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理瀹骈文·存濟堂藥局修和施送方並加藥法》 【配方】蒼術150克,藿香、陳皮、枳殼、炒山楂、麥芽、炒神曲、酒炒黃芩、半夏各100克,厚樸、羌活、防風、荊芥、川芎、白芷、杏仁、香附、烏藥、青皮、大腹皮、槟榔、草果、木瓜、郁金、細辛,香薷、白術、車前子、黃連(姜汁炒透)、大黃、豬苓、木通、澤瀉、萊菔子各50克,紫蘇子、炒柴胡、干葛
【來源】《理瀹骈文·存濟堂藥局修和施送方並加藥法》 【配方】干姜(炒)100克,川烏、白術各75克,蒼術、黨參、附子、吳茱萸、黃芪、麻黃、桂枝、北細辛、羌活、獨活、防風、麥冬、 藁本、柴胡(炒)、川芎、當歸、酒芍、香附、紫蘇、藿梗、杏仁、白芷、青皮、陳皮、半夏(炒)、南星、厚樸、烏藥、靈仙、麥芽、神曲(炒)、枳實、澤瀉、荜澄茄、草果、
【來源一】《良朋匯集經驗神方·卷四·小兒吐瀉》 【配方】木鱉子10克,杏仁、桃枝、柳枝各40克,芝麻油200克,鉛丹30克,乳香、沒藥、麝香各5克。 【制法】將香油放入銅鍋中,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煎煮,然後放入除鉛丹、乳香、沒藥、麝香外的藥物煎炸至焦黃色後濾除藥渣,然後再放入鉛丹,用槐枝、桃枝攪拌,待到槐枝、桃枝變
【來源】《理瀹骈文·存濟堂藥局修和施送方並加藥法》 【配方】生附子200克,白附子、川烏、官桂、生半夏、生南星、白術、炮干姜、木瓜、蠶沙各100克,吳萸、蒼術、草烏、獨活、故紙、良姜、延胡、靈脂、草蔻仁各50克,川芎、防風、桂枝、細辛、酒芍、當歸各35克,陳皮、厚樸、荜澄茄、烏梅、炙甘草、巴戟、益智仁、大茴、姜黃、黃連、烏藥、麥冬、五
【來源】《證治准繩·幼科·集七·脾髒部上·寒吐》 【配方】人參、姜制厚樸、陳皮、青皮、肉桂、干姜各100克,木香、沉香、藿香、甘草各50克,使君子10克,澤瀉30克,白蜜1000克。 【制法】上述藥物放入鍋中煎煮三遍,濾出藥渣濃縮,再將白蜜炒透放入鍋中,慢火熬成膏狀備用。 【功效與作用
【來源一】《古今醫統大全·卷十四·諸方目》 【配方】生地黃130克,豆豉80克,豬膏500克。 【制法】將生地黃、豆豉切碎,入豬膏中共煎,待藥液減少三分之一,用紗布絞去藥渣,冷凝即成。 【功效與作用】清熱涼血,行血散血。 【適應證】治溫毒發斑嘔逆。 【用法】入雄黃豆大,麝香少許,攪和勻,分3服。毒從皮中出
【來源】《古今醫統大全·卷二十七·藥方》 【配方】生曬參、陳皮、白茯苓、生地黃、麥門冬各50克,丁香(末)、沉香(末)各10克。 【制法】將前5味藥切碎,水浸後煎煮,紗布濾去藥渣,如此3遍,再將所濾藥液加熱濃縮,下入丁香、沉香末,蜜250克,姜汁1杯,攪勻收膏。 【功效與作用】健脾益氣,降逆止呃。 【適應證】
【來源一】《古今醫統大全·卷二十七·藥方》 【配方】綠豆粉500克,真薄荷葉(同綠豆粉和勻放於甑中,蓋密,勿令洩氣,蒸2小時,待冷取下)300克,沉香(另研)、白硼砂、砂仁(另研)各25克,冰片5克,真柿霜200克,白蜜(煉熟)250克,姜汁250克,竹瀝(和蜜熬2~3沸)30克。 【制法】將白蜜、姜汁、竹瀝混勻加熱
【來源一】《保命歌括·卷二十八·膈噎》 【配方】威靈仙、生姜、白砂蜜各480克,青麻油240克。 【制法】將上述四味藥物一起加入到銀器內攪拌均勻,小火慢煎,直至煎如饴糖,膏成。 【功效與作用】潤腸通便,下氣止噎。 【適應證】噎膈之症見大便燥結,飲食良久復出。 【用法】取1湯匙口服,可頻服。 【來
【來源】《經驗良方全集·卷一·跌打損傷》 【配方】乳香(去油)、沒藥(去油)各8克,輕粉、血竭、冰片各2克,麝香1克,樟腦10克,黃蠟60克,豬板油(熬,去渣)150克。(一方用兒茶10克) 【制法】將上藥研為極細末,黃蠟同豬板油熬化,下入藥末,攪拌均勻,冷凝即成。 【功效與作用】活血化瘀,療傷止痛。 【適應
【來源】《驗方新編·卷四·脾胃》 【配方】生姜500克,牛皮膠、乳香末、沒藥末各25克。 【制法】將生姜搗取自然汁,與牛皮膠、乳香末、沒藥末同煎,待藥末溶盡後離火,攤於紙上。 【功效與作用】溫中降氣,暖胃止痛。 【適應證】胃寒所致的嘔吐黃水、疼痛等症。 【用法】貼胃脘痛處,外以熱物熨之。 【禁忌】胃熱
【來源】《慈禧太後醫方選議·第十三章·治脾胃病醫方》 【配方】黨參180克,炒白術90克,生白術90克,陳皮90克,黃連60克,炒神曲120克,炒谷芽120克,砂仁60克,麥冬180克,茯苓180克,香附120克,藿梗90克,炙草120克。 【制法】共以水煎透,去渣再熬濃汁,少兌蜜煉為膏。 【功效與作用】益氣導滯
【來源】《清宮配方集成·脾胃方》 【配方】茯苓400克,生白術120克,肉桂50克,生甘草80克。 【制法】上藥共用河甜水熬濃取汁,另加水熬,連取汁三次,一並熬收成膏。 【功效與作用】利水滲濕,助陽化氣。 【適應證】適應於水濕困脾之胃脘嘈雜、泛酸、頭昏眩冒,身軟乏倦,睡眠欠安,舌淡紅苔白,左關兩尺俱弦緩。 【用法】臨用
【來源】《本草綱目·十七·草之七·木鱉子》 【配方】木鱉仁5枚,母丁香5枚,麝香(現用人工麝香)0.4克。 【制法】將上述藥物搗研為細末,用米湯調和為膏。 【功效與作用】理氣溫中,利腸止瀉。 【適應證】水瀉不止。 【用法】取膏適量,納臍中貼之,外用膏藥固定。 【說明】本方出自吳旻《扶壽精
【來源】《黃帝素問宣明論方·卷十·洩痢門》 【配方】巴豆皮、楮實葉各100克。 【制法】將巴豆皮、楮實葉同燒存性,研為細末,和勻,熔蠟丸,如綠豆大。 【功效與作用】逐痰行水,洩熱止痢。 【適應證】一切瀉痢不止。 【用法】每次服5丸,煎甘草湯下。 【注意】不宜過量服用。 【來源】《普濟方&mi
【來源一】《青囊秘傳·膏門》 【配方】母丁香、白胡椒各8克,倭硫黃、綠豆粉各12克,吳茱萸4克。 【制法】將上述藥物搗研為細末,用太乙膏160克,隔水炖化,將藥末和入令勻。 【功效與作用】溫中止瀉,散寒止痛。 【適應證】寒邪入裡,太陰受病,脘腹脹痛,大便洩瀉。 【用法】取膏適量,貼臍。 【注意】方中倭硫黃有毒。
【來源】《清宮配方集成·脾胃方》 【配方】黨參、炒神曲各100克,白術、茯苓、蓮肉、薏苡仁、扁豆、炒麥芽各150克,藿梗、陳皮各75克,砂仁50克,甘草40克。 【制法】將上藥切碎,水浸後煎煮,紗布濾去藥渣,如此3遍,再將所濾藥液加熱濃縮,下入蜂蜜,收膏即成。 【功效與作用】健脾益氣,滲濕和胃。 【適應證】脾胃虛弱證,症見
【來源】《清宮配方集成·婦科方》 【配方】制香附、川郁金、全當歸、娑羅子各150克,木香50克,酒赤芍、草豆蔻、片姜黃、元胡、青皮、五靈脂各100克,炙甘草75克。 【制法】將上藥切碎,水浸後煎煮,紗布濾去藥渣,如此3遍,再將所濾藥液加熱濃縮,下入蜂蜜,收膏即成。 【功效與作用】安胃止疼,舒氣調經。 【適應證】肝胃不和、氣
【來源】《外台秘要方·卷七·心痛心腹痛及寒疝三十二門·心背徹痛方》 【配方】吳茱萸100克,蜀椒250克,甘草60克,干地黃500克。 【制法】將上述4味藥物用酒浸漬3個晚上,絞搾濾汁,放入銅制器皿中另煎沸騰,同時將麥門冬250克去心,干漆500克切碎後納入前藥中合煎,待藥物顏色變黃,過濾去渣,再加入石
【來源】《清宮配方集成·脾胃方》 【配方】生杭芍、菊花、山楂各120克,羚羊角40克,當歸100克,柏子仁10克,桃仁泥、栝樓仁、黃芩、槟榔各80克,枳殼、甘草各60克。 【制法】將上藥切碎,水浸後煎煮,紗布濾去藥渣,如此3遍,再將所濾藥液加熱濃縮,下入蜂蜜,收膏即成。 【功效與作用】清肝理脾,潤腸通便。 【適應證】肝熱腑
【來源一】《類證治裁·卷四·三消論治·附方》 【配方】人乳、生地汁、藕汁、黃連、花粉、姜汁各100克,白蜜600克。 【制法】先將黃連、花粉研為細末,將人乳、生地汁、藕汁放入鍋中煮沸,然後用小火熬制成膏狀,再將前藥末下入鍋中,不斷攪拌,然後再放入姜汁、白蜜,攪拌均勻後用小火熬制成膏。 【功效與作用】
【來源】《普濟方·卷二百六十七·諸湯香煎門·諸湯》 【配方】烏梅(先用熱水浸泡三五次,以去酸水,再取肉研爛)30枚,桂末20克,生姜300克,糖600克。 【制法】先將生姜取汁,納入余藥,共同煎熬濃縮,直至膏成,瓷器收盛。 【功效與作用】生津止渴,養陰潤肺。 【適應證】口渴。 【用法】每次用
【來源】《古今醫統大全·卷十九·藥方》 【配方】山藥(末)、杏仁(去皮尖)各500克,牛乳1000克。 【制法】將杏仁搗細,人牛乳、山藥,拌勻絞汁。用新甕瓶密封,重湯煮1日。 【功效與作用】養陰潤燥,清肺生津。 【適應證】治諸燥證。 【用法】每次服1~2匙,空心溫酒或湯下。 【禁忌】實證不宜。
【來源】《古今醫統大全·卷十九·藥方》 【配方】生地黃(鮮者10公斤洗淨,細搗取其汁去渣)2000克,鹿角膠500克,真酥油500克,白砂蜜(煎1~2沸,掠去面上沫)1000克,生姜(搗取其汁)100克。 【制法】先以文武火熬地黃汁數沸,以絹濾,取淨汁,又煎20沸,下鹿角膠,次下酥油及蜜,同煎良久。成膏,以瓷器取貯。
【來源】《壽世保元·卷五·消渴》 【配方】天花粉、黃連、人參、知母(去殼)、白術(炒,去蘆)、藕汁、懷生地黃汁各250克,五味子150克,麥門冬(去心)600克,人乳、牛乳、生姜汁各100克。 【制法】將前7味藥切碎,水浸後煎煮,紗布濾去藥渣,如此3遍,再將所濾藥液加熱濃縮,再下入藕汁、懷生地黃汁、人乳、牛乳、生姜汁
【來源一】《千金要方·卷二十一·消渴第一》 【配方】茯苓、菟絲子、山茱萸、當歸、牛膝、附子、五味子、巴戟天、麥門冬、石膏各300克,石韋、人參、桂心、苁蓉(《外台》作遠志)各400克,大豆卷300克,天門冬、牛髓各500克,生地黃汁、栝樓根汁各2000毫升,白蜜1000克。 【制法】將前16味藥切碎,水煎後濾取汁,如
【來源一】《千金翼方·卷十九·雜病中·消渴》 【配方】酥1000毫升,白蜜3000毫升,芒硝100克。 【制法】上3味藥合煎,攪拌均勻,煎至如膏狀即成。 【功效與作用】清熱瀉火,滋陰生津。 【適應證】消渴所致的渴飲無度,心中煩熱。 【用法】欲渴即啜之,每日6~7次,益氣力,神效。 【禁忌
【來源】《本草綱目·卷十六·麥門冬》 【配方】麥門冬、生地黃各1920克。 【制法】將上述藥物取汁,混合一處,煎熬成膏,過濾去渣,入蜜,加蜜為所得膏量的四分之一,再煎,直至成膏,收於瓶中保存。 【功效與作用】填精補血。 【適應證】男女血虛。 【用法】取膏適量,用白開水點服。 【禁忌】忌鐵器。 【說
【來源】《本草綱目·卷五十·牛》 【配方】煉牛髓、胡桃肉、杏仁泥各160克,山藥末320克,煉蜜640克。 【制法】將上述藥物一起搗研為膏,加水煎煮1天,直至成膏。 【功效與作用】補精潤肺,壯陽助胃。 【適應證】虛勞。 【用法】取1湯匙,空腹服,每天1次。 【說明】本方出自《瑞竹方》。
【來源】《普濟方·卷五十·頭門·生發令長(附論)》 【配方】胡麻油1000毫升,臘月豬脂1000毫升,烏雞脂100毫升,丁香、甘松脂各60克,零陵香、川芎、竹葉、細辛、川椒、苜蓿香、莽草各75克,澤蘭、大麻仁、桑白皮、辛夷、桑寄生、蔓荊子各40克,防風、杏仁、柏葉各110克。 【制法】將上藥切碎,用米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