 【配方】陳皮50克,丁香100克,诃子、肉豆蔻、炙甘草各250克。 【制法】將上藥研為細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功效與作用】溫中健脾,收斂止瀉。 【適應證】治小兒吐瀉,胃虛嘔逆。 【用法】每服1丸,飯前米湯化下。
【來源】《外台秘要方·卷二十二·耳鼻牙齒唇口舌咽喉病五十六門·口干燥方》 【配方】石膏150克。 【制法】先加水煎煮石膏,直至減為三分之二,入蜜800克同煎,煎至一半後過濾去渣,膏成。 【功效與作用】清熱瀉火,養陰生津。 【適應證】口干。 【用法】取適量,含化,痊愈後停用。
【來源一】《串雅內編·卷四·單方內治門》 【配方】皂角500克。 【制法】用肥皂角,去皮弦子,切碎,以酸漿水浸,春秋三、四日,夏一、二日,冬七日,揉撈去滓,將汁入銀器或砂鍋慢火熬透,以槐柳枝攪成膏,取出攤於紙陰干收貯。 【功效與作用】祛風濕,止痺痛。 【適應證】治遠近風痫,心恙,中風涎沫,牙關不開,破傷風搐者
【來源】《清宮配方集成·脾胃方》 【配方】生地300克,黃連30克,竹茹、栀子、煅石膏、陳皮、法夏、澤瀉各60克,玄參、赤苓、石斛各100克,枳殼、厚樸各40克,炒三仙200克。 【制法】共以水煎透去渣,再熬濃汁,兌煉蜜1000克收膏。 【功效與作用】清退陰熱,平胃扶脾。 【適應證】胃中瘀熱阻滯、脾陽不行之證,症見胸膈煩熱
【來源】《十便良方·卷三十八·雜方五》 【配方】藕250克。 【制法】藕去皮絞取汁。 【功效與作用】清熱除煩,生津止渴。 【適應證】心髒煩熱,口干喜飲之陰虛者。 【用法】每服1匙,每日3次。 【禁忌】脾胃虛寒者勿服。
【來源一】《十便良方·卷二十七·治小兒等疾諸方一》 【配方】人參、白術、甘草、茴香、檀香15克,烏梅肉、白豆蔻、縮砂仁各25克,干山藥、干木瓜各50克。 【制法】上諸藥為細末,煉蜜為膏。 【功效與作用】溫中健脾,化濕布津。 【適應證】小兒納差、納呆,時常口渴者。 【用法】每服1匙,每日3次。 【禁忌】
【來源】《古今醫統大全·卷四十二·藥方》 【配方】伏龍肝(為末入汁)、生地黃汁、麥門冬汁、小薊汁各50克。 【制法】上三汁入白蜜1匙,慢火熬成膏,入伏龍肝攪拌均勻。 【功效與作用】涼血止血,滋陰養血。 【適應證】治吐血不止。 【用法】每服1匙,噙咽。 【禁忌】實證不宜。
【來源】《類證治裁·卷二·吐血論治·附方》 【配方】雪梨汁、藕汁、生地汁、麥冬汁、萊菔汁、茅根汁、姜汁、柿霜各200克,饴糖1000克。 【制法】將前7味藥入鍋中,攪拌均勻,加熱煎煮,待稍稠時加入柿霜、饴糖,攪勻,濃縮至如稠膏。 【功效與作用】養陰清熱,涼血止血。 【適應證】熱邪傷陰、津液干涸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