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一】《證治准繩·幼科·集一·重舌》
【配方】郁金、豆粉各50克,炙甘草10克,馬牙硝1克,生地黃汁200克,蜂蜜200克。
【制法】先用皂莢水將郁金煮透,然後焙干與豆粉、炙甘草、馬牙硝一起打成粉狀備用。再將生地黃汁與蜂蜜一起放入鍋中煎煮濃縮,並撒入制備好的藥粉,攪拌均勻收膏。
【功效與作用】清熱解毒,清心涼血。
【適應證】小兒胎熱所致的重舌。
【用法】以香熟水含化服用,或以鵝毛掃入口內。
【禁忌】脾虛便溏及虛寒證患者慎用
【說明】“香熟水”又稱“熟水”,一般是以單一香料(香藥、香花、香草、香葉等)制作而成。
【來源二】《仁齋直指方論·卷二十一·唇舌證治》
【配方】生地黃、藍青葉各500克。
【制法】將上藥切為細末,水煎後濾取汁,如此3遍,將所濾汁液混勻後濃縮,下入蜂蜜收膏。
【功效與作用】清熱解毒,涼血消腫。
【適應證】治口舌瘡腫。
【用法】每次服1匙。
【禁忌】陰虛火旺者勿服。
【說明】此方亦載於:《古今醫統大全·卷六十三·藥方》。
【來源三】《仁齋直指方論·卷六·心疼證治》
【配方】石菖蒲75克,北前胡、赤茯苓各2克,蜜1盞,生地黃汁1盞。
【制法】將上藥研為細末,入蜜、生地黃汁混勻,慢火濃縮為膏。每服半匙,紫蘇煎湯,食後調下。
【功效與作用】滋陰清熱,開竅養心。
【適應證】治熱氣乘心作痛。
【用法】每服1湯匙,飯後服用。
【說明】此方亦載於:《保命歌括·卷三十·心痛》。
【來源四】《永類钤方·卷十二·心痛》
【配方】石菖蒲、白蜜各150克,前胡、赤茯苓各30克,生地黃汁300克。
【制法】上述藥物放在一起搗爛為膏。
【功效與作用】滋陰清熱,寧心止痛。
【適應證】熱氣乘心所致的心痛。
【用法】1日3次,每次1湯匙,紫蘇湯送服。
【禁忌】虛寒證慎服。
【來源五】《世醫得效方·卷七·消渴》
【配方】生地黃250克,白蜜200克,人參50克,白茯苓100克。
【制法】將生地黃切為細末,入水1碗、冬蜜1碗煎煮,待藥液減少一半,下入人參末、茯苓末,攪拌均勻即可。
【功效與作用】益氣健脾,滋陰生津。
【適應證】消渴所致的口干口渴。
【用法】隨意服食。
【說明】此方亦載於:①《壽世保元·卷五·消渴》。②《證治准繩·類方·第五冊·消瘅》。
【來源六】《古今醫統大全·卷四十六·藥方》
【配方】鮮地黃(搗汁)5000克,當歸身500克,芍藥、甘杞子各250克,天門冬300克,川芎、丹皮各100克,麥門冬300克,蓮肉200克,知母150克,地骨皮150克,生曬參、甘草各50克。
【制法】將上藥切碎,水浸後煎煮,紗布濾去藥渣,如此3遍,再將所濾藥液加熱濃縮,下入蜂蜜、地黃汁,收膏即成。
【功效與作用】滋陰降火,養血清肝。
【適應證】治肝陽上亢所致頭昏目脹之症。
【用法】每次服1匙,每日3次。
【禁忌】寒證不宜。
【來源七】《壽世保元·卷四·補益》
【配方】生地黃500克。
【制法】將上藥切碎,水浸後煎煮,紗布濾去藥渣,如此3遍,再將所濾藥液加熱濃縮,下入蜂蜜,收膏即成。
【功效與作用】清熱涼血,養陰生津。
【適應證】主治腎陰虧虛之證。
【用法】每次服2~3匙,空心白湯點服。
【禁忌】實證不宜。
【來源八】《普濟方·卷二百八十四·癰疽門·諸癰疽》
【配方】煅石膏、藿香葉、蚌粉、白芷、雄黃各20克。
【制法】將上藥共研為末,用生地汁調如膏狀。
【功效與作用】解毒疔瘡,殺蟲止癢。
【適應證】一切癰疽,兼治毒蟲所傷。
【用法】每次用適量,塗瘡上四圍,留瘡頭,已破者亦留瘡口勿塗,干即再敷,藥厚則用水濕潤。
【禁忌】本方外用,不宜內服。
【來源九】《普濟方·卷二百七十二·諸瘡腫門·諸瘡》
【配方】地黃汁1000毫升,松脂75克,薰陸香40克,羊腎脂、牛酥、蠟各如雞子大。
【制法】先取前3味藥,加熱至松脂及香熔化,入後3味藥,攪拌均勻,煎熬濃縮成膏,去滓,瓷器收盛。
【功效與作用】清熱解毒,去膿生肉。
【適應證】一切瘡已潰者。
【用法】每次用適量,外塗患處。
【禁忌】本方外用,不宜內服。
【來源十】《劉涓子鬼遺方·卷五·生地黃膏方》
【配方】生地黃、白蔹、白芷、黃連、升麻、黃芩、大黃各500克。
【制法】上藥切碎,與豬脂750克一起小火煎煮,直至膏成,絞搾過濾去渣。
【功效與作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適應證】熱瘡。
【用法】取膏適量,敷瘡,一天4次。
【來源十一】《劉涓子鬼遺方·卷五·生地黃膏方》
【配方】生地黃、黃連各200克,大黃150克,黃柏、炙甘草、白蔹、升麻各100克。
【制法】上藥切碎,與豬脂1000克一起小火煎煮,直至膏成,絞搾過濾去渣,待其自然冷卻凝固。
【功效與作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適應證】熱瘡。
【用法】取膏適量,敷瘡。
【來源十二】《劉涓子鬼遺方·卷五·生地黃膏方》
【配方】生地黃200克,黃連250克,白蔹、芍藥、白及各100克,苦參、升麻各150克。
【制法】上藥切碎,與豬脂1000克一起小火煎煮,直至膏成,絞搾過濾去渣,待其自然冷卻凝固。
【功效與作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適應證】熱瘡。
【用法】取膏適量,敷瘡。
【來源十三】《古今醫統大全·卷四十二·藥方》
【配方】生地黃(汁)、小薊(汁)、砂糖(熬膏)、阿膠各50克,側柏葉50克,地榆50克。
【制法】上用4味汁熬成膏,放入柏葉、地榆末,和勻。
【功效與作用】養陰止血。
【適應證】腸燥便血。
【用法】空心米飲調下3匙許。
【禁忌】實證不宜。
【來源十四】《仁齋直指方論·卷二十二·漏瘡證治》
【配方】露蜂房(炙黃)、五倍子、木香各15克,乳香10克,輕粉1克。
【制法】將上藥研為細末,用生地黃搗汁,和勻為膏。
【功效與作用】止漏斂瘡。
【適應證】漏瘡。
【用法】取膏適量,貼瘡。
【禁忌】不宜內服。
【來源十五】《世醫得效方·卷十六·外障》
【配方】生地黃180克,黃連50克,黃柏、寒水石各25克。
【制法】將生地黃研取自然汁,黃連、黃柏、寒水石研為細末,拌勻,調和如膏狀。
【功效與作用】清熱散瘀。
【適應證】目被撞打,疼痛不休,瞳仁被驚,昏暗蒙蒙,眼眶停留瘀血;風熱赤目、熱淚出等眼疾。
【用法】取膏適量,外貼患處。
【說明】此方亦載於:《普濟方·卷八十二·眼目門·外物傷目》。
【來源十六】《世醫得效方·卷十八·敷藥》
【配方】地黃100克,木香50克。
【制法】將生地黃搗研如膏,木香研為細末。將生地黃攤紙上,摻木香末一層,又再攤地黃,貼於患處。
【功效與作用】療傷止痛。
【適應證】打撲傷損,臂臼脫出,及一切癰腫未破,可令其內消。
【用法】取膏1貼,貼患處。
【禁忌】不宜內服。
【來源十七】《外台秘要方·卷二十三·瘿瘤咽喉疬瘘二十八門·九瘘方》
【配方】豬脂、生地黃各800克。
【制法】先將豬脂切碎,再置生地黃於脂中,令二者相互腌漬後合煎,反復煎熬,不斷濃縮,直至膏成,過濾去渣。
【功效與作用】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適應證】鼠瘘,愈後再復發而一直不愈,流膿血不止者。
【用法】先用桑灰汁將瘡洗淨,去除腐爛之物,再用地黃膏塗之,一天1次。
【來源十八】《古今醫統大全·卷八十八·胎熱證第一》
【配方】山栀子25克,綠豆粉25克,粉草30克。
【制法】上藥為末,用生地黃搗杵80克,和好蜜80克,以薄瓦器盛,在銅铫內煮成膏如稀糊,候冷後分入前藥末,同在乳缽內再研勻,和丸芡實大。
【功效與作用】調和陰陽。
【適應證】胎熱、胎漏。
【用法】每半丸以麥門冬湯化服。
【來源十九】《普濟方·卷六十九·牙齒門·骨槽風》
【配方】生地黃汁、胡桐淚、白礬各100克,麝香1克。
【制法】將上藥研為極細粉末,同生地黃汁攪拌均勻,放入鍋中,煎熬濃縮成膏。
【功效與作用】消腫排膿,祛風止痛。
【適應證】骨槽風痛,龈腫齒宣露,齒根挺出,時流膿血不止。
【用法】每次飯後,用本膏少許,外塗患處,有津即咽。
【來源二十】《汪治准繩·類方·第七冊·目腫脹》
【配方】大黃、黃芩、黃連、黃柏、赤芍、當歸、綠豆粉、薄荷、芙蓉葉各20克,生地黃汁300克,雞蛋清、白蜜各100克。
【制法】將上述藥物搗研為細末備用,再放入生地黃汁、雞子清、白蜜一起調和成膏。
【功效與作用】清熱解毒,活血止痛。
【適應證】跌打損傷等傷眼導致的眼睛腫脹。
【用法】取膏藥敷於兩側太陽穴及眼胞。
【禁忌】外用,禁內服。
【來源二十一】《世醫得效方·卷十六·熱證》
【配方】生地黃50克,大黃20克。
【制法】將生地黃洗淨、搗碎,大黃研為細末,兩者混勻如膏狀。
【功效與作用】清熱瀉火,涼血止血。
【適應證】血灌瞳仁,生障膜。
【用法】紗布裹取,仰臥,將藥搭在眼上。
【來源二十二】《普濟方·卷七十三一眼目門·目赤痛》
【配方】生地(肥者)200克。
【制法】將上藥洗淨研細,絹帛包之。
【功效與作用】清熱涼血,消腫止痛。
【適應證】雙目赤腫疼痛。
【用法】令病人仰臥,將藥搭在眼上,初似礙而痛,少頃清涼。
【禁忌】本方外用,不宜內服。
【來源二十三】此方亦載於:《世醫得效方·卷十六·熱證》。
【來源】《普濟方·卷七十四·眼目門·暴赤眼》
【配方】生地黃、黑豆各75克。
【制法】將上藥共搗成膏狀。
【功效與作用】清熱涼血,消腫止痛。
【適應證】暴赤眼腫痛。
【用法】睡前先用鹽湯洗眼,後閉目,將藥蓋於眼上,天明後洗去。
【禁忌】本方外用,不宜內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