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一】《景岳全書·卷五十三·圖集·補陣》
【配方】人參2000克。
【制法】將人參切碎,水浸後煎煮,紗布濾去藥渣,如此3遍,再將所濾藥液加熱濃縮,下入蜂蜜,慢火熬至稠膏狀。
【功效與作用】大補元氣,養正調元。
【適應證】多欲之人腎氣衰疲所致的咳嗽。
【用法】每日3次,每服1湯匙,飯後服用,用生姜、橘皮煎湯化服。
【說明】此方亦載於:《保命歌括·卷十二·虛損》。
【來源二】《奇效良方·卷六十四·感寒吐瀉通治方》
【配方】人參、木香、诃子、肉豆蔻、丁香、藿香、砂仁、炙甘草各50克。
【制法】將上藥研為細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功效與作用】芳香化濕,健脾止瀉。
【適應證】治小兒吐瀉,脾胃虛弱。困倦不食,腹痛。
【用法】每服1丸,白湯化下,不拘時服。
【來源三】《本草綱目·卷十二·人參》
【配方】人參200克,生姜250克,白蟹500克。
【制法】將人參研末,生姜取汁。將生姜汁與白蜜混勻,慢火煎,再下入人參末收膏。
【功效與作用】健脾養胃。
【適應證】脾胃虛弱,不思飲食。
【用法】每服1匙,每日3次,米飲調服。
【禁忌】食積證不宜使用。
【來源四】《壽世保元·卷四·補益》
【配方】紅參500克。
【制法】紅參去蘆,不拘多少切片,入砂鍋內淨水,文武火熬干一半,傾放瓶內。將渣又煎,又如前並之於瓶。凡熬3次,驗參渣,嚼無味乃止。卻將3次所煎之汁濾去渣,仍入砂鍋內,文武火慢慢熬成膏。如人參500克,只好熬成1碗足矣。及成膏入碗,隔宿必有清水浮上,亦宜去之,只留稠膏。
【功效與作用】大補元氣,補脾益肺。
【適應證】元精內乏,虛勞之證。
【用法】每服2~3匙,清米湯一口漱下。
【禁忌】實證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