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千金要方·卷十七·肺髒·積氣第五》 【配方】酥、白蜜、油、糖、酒各1000毫升。 【制法】上五味藥,混勻後微火慢煎,待如饴糖狀即成。 【功效與作用】補益氣血。 【適應證】誦讀勞極,疲乏困頓。 【用法】每次服2匙,每日4次。 【禁忌】實證不宜服。
【來源】《理瀹骈文·存濟堂藥局修和施送方並加藥法》 【配方】生鹿角屑(鹿茸更佳)500克,高麗參200克,用油1500~2000克先熬枯去渣聽用,或用黃丹收亦可。生附子200克,川烏、滅雄各150克,白附子、益智仁、茅山術、桂枝、生半夏、補骨脂、吳茱萸、巴戟天、胡蘆巴、肉苁蓉各100克,黨參、白術、黃芪、熟地、川芎、酒當歸、酒白芍、山
【來源】《串雅內編·卷一·截藥內治門》 【配方】人參、當歸、麥冬各100克,五味子25克。 【制法】上藥用水1000克,煎至300克,合熬成膏。 【功效與作用】補益心氣。 【適應證】治聞雷即昏暈不省人事,此氣怯也。 【用法】每次服3匙,白滾湯調服,盡500克,聞雷自若。
【來源】《保童秘要·龜背》 【配方】麻黃、枳殼、芍藥各10克,桂心、獨活、防風、大黃各20克。 【制法】上藥切碎,水煮濾汁,如此3遍,將所濾汁液濃縮,加入蜂蜜收膏。 【功效與作用】祛風散寒,行氣活血。 【適應證】小兒龜背。 【用法】米飲調下。 【注意】不宜過量服用。
【來源】《良朋匯集經驗神方·卷二·虛勞門》 【配方】姜汁、人乳各40克,白蘿卜汁、梨汁各50克,蜂蜜100克。 【制法】上藥除蜂蜜外,余藥放入銅鍋中,先用大火將藥液煮沸,再用小火煎煮,保持微沸,煎煮時應及時攪拌,防止黏鍋,煮至2~5小時,待到鍋中逐漸形成稠膏狀,然後放入蜂蜜,用小火煎熬,並不斷用筷子攪拌和勻收膏。
【來源】《普濟方·卷三十三·腎髒門·精極(附論)》 【配方】鹿茸200克。 【制法】將上藥研末,以清酒2升,慢火煎熬至如膏狀,盛於瓷器中。 【功效與作用】補腎壯陽,強筋健骨。 【適應證】精極,症見骨髓虛竭,齒焦發落,夢中失精,目視不明,耳聾體重。 【用法】每於空腹及晚餐前以溫酒調下半匙。
【來源】《萬病回春·卷三·補益》 【配方】鹿茸、附子、牛膝、虎胫骨(現用羊胫骨)、蛇床子、菟絲子、川續斷、遠志肉、肉苁蓉、天門冬、麥門冬、杏仁、生地、熟地、官桂、川楝子、山茱萸、巴戟天、破故紙、杜仲、木鱉子、肉豆蔻、紫梢花、谷精草、穿山甲、大麻子各60克,甘草120克。 【制法】將上述藥物锉細,用真香油840克浸藥一
【來源】《濟世全書·卷一·中寒》 【配方】生白礬360克,黃丹240克,干姜400克,母丁香120克,胡椒240克。 【制法】將上述藥物搗研為細末,用醋調和成膏。 【功效與作用】溫陽散寒,理氣止痛。 【適應證】因女色成陰證者。 【用法】以男左女右手握藥搽臍上,蓋被,汗出即愈。 【注意】方中白礬、黃丹有
【來源】《景岳全書·春集·卷六十四·外科》 【配方】人參、黃芪、當歸、合歡皮、玄參、血竭、龍骨、赤石脂各10克,血余30克,老鼠1只,白蠟50克,麻油150克,鉛丹50克。 【制法】先將血竭、龍骨、赤石脂、白蠟打成粉狀備用,然後將麻油倒入銅鍋中煮沸,再將除鉛丹以外的藥放入銅鍋中一起煎煮,待到鍋中藥物變為
【來源一】《類證治裁·卷三一積聚論治·附方》 【配方】紅蓼子20克,大黃、芒硝、栀子、石灰各10克,酒酵60克。 【制法】上藥除酒酵外一起搗研為細粉,再入酒酵中一起搗爛成膏。 【功效與作用】清熱消腫,活血散結。 【適應證】癥瘕、痞塊之紅腫熱痛。 【用法】取膏適量,攤於布上,貼患處,同時用熨斗在布上熨燙。
【來源】《急救廣生集·卷二·雜症·痞癬》 【配方】甘草、甘遂、苋菜各15克,硇砂5克,木鱉子(去殼)4個,鱉肉50克,蔥頭7個。 【制法】將上藥切碎,入蜜少許,共搗成膏。 【功效與作用】消痞散結。 【適應證】大人小兒各種痞積有塊。 【用法】外貼患處,如藥干,用蔥汁拌蜜潤之。 【注意】不宜
【來源一】《青囊秘傳·膏門》 【配方】大黃、樸硝各40克。 【制法】將上述藥物搗研為細末,與大蒜一起同打成膏。 【功效與作用】消痞散結。 【適應證】痞塊。 【用法】取膏適量,貼患處。 【來源二】《惠直堂經驗方·卷四·膏藥門》 【配方】川椒49粒,五倍子7粒,鉛粉100克,麝香1
【來源】《種福堂公選良方·痞塊》 【配方】鱉頭、苋菜、蔥、蜜、甘草、甘遂、芫花、海藻、阿魏、鱉甲、水紅花子各50克。 【制法】將上藥搗為細末,入燒酒調如膏狀。 【功效與作用】消痞散結,行氣活血。 【適應證】痞證。 【用法】水調白面作圈,圍痞塊四周,將藥敷痞塊上,用熱水袋外熨藥上,冷則易之,至痞塊動痛為度。 【注意】
【來源】《惠直堂經驗方·卷四·膏藥門》 【配方】川烏、草烏、半夏、紅牙大戟、芫花、甘草節、甘遂、細辛、姜黃、穿山甲、狼毒、牽牛、威靈仙、巴豆仁、三稜、蓬術、積殼、白術、水紅花子、蔥白頭、鱉甲、紅苋菜、白芍、沙參、丹參、白及、貝母、藜蘆各50克,藜蘆(蔥管者真)一兩,干蟾4只,麻油2500克,密陀僧400克,黃蠟、阿魏各1
【來源】《驗方新編·卷十八·痞積部》 【配方】桐油250克,松香400克,當歸、乳香、沒藥各50克,真阿魏15克。 【制法】將松香、當歸入桐油中熬枯去渣,再下入乳香、沒藥,攪拌均勻,溶盡後離火,下入阿魏,攪勻,冷凝即成。 【功效與作用】消痞散結。 【適應證】主治各種痞積。 【用法】先以煨生姜擦肌膚,再貼此
【來源】《驗方新編·卷十八·痞積部》 【配方】風化石灰200克,大黃末50克,肉桂末25克。 【制法】將風化石灰用鐵鍋炒熱,入大黃末,同炒至色紅,取出,入肉桂末,共和勻,米醋調成膏。 【功效與作用】消痞散結。 【適應證】主治腹脅積痛。 【用法】外貼患處。 【注意】不宜內服。
【來源一】《驗方新編·卷十八·痞積部》 【配方】松香煎200克,蓖麻肉(去殼)100克,皮硝25克,麝香1克。 【制法】共搗成膏,根據痞大小攤青布上。 【功效與作用】活血通經,消痞散結。 【適應證】主治胸腹脅肋積聚痞塊。 【用法】外貼患處。 【注意】不宜內服。 【來源二】《丁甘仁先生家傳珍方
【來源】《驗方新編·卷五·痞積》 【配方】苋菜(洗去泥,不必去根)5000克,活甲魚1個。 【制法】苋菜切碎煮湯,甲魚不必切碎,入苋菜湯連骨煮爛如膏,紗布濾去藥渣,再將甲魚膏薄攤曬干,研末。用麻油400克熬至滴水成珠,下入甲魚膏末200克,攪勻成膏,量患處大小,攤貼。 【功效與作用】消痞散結。 【適應證】各種
【來源】《古今醫統大全·卷九十三·經驗秘方》 【配方】三稜、陳皮、地骨皮、黃芩、黃連、五靈脂、苦參、玄參、赤芍藥、兩頭尖、草烏、香附子、當歸、香白芷、大黃、木鱉子(去殼)、輕粉、巴豆(去殼衣)、沒藥、血竭各15克,乳香、麝香、阿魏各5克,香油750克,鉛丹(飛,焙干)250克。 【制法】上藥先將香油入銅鍋內,旋即將1
【來源一】《古今醫統大全·卷三十四·藥方》 【配方】大黃、樸硝各50克。 【制法】上藥為末,以大蒜搗膏貼之。 【功效與作用】行氣消痞,消腫散結。 【適應證】治痞氣作塊。 【用法】外貼患處。 【說明】此方亦載於:①《仁齋直指方論·卷五·積聚瘕瘕痞塊方論》。②《小兒推拿廣意&m
【來源】《外科正宗·卷四·痞癖第六十四》 【配方】當歸、白附子、赤芍、白芍、白芷、生地、熟地、穿山甲、木鱉肉、巴豆仁、蓖麻仁、三稜、莪術、五靈脂、續斷、肉桂、玄參各50克,乳香、沒藥各60克,麝香15克,阿魏100克。 【制法】將前17味藥切碎,浸入麻油2500克中(春季浸3日,夏季浸5日,秋季浸7日,冬季浸10日)
【來源】《奇效良方·卷十三》 【配方】木香、附子(炮)、蛇床子、吳茱萸、胡椒、川烏各30克。 【制法】將上藥研為細末。每藥末15克,用面10克,混勻後,用生姜自然汁調如膏狀。 【功效與作用】溫脾暖腎,散寒止痢。 【適應證】治一切虛寒,下痢赤白,或時腹痛,腸滑不禁,心腹冷極,皆可用。 【用法】貼臍中,上下以衣物蓋定,熨斗
【來源】《張氏醫通·卷十四·專方·痢門》 【配方】羊脂15克,白蠟30克,黃連1000克,酢、蜜各700克,烏梅肉80克,亂發灰1000克。 【制法】將上述7味藥物混合後置於銅器中加水煎煮,不斷攪拌,直至可作成丸劑如梧桐子大小。 【功效與作用】清熱利濕,理氣除滯。 【適應證】多年熱痢,下痢赤白。
【來源】《壽世仙丹·內科經驗良方·卷二·痢疾》 【配方】巴豆適量,雄黃少許。 【制法】上將雄黃末少許,入巴豆研成膏,先將病人眉心中穴用水洗淨,將膏攤油紙上,備用。 【功效與作用】導滯消痢。 【適應證】寒濕痢疾,紅白夾雜,白多紅少者。 【用法】貼穴上,壯者貼敷一炷香時間,老幼貼敷半炷香時間,視
【來源】《串雅內編·卷四·單方內治門》 【配方】紫花地丁500克。 【制法】紫花地丁草搗為膏。 【功效與作用】清熱解毒,涼血止痢。 【適應證】赤白痢。 【用法】貼臍上。
【來源】《萬病回春·卷三一痢疾》 【配方】赤石脂、诃子、罂粟殼各240克,干姜300克。 【制法】將上述藥物搗研為細末,用真麻油2160克,熬去240克,直至剩下1920克,趁熱加入水飛黃丹960克,直至煎熬成黑色,滴水成珠,方入以下4味藥物:龍骨120克,乳香30克,沒藥30克,麝香(現用人工麝香)6克,將藥物一起搗研為細末,加
【來源一】《惠直堂經驗方·卷一·補虛門》 【配方】陳米鍋焦1000克,蒼術(麸炒)、白芍(醋炒)各150克,干佛手40克。 【制法】將上藥研為細末,白糖開水調如糊狀。 【功效與作用】健脾消食。 【適應證】脾胃虛弱所致的納差,嗳氣,腹脹等。 【用法】每服50克,每日2次。 【來源二】《理瀹骈文&m
【來源】《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八·五勞證治》 【配方】吳茱萸、白術、豬油、姜汁各500克。 【制法】將吳茱萸、白術切碎,與豬油、姜汁一起放入鍋中,慢火煎煮至藥物顏色變為焦黃色,紗布濾去藥渣,冷凝即成。 【功效與作用】溫脾散寒,下氣除痞。 【適應證】脾胃虛寒所致的氣脹咽滿、食下不通,噫臭宿食。 【用法】每次
【來源】《慈禧太後醫方選議·第十三章·治脾胃病醫方》 【配方】沙參、茯苓、槟榔、三稜各200克,白術、蒼術、厚樸、陳皮、雞內金、枳實各150克,木香、砂仁各100克,甘草80克。 【制法】將上藥切碎,水浸後煎煮,紗布濾去藥渣,如此3遍,再將所濾藥液加熱濃縮,下人蜂蜜,收膏即成。 【功效與作用】健脾行氣,化濕和胃。
【來源】《慈禧太後醫方選議·第十三章·治脾胃病醫方》 【配方】黨參、茯苓、枇杷葉各200克,白術、陳皮、厚樸、草豆蔻、桔梗、蒼術、蘇葉各150克,木香100克,炒三仙各100克。 【制法】將上藥切碎,水浸後煎煮,紗布濾去藥渣,如此3遍,再將所濾藥液加熱濃縮,下入蜂蜜,收膏即成。 【功效與作用】溫運脾陽,化濕行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