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一】《青囊秘傳·膏門》
【配方】香油320克,密陀僧120克,阿魏10克,水紅花子6克,麝香(現用人工麝香)6克,羌活20克。
【制法】先將羌活、水紅花子熬枯去渣,再熬至滴水成珠,入密陀僧、阿魏、麝香,和勻,或搗研為細末攤膏用亦可。
【功效與作用】軟堅散結,活血消積。
【適應證】痰疬痰塊等。
【用法】取膏適量,貼患處。
【來源二】《景岳全書·春集·卷六十四·外科》
【配方】三稜、莪術、穿山甲、木鱉子、杏仁、水紅花子、萊菔子、透骨草、大黃、獨頭蒜、阿魏、乳香、沒藥、麝香(現用人工麝香)各50克,鉛丹700克,麻油1000克。
【制法】先將阿魏、乳香、沒藥、麝香搗研為細末備用。香油入銅鍋中煮開,下余藥一起煎煮,待藥物變為焦黑時濾出藥渣,再煎,入鉛丹及所得藥粉,攪拌均勻,收膏,盛於瓷器中貯存,放入水中浸泡數日去其火毒。
【功效與作用】理氣活血,消痞散結。
【適應證】氣血瘀滯所致的瘕瘕痞塊。
【用法】用於瘕瘕痞塊可先用荞麥面和勻,圍住患處四周,然後在患處放芒硝並用紙蓋好,再用熨斗在紙上熨燙,讓熱氣內達,後將藥膏均勻塗於患處即可,若見大便膿血不必驚慌,仍繼續使用。若洩瀉可貼於肚臍。
【說明】方中木鱉子、水紅花子、鉛丹有毒。
【禁忌】忌房事及生冷。
【來源三】《驗方新編·卷十八·痞積部》
【配方】清油500克,密陀僧300克,羌活50克,阿魏25克,麝香10克。
【制法】將清油煎滾,下入密陀僧、羌活,熬至焦枯,紗布濾去藥渣,再將所濾藥油加熱,熬至滴水成珠,離火,再下入阿魏、麝香,攪拌均勻,冷凝即成,隨患處大小攤貼。
【功效與作用】消痞散結。
【適應證】主治各種痞積。
【用法】外貼患處。
【禁忌】不宜內服。
【來源四】《驗方新編·卷五·痞積》
【配方】密陀僧300克,阿魏25克,羌活、水紅花子各50克,穿山甲15克,香油900克,麝香5克。
【制法】將上藥切碎,入香油中浸後慢火熬至焦枯,紗布濾去藥渣,再將所濾藥油加熱,熬至滴水成珠,離火,下入麝香,攪拌均勻,用布照痞大小攤貼。
【功效與作用】消痞散結。
【適應證】治積年惡痞,至重貼至兩張即消。屢試神驗。
【用法】患痞癖處肌膚定無毫毛,看准以筆圈記,用膏貼之。
【禁忌】不宜內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