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定中藥材名】全蠍
【藥材來源鑒定】本品為鉗蠍科動物東亞鉗蠍Buthus martensii Karsch的干燥全體。
【藥材歷史考證】蠍的始載本草為《蜀本草》。《寶慶本草折衷》引艾原甫《本草集議》雲:“頭尾俱用名全蠍,只用其尾名蠍梢。”《本草綱目》雲:“蠍形如水黾,八足而長尾,有節色青。今捕者多以鹽泥食之,入藥去足焙用。”根據以上本草所述考證,與東亞鉗蠍相符。全蠍一名已見載於宋代《本草集議》,而《中華本草》將全蠍一名的始載本草誤為明代《本草綱目》。
【動物形態鑒定】成體長約60mm。軀干(頭胸和前腹)綠褐色,尾(後腹)土黃色。頭胸部較短,背甲梯形。側眼3對。胸板三角形,螯肢的鉗狀上肢有2齒。觸肢鉗狀,上下肢內側有12行顆粒斜列。第3~4對步足胫節有距,各步足跗節末端有2爪和1距。前腹部的前、背板上有5條隆脊線。生殖厣由兩個半圓形甲片組成。栉狀器有16~25枚齒。後腹部的前4節各有10條隆脊線,第5節僅有5條,第6節的毒針下方無距。
【藥材性狀鑒定】本品頭胸部與前腹部呈扁平長橢圓形,後腹部呈尾狀,皺縮彎曲,完整者體長約6cm。頭胸部呈綠褐色,前面有1對短小的螯肢及1對較長大的鉗狀腳須,形似蟹螯,背面覆有梯形背甲,腹面有足4對,均為7節,末端各具2爪鉤;前腹部由7節組成,第7節色深,背甲上有5條隆脊線。背面綠褐色,後腹部棕黃色,6節,節上均有縱溝,末節有銳鉤狀毒刺,毒刺下方無距。氣微腥,味鹹。
【藥材顯微鑒定】粉末特征:黃棕色。①體壁(幾丁質外骨骼)碎片棕黃色或黃綠色,有光澤。外表皮表面觀呈多角形網格樣紋理,排列整齊,有的不整齊,一邊微有尖突,表面密布細小顆粒,可見毛窩、細小圓孔口及瘤狀突起。毛窩凸出於外表皮,圓形或類圓形,直徑18~45μm,剛毛常於基部斷離或脫落;圓孔口小,直徑4~10μm,位於多角形網格樣紋理之下或微凸出;瘤狀突起淡棕色或近無色,散列或排列成行,表面觀呈稜脊狀;斷面觀外表皮綠黃色,內側較平整,內表皮無色,有橫向條紋,內外表皮有縱貫較多、長短不一的微細孔道。赤角化外表皮淡綠黃色或幾無色,表面觀可見大小不一、排列不規則的圓形突起,呈花紋樣,並顯顆粒性。②橫紋肌纖維較多,近無色或淡黃色,多碎斷,側面觀邊緣較平整或微呈波狀,明帶較暗帶寬,明帶中有一暗線,暗帶有致密的短縱紋理,也有的明帶與暗帶幾等寬,並有較長的縱條紋,有的明、暗帶排列細密。③剛毛黃棕色,多碎斷,先端銳尖或鈍圓,基部稍窄,色淡,體部中段直徑8~40μm,具縱直紋理,髓腔細窄,腔壁較平直。脂肪油滴極多,無色或淡黃色。
【生境分布】多棲息在山坡石礫、樹皮、落葉下,以及牆隙土穴、荒地的潮濕陰暗處,晝伏夜出,以多種昆蟲、蜘蛛、蚯蚓、蚰蜒和軟體動物等為食。食量較小,耐饑餓。遍布我國南北各地,此外,江蘇、安徽、福建、台灣等地有分布。
【采集加工】春末至秋初捕捉,除去泥沙,置沸水或沸鹽水中,煮至全身僵硬,撈出,置通風處,陰干。
【飲片炮制】除去雜質,洗淨,干燥。
【性能功用】辛,平;有毒。歸肝經。熄風鎮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用於小兒驚風,抽搐痙攣,中風口埚,半身不遂,破傷風症,風濕頑痺,偏正頭痛,瘡瘍,瘰疬。內服:2.5~4.5g,水煎服。外用:適量,煎水熏洗。
【附注】置干燥處貯藏,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