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類證治裁·卷二·哮證論治·附方》
【配方】天雄、川烏、桂心、肉桂、桂枝、細辛、川椒、干姜各50克,麻油500克,鉛丹300克。
【制法】將麻油倒入銅鍋中煮沸,然後將除鉛丹以外的藥物放入鍋中煎煮,待到鍋中藥物變為焦黑色時即可濾出藥渣,然後將鉛丹放入鍋中,並不斷用筷子攪拌收膏備用。
【功效與作用】助陽散寒,溫肺化飲。
【適應證】寒痰內盛,又外感風寒之哮證。
【用法】使用時將膏藥均勻攤於牛皮紙上,然後貼於肺俞穴處即可。
【說明】此方亦載於:《張氏醫通·卷十三·專方,哮門》,用於陰疽腐肉不化,腹痛食少洩瀉,陽衰陰冷,冷哮喘嗽,癥瘕積聚。若是陰疽者,先用蔥煎湯洗淨,加入少許銀粉後攤塗患處;若是腹痛食少洩瀉者,攤開後加丁香末少許,貼神阙及中脘穴;若是陽衰陰冷者,攤開後加阿芙蓉少許,貼神阙及丹田穴;若是冷哮喘嗽,攤開後加麝香少許,貼肺俞及華蓋、膻中穴;若是癥瘕積聚者,攤開後加麝香、阿魏少許,貼患處。方中天雄、附子、川烏及細辛均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