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用中藥來治病,大家認為中藥的性質平和,副作用較小。其實情況並非如此,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是藥三分毒”的說法吧,有些中藥的副作用更大一些,長期服用會苦寒的中藥很可能會傷及脾胃的健康。
啥味的中藥很傷脾胃
中醫講究“辨證施治”,開方也要綜合考慮病人的體質、病情以及藥物的性質和功能。
一般來講,藥物要辨析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有毒無毒等。四氣是指寒、熱、溫、涼,五味是指辛、甘、酸、苦、鹹;其中苦寒藥多用於清熱、瀉火、解毒,但是久服易傷元氣,容易損傷脾胃功能。如日常服用的板藍根,藥性苦寒,屬於清熱解毒的藥品,對於體質較強、易上火的人群療效較好,但如果患者本身屬於虛寒體質,面色發黃且經常拉肚子,則不宜久服,否則會因其苦寒傷胃,引起胃痛、怕冷、食欲不振等症。此外,市場上流行的減肥養顏類中藥制劑,大多含有大黃等藥物,而大黃性味苦寒,更不宜久服,否則不但損傷脾胃,還可引發黑腸病、腎結石等病症。
調脾胃不和4個秘方
1、要健脾養胃,先養心情
脾胃是有“感情”的,“情志養生”也是養脾胃。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有這樣的體會:心情抑郁、情緒低落時,會茶飯不思,而放松的環境和愉快的心情則會使你胃口大開。研究發現,在胃病患者中約七成跟情緒有關,而胃功能失調者,患抑郁症等各類情緒病的機會比一般人高3.1倍至4.4倍。由於“情緒”變化常可引發胃腸功能的改變,所以胃被稱為*情緒變化的“晴雨表”。中醫學很早就認識到“情志傷胃”,古代先賢對於胃病的治療多重“調節情緒”。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情緒對脾胃具有重要影響,所以要養脾胃,先養心情。
2、五谷飲食,健脾胃
脾胃者,倉廪之官也,飲食養生從養脾胃開始。
人以水谷為本,胃主受納水谷,所以養脾胃最好的莫過於五谷。《黃帝內經》講:“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意思就是谷物(主食)是人們賴以生存的根本,而水果、蔬菜和肉類等都是作為輔助,發揮補益作用。
養脾胃不僅要多吃五谷糙米,還要注意飲食有節和多樣化,順應四時,各種美味食物:如粳米、糯米、鍋巴、番薯、薏苡仁、飯豇豆、白扁豆、牛肉、牛肚、鲫魚、鲈魚、大棗、蓮子肉、花生、栗子、藕、香菇、高粱、玉米、豇豆、馬鈴薯、芋頭、面筋、花菜、大白菜、胡蘿卜、荠萊等。
3、多動腳趾,增強脾胃
同時,脾主四肢,適當的體育鍛煉,就是健脾胃。從中醫學角度出發,經絡系統分布*四肢,故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促進經氣運行,反作用於*脾胃,使脾胃功能增強。
一般來說脾胃功能強的人,四肢肌肉也比較發達,而對女性來說,脾胃健康的人胸部通常比較豐滿,因為胃經的循行路線即經過乳頭,脾胃功能強健,胃經經氣充足,對胸部的發育和豐滿曲線具有重要作用。如果你脾胃功能不好,不妨鍛煉,尤其是腿部,對小腿上的脾經起到很好的緊松刺激作用。研究顯示,多動腳趾可以養脾胃。
4、選擇適當運動,益脾胃
專家認為,最好選擇和緩、低強度、少量、持續堅持的運動方式,運動後身體微微汗出,筋骨舒展,以不感到過度勞累為宜。運動後大汗淋漓的項目並不適合,因這種運動方式耗氣傷津,反而會加重氣短乏力的症狀,降低我們的機體免疫功能。
專家建議,易氣短喘息的人首選的運動項目是打太極,因太極動作緩慢、流暢,在運動過程中同時有調息要求,如最常見的‘氣沉丹田’要求練習者以意引氣達於腹部,使之不能上浮。實際上這些練習對動則氣喘的人大有裨益。
“是藥三分毒”,我們在服用中藥的時候一定要遵醫囑,不要盲目的選擇中藥療法,千萬不要認為中藥不傷身,這是這種錯誤的認識導致了中藥的亂用,大家一定要注意啦。
好文推薦:
臉色紅潤是否就健康 其中或藏疾病危機 >>>
聽音知五髒健康 唱歌沒底氣脾虛 >>>
安全套的致命陷阱 緊窄套套很傷根 >>>
四“虛”男人的進補原則與三戒 >>>
注意!頻繁打噴嚏或是腎虛的信號 >>>
辨質養生功效倍增 看你屬於哪種體質 >>>
察顏觀色知疾病 16種面相要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