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中藥網 >> 中藥鑒定 >> 廣藿香的鑒別方法

廣藿香的鑒別方法

  【鑒定中藥材名廣藿香

  【藥材來源鑒定】本品為唇形科植物廣藿香Pogostemon cablin (Blanco) Benth.的干燥地上部分。藿,原指豆類的葉子。本植物的葉與豆類葉子相似,有芳香氣,故名藿香。因其主產於廣東、廣西,故名廣藿香。商品按其產地不同,主要分石牌廣藿香、海南廣藿香及高要廣藿香。

  【藥材歷史考證】藿香的始載本草《名醫別錄》雲:“沉香、薰陸香、雞舌香、藿香、詹糖香、楓香並微溫。……藿香療霍亂、心痛。”《本草圖經》曰:“藿香舊附五香條,不著所出州土。今嶺南郡多有之,人家亦多種植,二月生苗,莖梗甚密,作叢,葉似桑而小薄。六月、七月采之,暴干乃芬香,須黃色,然後可收。”並附有“蒙州藿香”圖。《本草綱目》曰:“藿香方莖有節中虛,葉微似茄葉。潔古、東垣惟用其葉,不用枝梗。今人並枝梗用之,因葉多偽故耳。”根據以上本草所述“葉似桑而小薄”,“葉微似茄葉”及《本草圖經》的“蒙州藿香”圖和《本草綱目》藿香附圖考證,均確證明代以前所稱的“藿香”,與現今《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收載之“廣藿香”相符。

  【植物形態鑒定】多年生芳香草本或半灌木。莖直立,高0.3~1m,四稜形,有分枝。葉對生,有柄,揉之有清淡的特異香氣;葉片圓形或寬卵圓形,長2~10cm,寬1~8cm,邊緣有不規則的齒裂,上面深綠色,被絨毛,老時漸稀疏,下面淡綠色,被絨毛;葉脈於葉背面凸起,腹面稍凹下,葉面不平坦。輪傘花序有10至多花,下部的稍疏離,向上密集,排列成穗狀花序,頂生及腋生,密被長絨毛,苞片及小苞片線狀披針形,密被絨毛;花萼筒狀,長7~9mm,外被長絨毛,萼齒鑽狀披針形;花冠紫色,長約1cm,冠檐近二唇形,上唇3裂,下唇全緣;雄蕊外伸,具髯毛。花期4月。我國產者絕少開花。

  【藥材性狀鑒定】本品莖略呈方柱形,多分枝,枝條稍曲折,長30~60cm,直徑0.2~0.7cm;表面被柔毛;質脆,易折斷,斷面中部有髓;老莖類圓柱形,直徑1~1.2cm,被灰褐色栓皮。葉對生,皺縮成團,展平後葉片呈卵形或橢圓形,長4~9cm,寬3~7cm;兩面均被灰白色茸毛;先端短尖或鈍圓,基部楔形或鈍圓,邊緣具大小不規則的鈍齒;葉柄細,長2~5cm,被柔毛。氣香特異,味微苦。

  石牌廣藿香枝條較瘦小,表面較皺縮,灰黃色或灰褐色,節間長3~7cm,葉痕較大而凸出,中部以下被栓皮,縱皺較深,斷面漸呈類圓形,髓部較小,葉片較小而厚,暗綠褐色或灰棕色。

  海南廣藿香枝條較粗壯,表面較平坦,灰棕色至淺紫棕色,節間長5~13cm,葉痕較小,不明顯凸出,枝條近下部始有栓皮,縱皺較淺,斷面呈鈍方形。葉片較大而薄,淺棕褐色或淺黃棕色。

  【藥材顯微鑒定】葉片粉末淡棕色。葉表皮細胞不規則形,氣孔直軸式。非腺毛1~6細胞,平直或先端彎曲,長約至590μm,壁具刺狀突起,有的胞腔含黃棕色物。腺鱗頭部單細胞狀,頂面觀常作窗形或縫狀開裂,直徑37~70μm;柄單細胞,極短。間隙腺毛存在於柵欄組織或薄壁組織的細胞間隙中,頭部單細胞,呈不規則囊狀,直徑13~50μm,長約至113μm;柄短,單細胞。小腺毛頭部2細胞;柄1~3細胞,甚短。草酸鈣針晶細小,散在於葉肉細胞中,長約至27μm。

  【藥材理化鑒定】取本品粗粉適量,照揮發油測定法提取揮發油,進行以下試驗:

  1.取揮發油1滴,加氯仿0.5ml,滴加5%溴的氯仿溶液數滴。石牌廣藿香先褪色,繼顯綠色;海南廣藿香先褪色,繼顯紫色。

  2.另取揮發油1滴,加苯0.5ml,再加5%醋酸銅溶液少量,充分混合,放置分層,吸取上層苯液,點子載玻片上,俟苯揮發後,於殘留物上加乙醇1~2滴,放置後,置顯微鏡下觀察。石牌廣藿香可見眾多灰藍色針狀結晶;海南廣藿香可見少量灰藍色結晶及綠色無定形物。

  【生境分布】原產於菲律賓等亞洲熱帶。我國廣東、海南、廣西、福建、台灣等地有栽培。

  【采集加工】枝葉茂盛時采割,日曬夜悶,反復至干。

  【飲片炮制】除去殘根及雜質,先抖下葉,篩淨另放;莖洗淨,潤透,切段,曬干,再與葉混勻。

  【性能功用】辛,微溫。歸脾經胃經肺經。芳香化濁,開胃止嘔,發表解暑。用於濕濁中阻,脘痞嘔吐,暑濕倦怠,胸悶不舒,寒濕閉暑,腹痛吐瀉,鼻淵頭痛。內服:3~9g。水煎服。

  【附注】置通風干燥處貯藏。


神農中藥網 www.yesa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