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定中藥材名】海金沙
【藥材來源鑒定】本品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Thunb.)Sw.的干燥成熟孢子。李時珍釋其名日:“其色黃如細沙也。謂之海者,神異之也。”故名海金沙。
【藥材歷史考證】海金沙一藥的始載本草《嘉祐本草》曰:“出黔中郡,七月收采。生作小株,才高一二尺。收時全科於日中暴之,令小干,紙襯,以杖擊之,有細沙落紙上,旋收之。且暴且擊,以沙盡為度。”《本草圖經》曰:“海金沙生黔中山谷,湖南亦有。初生作小株,高一二尺,七月收得,日中暴令干,以紙襯,擊取其沙落紙上,旋暴旋擊,沙盡乃止。”李時珍曰:“江浙、湖湘、川陝皆有之,生山林下。莖細如線,引於竹木上,高尺許。其葉細如園荽葉而薄,背面皆青,上多皺文。皺處有沙子,狀如蒲黃粉,黃赤色。不開花,細根堅強。其沙及草皆可入藥。”據以上本草所述考證,與現今藥用海金沙相符。
【植物形態鑒定】多年生攀援草本。莖細弱,長達4米。地下莖細而匍匐,被細柔毛。葉為1~2回羽狀復葉,紙質,兩面均被細柔毛;能育羽片卵狀三角形,長12~20厘米,寬10~16厘米,小葉卵狀披針形,邊緣有鋸齒或不規則分裂,上部小葉無柄,羽狀或戟形,在下部的有柄,長約1厘米。不育羽片尖三角形,通常與能育的羽片相似,但有的為1回羽狀復葉,小葉闊線形或基部分裂成不規則的小片。孢子囊生於能育羽片的背面,在2回小葉的齒及裂片頂端成穗狀排列,長2~4毫米;孢子囊蓋鱗片狀,卵形,每蓋下生一橫卵形的孢子囊,環帶側生,聚集一處。孢子囊多在夏秋兩季產生,9~11月成熟。
【藥材性狀鑒定】本品呈粉末狀,棕黃色或淺棕黃色。體輕,手捻有光滑感,置手中易由指縫滑落;置培養皿中稍加振搖不易滑動。氣微,味淡。
【火試】取本品少量,撒於火上,易燃燒而發出輕微的爆鳴聲及明亮的閃光,無灰渣殘留。
【藥材顯微鑒定】本品粉末棕黃色。孢子為四面體,三角狀圓錐形,頂面觀三面錐形,可見三叉狀裂隙,側面觀類三角形,底面觀類圓形,直徑60~85微米,外壁表面呈類圓形或多角形的瘤狀紋飾。
【生境分布】生於山坡、林緣、灌叢、草地及溪谷邊。多攀援他物而生長。分布於長江以南各地及陝西、甘肅南部。主產於廣東、浙江等地。
【采集加工】秋季孢子未脫落時采割籐葉,曬干,搓揉或打下孢子,除去籐葉。
【飲片炮制】篩選干淨,除去雜質。
【性能功用】甘、鹹,寒。歸膀胱、小腸經。清利濕熱,通淋止痛。用於熱淋,石淋,血淋,膏淋,尿道澀痛。內服:6~15克,水煎服。
【附注】1.置陰涼干燥處貯藏。
2.海金沙的常見混淆品為石松子。石松子為石松科植物石松Lycopodium japonicum Thunb.的干燥孢子。其植物形態、產地詳見伸筋草一藥條下。其藥材性狀鑒別特征:呈粉末狀,微細而疏松,淡黃色,質輕,手捻之有光滑感,無吸濕性。置於手掌中即由指縫滑落;置於培養皿中稍加振搖,即易滑動。無臭無味。撒入水中則浮懸於水面,煮沸後下沉,能浮在氯仿表面;但在松節油及無水乙醇中則下沉;置於火中易燃燒而發出輕微的爆鳴聲及明亮的閃光,有灰渣殘留。其藥材顯微鑒別特征:孢子外壁表面呈多角形的網狀紋飾。本品可用於治療小兒濕疹。但與海金沙功效不同,不應混用。
以上二種藥材檢索表:
1.置於培養皿中稍加振搖不易滑動。置於火中易燃燒,無灰渣殘留。顯微鏡下觀察,孢子外壁表面呈類圓形或多角形的瘤狀紋飾…………………………海金沙
1.置於培養皿中稍加振搖即易滑動。置於火中易燃燒,有灰渣殘留。顯微鏡下觀察,孢子外壁表面呈多角形的網狀紋飾…………………………石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