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定中藥材名】荊芥
【藥材來源鑒定】本品為唇形科植物荊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
【藥材歷史考證】荊芥,原名假蘇,其始載本草為《神農本草經》。而荊芥之名的始載本草《吳普本草》雲:“葉似落藜而細,蜀中生啖之。”《新修本草》雲:“此藥即菜中荊芥是也。”《本草圖經》曰:“假蘇,荊芥也。生漢中川澤。今處處有之。葉似落藜而細,初生辛香可啖。人取作生菜。”並附有成州(今甘肅成縣)假蘇和岳州(今湖南岳陽市)荊芥圖。李時珍《本草綱目》曰:“荊芥原為野生,今為世用,遂多栽莳。二月布子生苗,炒食辛香,方莖細葉,似獨帚葉而狹小,淡黃綠色。八月開小花,作穗成房,房如紫蘇房,內有細子如葶苈子狀,黃赤色,連穗收采用之。”根據以上本草所述及《本草圖經》附圖考證,與現今藥用荊芥相符。
【植物形態鑒定】一年生草本,高30~100cm,有強烈香氣。莖直立,四稜形,基部通常微紅色。葉對生,常為指狀三裂,裂片披針形,長15~20mm,寬2~4mm,全緣,中間裂片較大,兩側裂片較小,兩面均被白色柔毛,下面具凹陷腺點。花為輪傘花序,多密集於枝端,形成間斷的穗狀花序,長2~13cm;小苞片極小,線形;花萼管狀鐘形,長約3mm,直徑1.2mm,被灰色疏柔毛,具15脈,萼齒5,三角狀披針形;花冠青紫色,長約4.5mm,冠檐二唇形,上唇先端2淺裂,下唇3裂,中裂片最大;雄蕊4,2強,花藥藍色;子房4縱裂,花柱基生,柱頭二歧。小堅果長圓狀三稜形,長約1.5mm,褐色。花期7~9月,果期9~11月。
【藥材性狀鑒定】本品莖呈方柱形,上部有分枝,長50~80cm,直徑0.2~0.4cm;表面淡黃綠色或淡紫紅色,被短柔毛;體輕,質脆,斷面類白色。葉對生,多已脫落,葉片3~5羽狀分裂,裂片細長。穗狀輪傘花序頂生,長2~9cm,直徑約7mm。花冠多脫落,宿萼鐘狀,先端5齒裂,淡棕色或黃綠色,被短柔毛;小堅果棕黑色。芳香,味微澀而辛涼。
【藥材顯微鑒定】本品粉末黃棕色。宿萼表皮細胞垂周壁深波狀彎曲。腺鱗頭部8細胞,直徑96~112μm;柄單細胞,棕黃色。小腺毛頭部1~2細胞;柄單細胞。非腺毛1~6細胞,大多具壁疣。外果皮細胞表面觀多角形,壁粘液化,胞腔含棕色物。內果皮石細胞淡棕色,垂周壁深波狀彎曲,密具紋孔。纖維直徑14~43μm,壁平直或微波狀。
【藥材理化鑒定】取本品粗粉0.8g,加石油醚(60℃~90℃)20ml,密塞,時時振搖,放置過夜,濾過,濾液揮散至1ml,作為供試品液。另取荊芥對照藥材0.8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H薄層板上,以正己烷一醋酸乙酯(17:3)為展開劑,展開,展距10cm,取出,晾干,噴以5%香草醛的5%硫酸乙醇溶液,於105℃加熱約10分鐘。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生境分布】生於山坡、路旁或山谷、林緣。分布於遼寧、黑龍江、河北、山西、陝西、甘肅、青海、河南、貴州、四川等省區。江蘇、浙江、安徽、福建、雲南等地有栽培。
【采集加工】夏、秋二季花開到頂、穗綠時采割,除去雜質,曬干。
【飲片炮制】
1.荊芥:除去雜質,噴淋清水,洗淨,潤透,切段,曬干。
2.荊芥穗:摘取花穗。
3.荊芥:炭取荊芥段,照炒炭法炒至表面黑褐色。
4.芥穗:炭取淨荊芥穗,照炒炭法炒至表面焦黑色。
【性能功用】辛,微溫。歸肺經、肝經。解表散風,透疹,用於感冒,頭痛,麻疹,風疹,瘡瘍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產後血暈。內服:4.5~9g。水煎服。
【附注】置通風干燥處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