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萬病回春·卷三·補益》
【配方】鹿茸、附子、牛膝、虎胫骨(現用羊胫骨)、蛇床子、菟絲子、川續斷、遠志肉、肉苁蓉、天門冬、麥門冬、杏仁、生地、熟地、官桂、川楝子、山茱萸、巴戟天、破故紙、杜仲、木鱉子、肉豆蔻、紫梢花、谷精草、穿山甲、大麻子各60克,甘草120克。
【制法】將上述藥物锉細,用真香油840克浸藥一晝夜,置於小火上慢熬至黑色,下黃丹480克、黃香240克,同時用柳棍不停攪拌,再下雄黃、倭硫、龍骨、赤石脂各120克,以銅湯匙挑藥滴水成珠不散為度,下母丁香、沉香、木香、乳香、沒藥、陽起石、煅蟾酥、啞芙蓉各12克、麝香(現用人工麝香)6克,攪拌使其混合均勻,又下黃蠟30克,膏成,貯存於瓷罐內,嚴密封口,入水中浸5天去其火毒,制成約42克重的膏藥貼,攤塗於紅絹上,貼患處。
【功效與作用】填精補髓,溫腎助元。
【適應證】精滑不固,腰膝酸軟,筋骨痿弱,下元虛冷,五勞七傷,半身不遂,下部虛冷,膀胱病證,陽事不舉,女子赤白帶下,砂淋血崩,兼下生瘡疖,喘咳。
【用法】取膏攤塗在紅絹上,貼臍上或兩腰眼上,每1貼可用60天。
【說明】此藥最能填精補髓,保固真精不洩;善助元陽,滋潤皮膚,壯筋骨、理腰膝;男子貼之,行步康健,氣力倍添,奔走如飛;女子貼之,能通二十四道血脈,堅同身體,返老還童;方中附子、木鱉子、黃丹、雄黃、倭硫均有毒,不可輕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