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一】《普濟方·卷二百四十六·腳氣門·腳氣雜治膏藥淋渫等》
【配方】漢防己、犀角屑(現用水牛角10倍量代替)、川烏頭、吳茱萸、升麻、干姜、附子、白芷、當歸、桔梗、巴豆、雄黃、蛇銜草、防風、鱉甲各40克,野葛、莽草、丹參、花椒各60克,踯躅花75克。
【制法】將上藥切碎,綿裹,用醋2000毫升,浸泡一夜,再加入豬脂1800克中,小火煎熬,候藥色變黃,膏即成,濾去渣滓,收於瓷器中,放冷。
【功效與作用】祛風散寒,除濕止痙。
【適應證】腳氣風毒,筋脈拘急,腫滿疼痛。
【用法】每次取適量,外摩患處。
【禁忌】本方外用,不宜內服。
【注意】方中巴豆、雄黃、莽草有毒。
【來源二】《女科證治准繩·卷五·拘攣》
【配方】漢防己(去皮)、茵芋各250克。
【制法】上藥切碎,用酒5000毫升浸藥1晚,取豬脂肪500克一起反復煎煮,不斷濃縮,直至成膏。
【功效與作用】行氣活血。
【適應證】產後中風,四肢筋脈攣急,身體麻痺,並宜用之。
【用法】取膏適量,攤在紙花上,貼患處,同時用熱手不停摩膏上。
【注意】方中漢防已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