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喝中藥的常識不是很了解,比如煎藥的器具和水量的多少,火候的大小,服用的劑量和注意事項等等,下面是一些服用中藥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 煎中藥用什麼鍋好呢?家裡沒有砂鍋,電飯鍋煎藥可以嗎?
不能用電飯鍋。傳統煎中藥用的是砂鍋,煎藥不能用金屬一類的鍋,更不要用電磁爐、微波爐、高壓鍋,會改變藥性;很簡單的就是平時煮飯和用高壓鍋煮飯,味道是不一樣的。
¤ 煎藥需要煎多長時間呢?用大火好還是用小火好?
煎藥前一般先用冷水浸泡藥物半小時,用武火(大火)煎沸騰後,再改用文火(小火)煎30—40分鐘,這樣才能把藥物的有效成分煎出來。煎藥用火一般用煤火,或者液化氣、天然氣,這類的明火煎藥。
¤ 有的醫生開方子的時候注明先煎,或者後下,具體怎麼操作呢?
注明先煎的藥物,有的是有毒性的藥物(比如附子),先煎時間長是為了減低毒性,不過在丹源群裡,大家可以看到根本就沒有用過大毒的藥物;有的是礦物(石膏、代赭石)、貝類、甲殼類、鱉甲或者龜板,這類的藥物有效成分很難煎出,所以先煎。先煎的藥物一般先煎煮30—40分鐘。注明後下的藥物,一般是含有揮發油的藥物(比如肉桂、薄荷、鉤籐、沉香等),煎煮的時間過長,有效成分揮發了,也會影響藥效。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 見到有些老師開的方子,有些注明:首煎後下,或者復煎。這是怎麼回事呢?
“復”即為重復,兩次或多次為復。煎藥一般煎兩次,所以稱“復煎”;第一次煎40分鐘,滗出藥液後,再放入溫水,進行第二次煎煮。首煎後下的藥物,就是在第一次藥快要煎好的時候,放入再煎10—15分鐘,再滗出藥液,第二次煎,可直接放入溫水煎。
¤ 聽有的醫生說“中藥灌滿腸”,說的就是喝中藥要盡量多喝嗎?
不是的,中藥畢竟不好喝,大部分中藥藥味苦、酸、澀,甚至辣,五味雜陳,喝得過多反而影響消化,傷到胃氣。一般一劑藥煎過後的藥液,一碗即可,即每次服用半碗左右,服完後,用溫開水漱口,減輕口中的不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