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煮中藥是一門技術活,煎過中藥的朋友都知道,如果水量,火候等掌握不好,那麼就容易發生糊鍋的現象,中藥煎糊了就不能服用了,那麼我們該如何正確的煎藥呢?保證藥效又不糊鍋呢?
煳鍋就是指藥鍋底部的藥液變成煳漿狀態。特別是有些藥物本身的性質就決定了其易引起煳鍋,比如一些膠質性、粉性大而易於溶解的藥物,如阿膠、鹿角膠、蜂蜜、饴糖等,因易煳鍋,應單獨加溫溶解,或直接加入煎好的藥液中,趁熱攪拌溶解。
煳鍋除了會降低療效之外,還會產生有害物質,有百害而無一利。所以,煎煮藥物時,最好將藥物裝在紗布袋中煎,以免煎時煳鍋或服用時刺激咽喉。熬藥一定要專心,多盯著點,千萬不要圖快,用大火猛煮。否則,有些易沉底的藥容易煳在藥鍋底部。如果加熱過度熬焦了,那整副藥最好都不要服用,因為它有可能變成毒藥了。
有許多方法可以避免藥液煎煳,具體介紹如下。
◆全面清潔鍋具 。煎藥前要徹底清除鍋底的污垢,預防煎煮時其他不潔物質的粘附。
◆選擇傳熱均勻的煎藥鍋具。 因有些鍋具散熱不均會使藥物粘在鍋底,造成煳鍋,所以選擇傳熱均勻的鍋具可克服鍋底溫度過高、其。他部位溫度較低的缺點。沙鍋煎煮過程中通常需要攪拌,使藥物受熱均勻、有效成分溶出,並可防止黏性成分粘於鍋底而煳鍋。
◆煎藥時一定不要忘記加蓋。 如果采用文火煎藥而不加蓋,就會出現上面的藥材脹燥、下面的煳鍋。加蓋後可避免這種情況。
◆煎法要正確。 如秫米、菟絲子、葶苈子、車前子大都含有黏液質、樹脂類等物質,如果與其他藥材同煎容易煳化,因此需事先用布包捆扎包煎。另外,龜版膠等應該烊化後沖服,饴糖則可直接沖服。針對不同的藥物性質,應使用不同的煎熬方法。在煎煮過程中,要注意適度攪拌,以免煳鍋,同時也能提高藥物有效成分的煎出率。
另外,煎藥時還必須注入足夠的水量,發現水分缺乏時,可酌量添加續煎。煎中藥添加水量的適當與否,直接關系到疾病治療效果。加水過少,藥物的有效成分不易溶出,還容易引起煳鍋。
以上為大家介紹了中藥不糊鍋的煎煮技巧,希望給大家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