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名】啟膈散,清·《醫學心悟》
【組成】沙參三錢(9克)、丹參一錢(9克)、茯苓一錢(3克)、川貝母一錢五分(4.5克)、郁金五分(1.5克)、砂仁殼四分(1.2克)、荷葉蒂兩個(3克)、杵頭糠五分(1.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理氣開郁,潤燥化痰。
【主治】噎膈,吞咽梗阻,胸膈痞脹隱痛,嗳氣則舒,干嘔或泛吐痰涎,或伴大便艱澀,口干咽燥,形體逐漸消瘦,舌紅苔白,脈細弦。
【臨床運用】臨床主要用於治療食管瘗、胃贲門癌、胃食管反流病、贲門失弛緩症、食管功能性疾病等病症;也用於治療梅核氣、胸痺等上焦,中焦相關部位病症。
1.食管癌:本方加減聯合化療治療食管癌40例,與單純化療組42例對照。以WHO制定的實體瘤療效評定標准和生活質量積分評定療效,化療期間同時服用本方加減方。結果:中藥聯合化療組近期療效完全緩解(CR)3例,部分緩解(PR)10例,穩定(SD) 20例,進展(PD)7例,患者生存質量提高明顯,中藥聯合化療治療食營癌的療效明顯優於單純化療。(《河南中醫》2009年第6期)
2.放射性食管炎:本方加減防治放射性食營炎28例(治療組),對照組28例放療時無預防性給藥,對發生放射性食管炎的病例采用鹽酸普魯卡因、地塞米松、硫酸慶大霉素口服至症狀消失。以放射性食管炎的級別、發生時間、持續時間和放療順利完成率為觀察指標,4~7周為1個》療程。結果:治療組放射性食管炎的嚴重程度明顯降低,推遲了食管炎的發生時間並減少了症狀持續時間,保證了治療的持續進行。(《中國中醫急症》2010年第6期)
3.胃食管反流病:本方加減治療胃食管反流病60例(治療組),對照組60例口服蘭索拉唑、多潘立酮(嗎丁啉)、碳酸氫鈉。以主要症狀變化、停藥3個月復發與否評定療效,1個月為1個療程。結果:治療組痊愈38例,有效18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93.33%;對照組痊愈26例,有效18例,無效16例,總有效率73.33%。(《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2年第1期)
4.呃逆(經驗):以本方治療頑固性呃逆寒熱虛實證候不明顯者,方中川貝母可用浙貝母,砂仁殼可用砂仁,荷葉蒂可用荷葉,杵頭糠可改用稻米,並可酌情合丁香柿蒂湯、橘皮竹茹湯意加減藥物,或根據證候酌加柴胡、芍藥、青皮、木香、厚樸、紫蘇梗、法半夏、吳茱萸、生姜、大棗、石斛等。呃逆停止後可予柴芍或香砂六君子湯善後。(《實用中醫藥雜志》2000年第9期)
5.貴門失弛緩症:本方加減治療食管贲門失弛緩症16例(治療組),對照組13例口服或舌下含服硝酸異山梨酯(消心痛)或硝苯地平(心痛定)。以臨床症狀和鋇餐X線或因鏡檢查變化評定療效,6周為1個療程。結果:治療組治愈2例,好轉11例,未愈3例,總有效率81.2%。(《江西中醫藥》2011年第3期)
6.胸痺(個案):本方合旋覆代赭湯加減克治療胸痺,辨證為痰濁閉阻,氣虛血瘀,治宜化痰開結,益氣活血佐以益胃養陰。服藥7劑後諸症緩解。作者認為反流性食管炎(燒心反酸)、心肌缺血(胸痺)。慢性咽炎(梅核氣)雖屬於不同的疾病,但發病均有胃陰虧虛、痰濁氣郁、瘀血阻滯這一共同病機,故均運用本方以潤燥降氣、開郁散結、化痰活血。(《江西中醫藥》2011年第9期)
【方解】啟膈散以開郁消瘀與潤燥生津之品同用,並於降逆散結之中伍以醒胃升陽之品,主要用於治療痰氣郁滯於胸膈之證,乃“通噎膈,開關之劑”(《醫學心悟》)。
方中砂仁殼理氣醒胃,“氣味薄、燥性小,肝旺胃弱者用之合宜”“但缺乏砂仁溫中散寒的效力”(《用藥心得十講》)。臨床上可用砂仁代替。荷葉蒂,即荷葉的基部,能健脾祛濕,升發脾陽,其作用與荷葉同,但“其味厚勝於他處也”(《本經逢原》)。臨床報道中多用荷葉代替。杵頭糠即米皮糠的內衣,為稻米的種皮,具有開胃下氣之功,是前人治療噎膈的常用藥物;北方亦有采用高梁糠者,發酵後取末沖服重用,以取消食化滯之功。
原方下注:“虛者,加人參;前證若兼蟲積,加胡黃連、蕪荑,甚者,用河間雄黃散吐之;若兼血積,加桃仁、紅花,或另以生韭汁飲之;若兼痰積,加廣橘紅;若兼食積,加h子、麥芽、山楂。”此外,臨床如見呃逆,加公丁香、柿蒂;食管癌,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天龍等;若氣郁化火者,去砂仁,酌加黃連、山栀、金果榄、山豆根等;大便不通者,加大黃、萊菔子等,但不可多服、久服,以免更劫其陰。
【現代研究】啟膈散體外對不同組織來源的多種腫瘤細胞有增殖抑制作用,同時亦可刺激免疫細胞分泌細胞因子,從而促進正常免疫細胞的增殖。
【方歌】啟膈散中用郁金,沙參丹參貝荷苓,杵頭糠與砂仁殼,噎膈痰結勞可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