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杏石甘湯可以辛涼疏表、清肺平喘,治療外感風寒,邪熱壅肺證。整方以辛散、寒涼清裡相結合,症狀上,有汗或無汗,苔薄白或黃,這是一個動態過程,藥物劑量也可因此而變。
但整方的用藥呢,因為表裡同治,所以辛散、寒涼清裡相結合,辛和涼,辛涼透表,意義是麻黃是辛散,石膏是寒涼,相結合辛涼,同時從病機,完整病機是表裡同病,還是外寒內熱,盡管以內熱為主,所以還是辛和涼的結合。所以把它歸在辛涼解表劑裡面。但是要明白有表證沒表證,都能用。不是說一定要有傷寒由表入裡,由表這個過程。溫熱病邪由衛分到氣分的過程。都是表裡同病,這個運用當中不一定。但是從這個證的形成,這兩種可能最後都是郁而化熱,形成邪熱壅肺了。
表邪未盡,邪熱壅肺證,以脈浮數,身熱不解,咳逆氣急,甚則鼻煽,口渴為辨證要點,麻杏石甘湯治療的是一個動態症狀,即有汗或無汗,苔薄白或黃
。所以它最後內熱形成了,表邪未盡,是這樣一個特點。表邪未盡,可以看得出浮脈,總體上以裡熱為主,所以脈數。所以脈浮數。邪熱壅肺是這個方證的主要臨床表現,身熱不解,發熱明顯,甚至於有的發熱較重。咳逆氣急咳喘,咳喘嚴重的甚則鼻煽,鼻翼煽動,熱邪傷津產生口渴,所以表裡同病,突出在裡熱和肺熱。當然由於表可以有表邪未盡,裡呢邪熱肺壅形成,這裡有個動態症狀,反應出由表入裡不同的階段一些標志。有汗階段是入裡了,無汗表還明顯,或者是表寒很清楚,很顯著。有汗呢,汗越多就入裡程度越重。熱邪迫津外洩了。苔薄白或黃苔,有反映了邪在表的程度,和入裡的程度。這做為一種動態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