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一】《備急千金要方·卷十六·胃腑·痼冷積熱第八》
【配方】生地黃汁2500毫升,茯神、知母、玉竹各200克,栝樓根250克,竹瀝150毫升(一方用竹葉100克),生姜汁、白蜜、生地骨皮各1000毫升,石膏400克,生麥門冬汁500毫升。
【制法】將上藥切碎,水煮濾汁,水煎三遍將濾汁混勻後濃縮,再下竹瀝、地黃汁、麥門冬汁,微火慢煎至藥液減少一半,再下生姜汁、白蜜,熬至如饴糖狀即成。
【功效與作用】滋陰清熱。
【適應證】各種熱證。
【用法】初服2匙,白天3次,晚上1次。漸加至每服3匙。
【禁忌】寒證不宜服。
【來源二】《千金翼方·卷十八·雜病上·胸中熱》
【配方】生地黃汁2000毫升,生地骨皮、生天門冬、生麥門冬汁、白蜜各1000克,竹葉100克,生姜汁300毫升,石膏400克,栝樓250克,茯神、玉竹、知母各200克。
【制法】將上藥飲片切碎,水煮後濾取汁液,放人生地黃汁、麥門冬汁,微火煎至藥液減半,再下人白蜜、生姜汁,濃縮至如膏狀。
【功效與作用】清熱涼血,滋陰生津。
【適應證】胸中煩熱,渴喜熱飲,小便黃赤,大便干結等症。
【用法】每服1匙,白天2次,晚上1次。
【禁忌】血寒證不宜服。
【來源三】《外台秘要方·卷三十一·采藥時節所出土地諸家丸散酒煎解諸毒等二十三門·古今諸家煎方六首》
【配方】生地黃汁400克,麥門冬汁1000克,生姜汁100克,紫菀、貝母、款冬花、炙甘草各90克。(一方中原有人參90克)。
【制法】將上述藥物切碎,加水1400毫升煎煮,直至煎至剩下600毫升則過濾去渣取汁,倒入鍋中,下地黃汁、麥門冬、姜汁等煎煮至沸騰30次,下蜜200克,煎熬至如饴糖則膏成,盛於干燥容器中冷卻備用。
【功效與作用】補肺養陰,化痰止咳。
【適應證】肺氣虛所致咳嗽及頭發變白。
【用法】取5克,含化,每天1次,隨病情逐漸增加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