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定中藥材名】浙貝母
【藥材來源鑒定】本品為百合科植物浙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的干燥鱗莖。本植物主產於浙江象山,形態與川貝母相似,故名浙貝母,簡稱浙貝,又稱象貝。
【藥材歷史考證】貝母的始載本草為《神農本草經》,無川貝母、浙貝母之分。《本草經集注》雲:“今出近道。形似聚貝子,故名貝母。”《新修本草》雲:“此葉似大蒜,四月蒜熟時采良。若十月苗枯,根亦不佳也。出潤州、荊州、襄州者最佳。江南諸州亦有。”潤州(今鎮江)、江南為浙貝母的產地,可見古代本草所載貝母包括浙貝母在內。明代以來,人們逐漸認識到浙貝母與川貝母功效不同。《本草正》首先將浙貝母(稱土貝母)與(川)貝母分條論述。《本草綱目拾遺》將浙貝單列一條。並引葉閻齋雲:“寧波象山所出貝母,亦分兩瓣,味苦而不甜,其頂平而不尖,不能如川貝之像荷花蕊也。土人於象貝中揀出一二與川貝形似者,以水浸去苦味,曬干,充川貝賣,但川貝與象貝性各不同;象貝苦寒,解毒利痰,開宣肺氣。凡肺家挾風火有痰者宜此。川貝味甘而補肺,不若用象貝治風火痰嗽為佳。若虛寒咳嗽,以川貝為宜。”根據以上《本草綱目拾遺》所述考證,與現今藥用浙貝母相符。
【動物形態鑒定】多年生草本,植株高30~80cm,光滑無毛。鱗莖扁球形,通常由2片白色肥厚的鱗片對合而成,直徑15~30mm。莖單一,直立,綠色或下部稍帶紫色。葉無柄,葉片近線形至披針形,長7~11cm,寬10~25mm,莖下部葉對生,中部葉輪生,上部葉互生,先端不卷曲或稍彎曲。花1~6朵,淡黃色,有時稍帶淡紫色,頂端的花具3~4枚葉狀苞片,其余的花具2枚苞片;苞片先端卷曲;花被片6,內外輪相似,長25~35cm,寬約1cm;雄蕊6,子房3室,柱頭3裂,裂片長1.5~2mm。蒴果卵圓形,具6稜,稜翅寬6~8mm。種子多數,扁平,邊緣有翅。花期3~4月,果期5月。
【藥材性狀鑒定】
1.大貝:為鱗莖外層的單瓣鱗葉,略呈新月形,高1~2cm,直徑2~3.5cm。外表面類白色至淡黃色,內表面白色或淡棕色,被有白色粉末。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白色至黃白色,富粉性。氣微,味微苦。
2.珠貝:為完整的鱗莖,呈扁圓形,高1~1.5cm,直徑1~2.5cm。表面類白色,外層鱗葉2瓣,肥厚,略呈腎形,互相抱合,內有小鱗葉2~3枚及干縮的殘莖。
3.浙貝片:為鱗莖外層的單瓣鱗葉切成的片。橢圓形或類圓形,直徑1~2cm,邊緣表面淡黃色,切面平坦,粉白色。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粉白色,富粉性。
【藥材顯微鑒定】本品粉末淡黃白色。澱粉粒甚多,單粒卵形、廣卵形或橢圓形,直徑6~56μm,臍點點狀、裂縫狀、人字狀或馬蹄狀,位於較小端,層紋大多明顯;偶見半復粒及復粒,復粒由2分粒組成。表皮細胞類多角形或長方形,垂周壁連珠狀增厚;有時可見氣孔,副衛細胞4~5個。草酸鈣結晶細小,多呈顆粒狀,有的呈稜形、方形或細桿狀。導管多為螺紋,直徑至18μm。
【藥材理化鑒定】
1.取本品橫切片,加碘試液2~3滴,即顯藍紫色,但邊緣一圈仍為類白色。
2.取本品粗粉1g,加70%乙醇20ml,加熱回流約30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1%鹽酸溶液5ml溶解,濾過,取濾液分置兩支試管中,一管中加碘化铋鉀試液3滴,生成橘紅色沉澱;另一管中加硅鎢酸試液1~3滴,生成白色絮狀沉澱。
3.取本品粉末,置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顯亮綠色熒光。
【商品規格】
1.寶貝統貨:干貨。為鱗莖外層的單瓣鱗片,呈半圓形。表面白色或黃白色。質堅實。斷面粉白色。味甘、微苦。無僵個、雜質、蟲蛀、霉變。
2.珠貝統貨:與寶貝區別為完整的鱗莖,呈扁圓形。大小不分,間有松塊、僵個、次貝。
【生境分布】生於海拔較低的山丘蔭蔽處或竹林下。分布於江蘇南部、浙江北部和湖南。
【采集加工】初夏植株枯萎時采挖,洗淨。大小分開,大者除去芯芽,習稱“大貝”,小者不去芯芽,習稱“珠貝”。分別撞擦,除去外皮,拌以煅過的貝殼粉,吸去擦出的漿汁.干燥;或取鱗莖,大小分開,洗淨,除去芯芽,趁鮮切成厚片,洗淨,干燥,習稱“浙貝片”。
【飲片炮制】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厚片,干燥;或打成碎塊。
【性能功用】苦,寒。歸肺經、心經。清熱化痰,開郁散結。用於風熱、燥熱、痰火咳嗽,肺癰,乳癰,瘰疬,瘡毒,心胸郁悶。內服;4.5~9g,水煎服。外用:適量,煎水熏洗。不宜與烏頭類藥材同用。
【附注】置干燥處貯藏,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