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以四類藥為例談之,以確保用藥安全有效。
一、解表藥亦稱發汗藥
系指凡通過發汗解表令*出汗,以至發散表邪,解除表症的藥物,稱之為解表藥,如麻黃、桂枝、生姜、薄荷、紫蘇、桑葉等。
1.服用該類藥後,當立即臥床休息,根據季節如天氣冷者蓋厚棉被,熱天蓋毛巾被,或添加衣服,或用熱水袋保溫,目的是幫助出汗。夏季要注意空氣流通,以防室內悶熱,但應避免穿堂風;冬季服熱粥,或蔥白、姜湯或紅糖水等。凡發汗,只宜遍體微汗,不可大汗,以免損耗陽氣和津液,若以發汗達消腫者,只可適當多汗,此“汗為心之液”之故,尤其是溫熱毒邪受侵,汗過最易耗傷津液,應掌握分寸。對年老體弱者應慎用。嚴防汗過發生虛脫、厥逆等症。
2.若汗出不止,可用煅龍骨、煅牡蛎粉、生黃芪粉各9克,粳米粉30克,共混合過篩,均勻後用布包,撲之,汗後應用干毛巾擦干,更換汗衣,但應嚴防當風受涼。
3.服藥後應認真觀察有無汗出,出多少,汗液性質以及面色、體溫、脈象的變化。
二、瀉下藥
系指凡能引起腹瀉或滑利大腸,促使排便的藥物稱瀉下藥。根據其作用與適應證的不同,可分為攻下藥、潤下藥和峻下逐水藥三類。攻下藥如大黃、芒硝、番瀉葉等;潤下藥如大麻仁、郁李仁等;峻下逐水藥如甘遂、大戟、芫花及巴豆等。其中攻下逐水藥和峻下逐水藥瀉下作用峻猛,尤以後者為甚,潤下藥能潤滑腸道,作用緩和。
1.服峻下逐水藥後,可能出現劇烈腹痛、腹瀉或惡心嘔吐等毒性反應。服藥後患者應臥床休息。如患者精神緊張甚至恐懼不願意接受治療時,要認真做好解釋說服工作,以解除思想恐懼引起不必要的事情發生。
2.服藥後若腹痛劇烈,洩瀉不止,或腹瀉不多,但頻繁嘔吐,大汗淋漓,心慌氣短,面色蒼白,應及時到附近醫院向醫生說明,以便進行恰當有效的處理。
3.此類藥易傷胃氣,奏效即止,慎勿過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