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定藥材名】骨碎補
【藥材來源鑒定】本品為水龍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 fortunei(Kunze)J.Sm.的干燥根莖。此蕨營養葉似槲葉,故名槲蕨。其根莖是治療跌打骨折的要藥,故名骨碎補。因其根莖曲折似生姜,生於猴子常到的樹干或巖石上,故名猴姜。申屬猴,故又名申姜。
【本草品種考證】骨碎補的始載本草《本草拾遺》雲:“骨碎補似石韋而一根,余葉生於木。嶺南虔、吉亦有。本名猴姜,開元皇帝以其主傷折,補骨碎,故作此名耳。”《本草圖經》曰:“骨碎補生江南,今淮、浙、陝西、夔、路州郡亦有之,上有黃毛及短葉附之,又有大葉成枝,面青綠色,有黃點;背青白色,有赤紫點,春生葉至冬干黃,無花、實,惟根人藥。”《本草衍義》曰:“此物苗每一大葉兩邊,小葉槎牙,兩相對,葉長有尖瓣。”李時珍曰:“其根扁長,略似姜形。其葉有桠缺,頗似貫眾葉。”據以上本草所述考證,與現今藥用骨碎補相符。但歷代本草所載骨碎補品種較為復雜,有些種類難以確定。
【植物形態鑒定】多年生附生草本,高20~40厘米。根莖肉質粗壯,長而橫走,密生棕黃色鑽狀披針形有睫毛的鱗片。葉二型,槲葉狀的營養葉多數,灰棕色,無柄,葉片革質,卵形,長5~7厘米,寬3~6厘米,頂端急尖,基部心形,上部羽狀淺裂,裂片三角形,葉脈粗,葉背面被短毛;孢子葉綠色,葉片紙質,無毛,矩圓形,長20~40厘米,寬10~20厘米,基部漸狹而下延成有翅的短柄,中部以上深羽裂,裂片7~13對,互生,長4~10厘米,寬2~3厘米,先端銳尖,邊緣具不明顯的疏缺刻,葉脈網狀,粗而凸出。孢子囊群圓形,生於內藏小脈的交接點上,沿主脈兩側各有2~4行,無蓋。
【藥材性狀鑒定】本品呈扁平長條狀,多彎曲,有分枝,長5~15厘米,寬1~1.5厘米,厚2~5毫米。表面密被深棕色至暗棕色的小鱗片,柔軟如毛,經火燎者呈棕褐色或暗褐色,兩側及上表面均具突起或凹下的圓形葉痕,少數有葉柄殘基及須根殘留。體輕,質脆,易折斷,斷面紅棕色,維管束呈黃色點狀,排列成環。氣微,味淡、微澀。
【藥材顯微鑒定】本品根莖橫切面:表皮為1列小形細胞,表皮以內為基本薄壁組織,薄壁細胞壁波狀彎曲,含少數澱粉粒。維管束周韌型,17~25個散列成環狀。每個維管柬的外周可見內皮層,由一層細胞組成。鱗片著生處的表皮凹入,鱗片柄著生於凹入處的底部,鱗片的基部呈盾形。
【生境分布】附生於樹干或巖石上;分布於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台灣、雲南、貴州、四川等省區。
【采集加工】全年均可采挖。鮮用者去淨泥土,除去附葉即可;干用者除去雜質後曬干或蒸熟後曬干,用火燎去鱗片。
【飲片炮制】
1.骨碎補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厚片,干燥。
2.燙骨碎補取淨骨碎補或片,照砂燙法(見附錄)用砂燙至鼓起並呈焦黃色,取出,篩去砂,冷卻後撞去毛,篩去灰屑,即得。
【性能功用】苦,溫。歸腎經、肝經。補腎強骨,續傷止痛。用於腎虛腰痛,耳鳴耳聾,牙齒松動,跌撲閃挫,筋骨折傷;外治斑禿,白癜風。內服:3~9克(鮮品6~15克),水煎服或入丸散服。外用:鮮品適量,搗爛敷;或干品適量,研末敷,也可浸酒擦患處。陰虛內熱及無瘀血者不宜服;由實火、血虛等所致的牙痛不宜用。
【附注】
1.置陰涼干燥處貯藏。
2.在青海等地作為骨碎補藥用的還有同屬植物中華槲蕨Drynaria baronii( Christ)Diels的干燥根莖。該植物與槲蕨主要區別點:營養葉稀少,長達10厘米,羽狀深裂,下面無毛;孢子葉深羽裂幾達葉軸,裂片寬約l厘米,兩面常疏被短毛。孢子囊群在主脈兩側各有1行。分布於陝西、甘肅、青海、寧夏、雲南、四川、西藏等省區。其與骨碎補藥材主要區別點:較直而細長,分枝少,長5~17厘米,寬0.6~1厘米。表面小鱗片黃棕色,易脫落,脫落後呈黃色至淡棕色。質較硬,斷面黃色。其顯微鑒別特征:薄壁細胞壁不呈波狀彎曲。鱗片著生處的表皮不凹入,鱗片的基部呈心形。據最新報道,中華槲蕨Drynaria baronii( Christ)Diels的干燥根莖不含有效成分柚皮苷,不宜作骨碎補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