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的提法首見於《神農本草經》。其序例雲:“有單行者,有相須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惡者,有相反者,有相殺者。凡此七情,合和視之。”經過這樣長期的積累、總結,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藥物相互配合的理論一“配伍理論”。因為主要有七種類型,又被稱作“七情配伍”。現將“七情”配伍關系分述如下:
1.單行 用一味藥治療疾病謂單行。如人參治療氣虛欲脫證;馬齒苋治療痢疾。
2.相須 兩種性能、功效相同或近似的藥物合用,以增強療效的一種配伍方法稱為相須。如麻黃配桂枝,增強了發汗解表、祛風散寒作用;陳皮配法夏加強了燥濕化痰、理氣和中作用。
3.相使 兩種藥合用,一種藥物為主,另一種藥物為輔,輔藥可以提高主藥功效的配伍方法謂相使。如吳茱萸配生姜,後者可增強主藥吳茱萸暖肝溫胃、下氣止嘔的作用。
4.相畏 一種藥物的毒副乍用,被另一種藥物所抑制,使其毒副作用減輕或消失的配伍方法稱為相畏。如半夏畏生姜,即生姜可抑制半夏的毒副作用。
5.相殺 一種藥物能夠清除另一種藥物毒副作用的配伍為相殺。如金錢草殺雷公籐毒,防風殺砒霜毒,綠豆殺巴豆毒,麝香殺杏仁毒等。
6.相惡 一種藥物能破壞另一種藥物的功效,使其作用減弱,甚至消失的一種配伍謂相惡。如生姜惡黃芩,黃芩能削弱生姜的溫胃止嘔作用。
7.相反 兩種藥物配伍應用後,產生毒性反應或副作用,即謂之相反。如貝母反烏頭、附子,甘草反甘遂等,詳見用藥禁忌“十八反”、“十九畏”。
七情配伍關系中,除單行外,相須、相使可以起到協同作用,能提高藥效;相畏、相殺可以減輕或消除毒副作用;相惡是一種藥物抵消或削弱了‘另一種藥物的功效;相反是藥物配伍後,產生毒性反應或副作用。臨床用藥時,相須相使、相畏相殺是常用的配伍方法,而相惡相反則是配伍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