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理瀹骈文·存濟堂藥局修和施送方並加藥法》
【配方】全當歸250克,酒川芎、蒼術、熟地、烏藥、半夏、大黃、酒芍、附子、吳萸、桂枝、紅花各100克,羌活、獨活、防風、黨參、黃芪、白術、萸肉、白芷、細辛、荊芥穗、秦艽、制厚樸、青皮(醋炒)、陳皮、枳實、蘇木、生香附、炒香附、生靈脂、炒靈脂、生延胡、炒延胡、生蒲黃、炒蒲黃、莪術(醋炒)、三稜(醋炒)、姜黃、靈仙、草果、山楂、麥芽、神曲、槟榔、南星、杏仁、桃仁、菟絲餅、蛇床子、杜仲、續斷、熟牛膝、車前子、澤瀉、木通、炙草、甘遂(煨)、葶苈、黑丑(炒黑)、巴仁、益智仁、大茴、川烏、五味子、良姜、遠志肉(炒)、黃連、炮山甲、木鱉仁、蓖麻仁、柴胡各50克,炒蠶沙、飛滑石各200克,發團100克,皂角80克。
生姜100克,蔥白、韭白各50克,大蒜頭、桂枝各200克,槐枝、柳枝、桑枝各400克,鳳仙(全株)、菖蒲、干姜、炮姜、白芥子、艾、川椒、胡椒、大棗各50克,烏梅25克。
【制法】兩共用油12000克,分熬丹收。再入雄黃、枯礬、官桂、丁香、木香、降香、乳香、沒藥、砂仁、輕粉各50克,牛膠200克(酒蒸化)。俟丹收後,攪至溫溫,以一滴試之,不爆,方下。再攪千余遍,令勻,愈多愈妙。勿炒珠,炒珠無力,且不黏也。
【功效與作用】溫經散寒,養血通經。
【適應證】血虛有寒,月經後期;或腹中積冷,臨經作痛;或兼寒濕帶下;或經閉,久成痞滿腫脹之證。凡欲通者並宜之。
【用法】上貼心口,中貼臍眼,下貼臍下,兼貼對臍、兩腰等處。
【禁忌】嚴禁內服。
【注意】方中川烏、附子、半夏、南星、甘遂、雄黃、輕粉有毒。此方量大,可以適當按比例減少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