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的煎服法有多種多樣,它是要據病情和醫生用藥的藥性決定,煎服的方法恰當與否與藥效的發揮和療效是有一定關系。特別是一些特殊中藥的煎服。下面介紹幾種特殊中藥的煎服方法。
1、先煎:介殼、礦石類藥,如龜板、鱉甲、代赭石、石決明、龍骨、牡蛎、磁石、生石膏等,因質地堅硬,有效成分不易溶出,可打碎先煎20~30分鐘,再加入其他藥同煎。對附子、烏頭等毒副作用的藥物,必須先煎45~60分鐘,以降低毒性,保證安全用藥。
2、後下:薄荷、青蒿、砂仁、白豆蔻等氣味芳香,久煎有效成分易於揮發。鉤籐、大黃、番瀉葉等久煎,有效成分會被破壞,故此兩類藥物須在一般藥物即將煎畢前3~6分鐘再下。
3、包煎:對於赤石脂、車前子、海金沙、青黛、滑石、蒲黃、旋復花等粘性強、粉末及帶有絨毛的藥物,宜先用小紗布袋包好,再與其他藥物同煎,可避免藥液混濁,或刺激引起咳嗽。
4、烊化:阿膠、龜膠、鹿角膠等為避免入煎粘鍋,往往用水或黃酒加熱化開後兌服。
5、另煎:對於人參、西洋參、鹿茸、羚羊角等貴重藥品,往往單獨另煎,單獨服或兌入藥汁中服用。
6、沖服:如羚羊粉、三七粉、牛黃粉、珍珠粉、芒硝等貴重而量小的藥物或粉末藥物,為了避免浪費,一般均不進行煎劑,可用其他煎好的藥液或開水沖服。
我國中藥博大精深,它的煎服也有很多講究。有些特殊藥,醫生開處方時,在藥物右上角標出先煎、後下、包煎、烊化、另煎、沖服等字樣,煎煮時應特別注意。這樣才能正確發揮它們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