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中藥網 >> 中藥鑒定 >> 海龍的鑒別方法

海龍的鑒別方法

  【鑒定中藥材名】海龍

  【藥材來源鑒定】本品為海龍科動物刁海龍Solenognathus hardwickii(Gray)、擬海龍Syngnathoides biaculeatus(Btoch)或尖海龍Syngna thus acus L的干燥體。該動物為海生動物,呈長條形,全體有突起的圖案花紋,形似傳說中的長龍,故名海龍。

  【藥材歷史考證】《本草綱目拾遺》引“《赤嵌集》雲:“海龍產澎湖澳,冬日雙躍海灘,漁人獲之,號為珍物。首尾似龍,無牙、爪,大者尺余,入藥。”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又引其弟趙學楷<;百草鏡》雲:“海龍乃海馬中絕大者,長四五寸至尺許不等,皆長身而尾直,不作圈,入藥功力尤倍。雖同一類,形狀微有不同。此物廣州南海亦有之,體方,周身如玉色,起竹節紋,密密相比,光瑩耀目,誠佳品也。”根據以上本草所述考證,與現今藥用的海龍相符。《百草鏡》是一部本草專著,應為海龍的始載本草。趙學楷已知海龍與海馬是同一類,僅形狀微有不同,功用亦相似,這與現時兩者均同屬海龍科動物相吻合。

  【動物形態鑒定

  1.刁海龍:體長300~500mm。體延長,側扁。軀干部骨環五稜形,尾骨環前方六稜形,後方逐漸變細,呈四稜形,尾端卷曲。腹部中央稜脊特別突出。體上稜脊粗糙。骨環25~26+56~57。骨環每個稜面中央以及每個間質上均形成一個顆粒狀突起棘。頭長,與體軸略成鈍角。吻特別長,側扁,約為眶後頭長的2倍。眼大而圓,眼眶突出。眼間隔小於眼徑,凹陷。鼻孔每側兩個,很小。口小,前位,兩颌短小,無牙。鰓蓋突出,不具隆起的脊,具明顯的放射狀線紋。鰓孔小,呈裂孔狀,位於近頭側背緣。肛門位於體1/2後方腹面。體無鱗,全體被包在骨質環中。背鳍較長,鳍條41~42,起於尾環第一節背方。胸鳍短寬。臀鳍極小,鳍條23,位於肛門後方。無尾鳍。雄性尾部前方腹面有育兒囊。液浸標本體淡黃色,軀干上側稜骨環相接處,有一列黑褐色斑點,各鳍色淺。

  2.擬海龍與刁海龍主要區別特征:體長200~220mm。軀干部略呈四稜形,頭與體軸成一直線。體無鱗,全體被包在骨質環中,骨環16~17+51~53。背鳍較長,鳍條40~41。臀鳍很小,鳍條5~6,無尾鳍。

  3.尖海龍與刁海龍主要區別特征:體細長,呈鞭狀,長130~200mm。軀干部骨環七稜形,尾部四稜形。骨環19+36~41。背鳍條39~45,臀鳍極小,鳍條4。有扇形小尾鳍。

  【藥材性狀鑒定

  1.刁海龍:體狹長側扁,全長30~50cm。表面黃白色或灰褐色。頭部前方具1管狀長吻,口小,無牙,兩眼圓而深陷,頭與體軸略呈鈍角。軀干方具一細尖彎曲的頰下棘。體無鱗,由骨環所包,體環11;尾環40~41。背鳍20~21,位於軀干最後2環及尾部最前2環的背方。臀鳍4,短小。胸鳍17~18,扇形,無腹鳍及尾鳍。體黑褐色。眼上有放射狀褐色斑紋。體側背方第1、4、7節小棘基部各具一黑色圓斑(共三個黑色圓斑),故名。

  3.刺海馬:體側扁,體長20~24cm。體棘、頭棘尖銳而特別發達;頭冠不高,具4~5個銳小棘。體長為頭長的5.1~5.8倍;頭長為吻長的2.1~2.3倍,為眼徑的7.3~7.8倍。吻細長,管狀,吻長大於或等於眼後頭長。眼小,側位,較高。體部骨環11,尾部35~36。背鳍18,臀鳍4,短小,胸鳍18,短寬。體淡黃褐色,背鳍近尖端具一縱列斑點,臀鳍、胸鳍淡色,體上小棘尖端淡黑褐色。

  4.大海馬:體側扁,較高,體長20~24cm。頭上小棘發達,體上稜棘短鈍粗強,腹部凸出;頭冠較低,頂端具5個短鈍粗棘。體長為體高的5. 5~5.8倍;頭長為吻長的2.2~2.3倍,為眼徑的8.5~9.4倍。吻細長,管狀,吻長等於眼後頭長。鰓蓋突出,具放射狀嵴紋。頭側及眶上、頰下各棘均較粗強。體部骨環11;尾部35~36。背鳍17,臀鳍4,胸鳍16,體淡黃褐色,頭部及體側有細,J、暗色斑點,且散布細小的銀白色斑點。背鳍有黑色縱列斑紋。臀鳍、胸鳍淡色。

  5.小海馬:體側扁,較小,體長7. 6~10cm,頭冠低小,上有5個短小鈍棘。體長為頭長4.5~7.8倍,頭長為吻長2.4~3.4倍,為眼徑4.1~6.4倍。吻管短於眼後頭長。鰓蓋凸出,無放射狀嵴紋。頭側及眶上各棘均特別發達。體部骨環11,尾部37~38。以背側稜棘最為發達,其次為腹側稜棘,其他則短鈍或不明顯。腹部很突出,不具稜棘。背鳍16~17,位於軀干最後3環和尾部第1環的背方。臀鳍4,胸鳍12~13。體灰褐色,頭上、吻部、頰部及體側具不規則斑紋。腹緣黑褐色。

  【藥材顯微鑒定

  1.線紋海馬:體呈扁長形而彎曲,體長約30cm。表面黃白色。頭略似馬頭,有冠狀突起,前方有l管狀長吻,口小,無牙,兩眼深陷。驅干部七稜形,尾部四稜形,漸細卷曲,體上有瓦楞形的節紋並具短棘。體輕,骨質,堅硬。氣微腥,味微鹹。

  2.刺海馬:體長15~20cm,黃白色。頭部及體上環節間的棘細而尖。

  3.大海馬:體長20~30cm,黑褐色。

  4.三斑海馬:體側背部第1、4、7節的短棘基部各有1黑斑。

  5.小海馬(海蛆):體形小,長7~10cm,黑褐色。節紋及短棘均較細小。

  【生境分布

  1、刁海龍:生活於水質純清、藻類繁茂的淺海中,分布於我國東海、南海,擬海龍分布於我國南海,尖海龍分布於我國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2、線紋海馬、刺海馬:棲息於近海藻類繁茂處,游泳時,頭部向上,用背鳍和胸鳍的扇動,作直立游泳。常以尾端纏附於海藻莖枝上,以小型浮游甲殼動物為食。在我國分布於東海和南海。

  3、三斑海馬:棲息於近海內灣水質澄清、海藻繁茂的低潮區,以尾部卷纏在海藻上,體色常隨環境而變化。喜食活餌,以口吸食端足類、桡足類、糠蝦、毛蝦、磷蝦、螢蝦等浮游甲殼動物。本種產仔多,生長最快,為人工養殖的優良品種。我國分布於東海及南海。浙江、福建、廣東沿海已進行人工養殖。

  4、大海馬:分布於我國廣東沿海及海南島。

  5、小海馬:棲息於沿海及內灣的中、低潮線一帶海藻叢中,雖個體小,生長慢,但適溫性大,成熟期早,飼養3~8個月即達性成熟,夏秋季為繁殖期,每胎產仔數10至400尾左右。我國沿海均有分布。

  【采集加工】多於夏、秋二季捕撈,刁海龍、擬海龍除去皮膜及內髒,洗淨,曬干;尖海龍直接洗淨,曬干。除去灰屑。用時搗碎或碾粉。

  【飲片炮制】除去灰屑,用時搗碎或碾粉。

  【性能功用】甘,溫。歸肝經腎經。溫腎壯陽,散結消腫。用於陽痿,遺尿,腎虛作喘,癥瘕積聚,跌撲損傷;外治癰腫疔瘡。內服:3~9g,水煎服。外用:適量,研末敷患處。

  【附注】置於燥處貯藏。


神農中藥網 www.yesa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