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鑒定中藥材名】石決明
【藥材來源鑒定】本品為鮑科動物雜色鮑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皺紋盤鮑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羊鮑Haliotis ovina Gmelin或耳鮑Haliotis asinina L.的干燥貝殼。《新修本草》曰:“石決明,是蚌蛤類,……皆主明目,故並有決明之名。”
【藥材歷史考證】石決明的始載本草《名醫別錄》雲:“生南海。”《新修本草》曰:“此物(石決明)是鳆魚甲也,附石生,狀如蛤,惟一片無對,七孔者良。”《開寶本草》雲:“石決明生廣州海畔,殼大者如手,小者如三兩指其肉,南人皆啖之,亦取其殼,以水漬洗眼,七孔、九孔者良,十孔以上者不佳。”《本草綱目》曰:“石決明形長如小蚌而扁,外皮甚粗,細孔雜雜,肉則光耀,背側一行有孔如穿成者。生於石崖之上,海人泅水,乘其不意,即易得之。否則緊黏難脫也。”根據以上本草所述考證,其主流品種與本品相符。
【動物形態鑒定】
1.雜色鮑:貝殼較小而堅厚,呈卵圓形。螺層約3層,自上而下急劇增大。基部縫合線深,漸至頂部不顯。殼塔極矮小,殼頂鈍,稍低於體螺層的最高處,成體殼頂多呈破蝕狀態,露出珍珠光澤。體螺層則驟然脹大,占殼的絕大部分。自第二螺層中部開始至體螺層末端邊緣,有一行排列整齊而逐漸增大的突豈和小孔,為呼水孔列,總數可達30余個,前端突起小而不顯著,末端7~9個特別大並開孔,故習稱“九孔鮑”。不開孔的突起頂端則下陷成窩。體螺層被突起和小孔形成的螺肋區分成上下兩部分,上部寬大成一傾斜面,下部窄小,前端與上部略垂直,殼表面還生有不甚規則的螺旋肋和細密的生長線。生長線隨生長時期而形成數個極為明顯的褶襞。殼面有綠色、褐色、黃色雲斑。常因附著許多其他生物,如苔藓蟲與水螅、龍介等,故往往呈現灰褐色。殼內面銀白色,具有珍珠光澤。殼口長卵形,大小與體螺層相等,外唇薄而堅硬,邊緣鋒利;內唇厚,邊緣向殼口內延伸,形成一個上端寬、基部略窄的片狀遮緣。無厣。
2.皺紋盤鮑:呈長橢圓形,長8~12cm,寬6~8cm,高2~3cm。表面灰棕色,有多數粗糙而不規則的皺紋,生長線明顯,常有苔藓類或石灰蟲等附著物,末端4~5個開孔,孔口突出殼面,殼較薄。
3.羊鮑:近圓形,長4~8cm,寬2.5~6cm,高0.8~2cm。殼頂位於近中部而高於殼面,螺旋部與體螺部各占1/2,從螺旋部邊緣有2行整齊的突起,尤以上部較為明顯,末端4~5個開孔,呈管狀。
4.耳鮑:狹長,略扭曲,呈耳狀,長5~8cm,寬2.5~3. 5cm,高約1cm。表面光滑,具翠綠色、紫色及褐色等多種顏色形成的斑紋,螺旋部小,體螺部大,末端5~7個開孔,孔口與殼平,多為橢圓形,殼薄,質較脆。
【藥材性狀鑒定】
1.雜色鮑:呈長卵圓形,內面觀略呈耳形,長7~9cm,寬5~6cm,高約2cm。表面暗紅色,有多數不規則的螺肋和細密生長線,螺旋部小,體螺部大,從螺旋部頂處開始向右排列有20余個疣狀突起,末端6~9個開孔,孔口與殼面平。內面光滑,具珍珠樣彩色光澤。殼較厚,質堅硬,不易破碎。氣微,味微鹹。
2.皺紋盤鮑:呈長橢圓形,長8~12 cm,寬6~8cm,高2~3cm。表面灰棕色,有多數粗糙而不規則的皺紋,生長線明顯,常有苔藓類或石灰蟲等附著物,末端4~5個開孔,孔口突出殼面,殼較薄。
3.羊鮑:近圓形,長4~8cm,寬2.5~6cm,高0.8~2cm。殼頂位於近中部而高於殼面,螺旋部與體螺部各占1/2,從螺旋部邊緣有2行整齊的突起,尤以上部較為明顯,末端4~5個開孔,呈管狀。
4.耳鮑:狹長,略扭曲,呈耳狀,長5~8cm,寬2.5~3.5cm,高約1cm。表面光滑,具翠綠色、紫色及褐色等多種顏色形成的斑紋,螺旋部小,體螺部大,末端5~7個開孔,孔口與殼平,多為橢圓形,殼薄,質較脆。
【藥材顯微鑒定 】
1.雜色鮑珍珠層結構的文石小板緊密排列,柱纖結構的不規則方圓形組織直徑10~100μm。粉末可見雪白色與朱紅色相間的多數微粒組成珊瑚狀塊粒,夾暗黃、橘黃、黑紫色微粒。
2.皺紋盤鮑珍珠層結構的文石小板緊密排列,柱纖結構的不規則方圓形組織直徑10~30μm。粉末白色與落英粉色相間的多數微粒組成珊瑚狀塊粒,夾紫紅色、黑紫色微粒。
3.耳鮑珍珠層結構的文石小板為不規則的多邊形和橢圓形,短徑5~15μm,緊密平等排列,其外層顯梭柱結構,橫斷面呈不規則的多邊形,直徑約7.5~82.5μm,縱斷面可見柱體較規則排列。粉末常聚成邊緣不整齊具有突起的微粒,並有邊緣整齊,呈四邊形、五角形等五彩珍珠質的透明塊粒。
【藥材理化鑒定】
1.取石決明粉末500mg,加蒸餾水10ml,振勻後取出1ml,加醋酸鋅乙醇飽和液2~3滴,觀察熒光,雜色鮑顯草綠色熒光,耳鮑顯淺黃綠色熒光,皺紋盤鮑顯淺黃綠色熒光,生石決明顯淺綠色熒光,煅石決明顯淺黃綠色熒光。
2.取粉末觀察,雜色鮑具苔綠色熒光,耳鮑具橙黃色熒光,皺紋盤鮑具雪白色熒光。
【生境分布】
1.雜色鮑:多生活於低潮線附近至深10m左右的潮下帶巖礁海底,以鹽度較高、水清和藻類叢生的環境棲息較多,用寬大的腹足爬行或牢固地吸著在巖礁上或石縫內;分布於我國東海和南海,主產於廣東、海南、福建、台灣等地。
2.皺紋盤鮑:喜生活潮流通暢、透明度高、褐藻繁茂的水域,棲息於3~15m深處,於低潮線附近或20m以下的深水區則數量較少。分布於遼寧、山東及江蘇等地。現不僅適宜我國北方沿海養殖,且已南移到福建沿海人工養殖獲得成功。
3.羊鮑:生活於低潮線至潮下帶的巖石下或石縫內;分布於我國海南、台灣及西沙群島沿海地區。
4.耳鮑:生活於低潮線以下的巖石或珊瑚礁及藻類叢生的海底,在潮間帶下區有時亦可見到;分布於我國南海。
【采集加工】夏、秋二季捕捉,去肉,洗淨,干燥。
【飲片炮制】
1.石決明:除去雜質,洗淨,干燥,碾碎。
2.煅石決明:取淨石決明,照明煅法煅至酥脆。
【性能功用】鹹,寒。歸肝經。平肝潛陽,清肝明目。用於頭痛眩暈,目赤翳障,視物昏花,青盲雀目。內服:3~15g,水煎服。本品宜先煎。
【附注】
1.置干燥處貯藏。
2.據《中國藥典》2005年版記載,作為正品石決明藥用的還有同科動物澳洲鮑Haliotis ruber(Leach)或白鮑Haliotis laevigata Donovan的干燥貝殼。
澳洲鮑呈扁平卵圓形,長13~17cm,寬11~14cm,高3.5~6cm。表面磚紅色,螺旋部約為殼面的1/2,螺肋和生長線呈波狀隆起,疣狀突起30余個,末端7~9個開孔,孔口突出殼面。
白鮑呈卵圓形,長11~14 cm,寬8.5~11cm,高3~6.5cm。表面磚紅色,光滑,殼頂高於殼面,生長線頗為明顯,螺旋部約為殼面的1/3,疣狀突起30余個,末端9個開孔,孔口與殼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