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良藥苦口利於病,中藥的苦味讓人望而卻步。怎樣才能既減輕中藥湯劑的苦味,又不影響湯藥的療效呢?中藥藥理學研究最近發現:改變湯藥的溫度,就能減少湯藥的苦味。
中藥的化學成分十分復雜,所含的蛋白質、鞣質(即丹寧)等能與糖發生化學反應,使有效成分凝固、變性,進而混濁、沉澱而被除去,以致影響藥效。且糖可抑制某些清熱藥的療效,干擾中藥中礦物質和維生素的吸收,還可降低許多中藥中的有效成分。如苦味健胃的中藥,就是利用其本身的苦味,來刺激消化腺的分泌而達到健胃的目的,這類湯藥加糖後雖能減少苦味,但卻降低了健胃的功效。
正常人口腔內溫度為36.2℃~37.2℃,舌根下高於舌面0.5℃。而味覺器官即味覺神經纖維大多分布於舌面,當湯藥溫度與舌周圍溫度相近時,味覺神經處於最佳工作狀態,其感覺最靈敏,也就是說此時喝湯藥味道最苦。而湯藥的溫度高於38℃,或低於35℃時,則味覺神經感覺不太靈敏,這時苦味就會減弱,不太苦口,有利於吞咽。
中醫認為,凡理氣中藥,溫服則易舒,涼服則易增滯,不利藥效的發揮;活血、補血、涼血和止血類中藥,溫服則沸騰、涼服則淤滯;特別是寒性藥,更要溫服,可發散攻下,以助藥力。解表藥多屬辛散之品,功能為疏散肌表,宜溫服。
中藥師告誡大眾:口服大多數中藥湯劑時,溫度以30℃~35℃為最佳,苦味最淡。若冷服,則易引起胃腸道刺激反應,導致嘔吐、腹痛等,此時可用生姜擦舌頭,或熱服生姜湯,即可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