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痰瘀同源、同病、同治的理論,在分析六味地黃丸及其丸中“三瀉”的藥物的基礎上,提出“扶正袪邪,痰瘀同治”是六味地黃丸的組方原則,並結合六味地黃丸及其類方在臨床上廣泛應用,認為“本虛標實,痰瘀同病”是多種疾病,尤其是慢性病,老年性的主要病機。
一、從六味地黃丸的組成看“扶正袪邪,痰瘀同治”組方的科學性
六味地黃丸(湯)(簡稱:六味丸)為古今醫家所推崇之劑,近代對此方的應用和研究亦較為普遍。方出於宋·錢乙《小兒藥證直決}),錢氏從《金匮》腎氣丸減桂、附脫胎而成,為後世補劑之主方。此方歷來認為“補中有瀉,寓瀉於補,為通補開合之劑”,亦為“三明並治之劑”,有熟地之滋補腎水即有澤瀉宜洩腎濁以濟之;有萸肉之溫澀吁經即有丹皮之清瀉肝火以佐之;有山藥之收攝脾經即有茯苓之淡滲脾濕以和之 [醫學教育網整理發布]。藥只六味,而有開有合,三陰並治,洵補方之正鹄也”,故一直認為六味丸為三補三瀉之劑,滋陰補腎之主萬。明·趙養葵說:
“腎虛不能制火,此方主之”,“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即此藥也”。“自汗盜汗,便血諸血,失音水泣為痰之聖藥,血虛發熱之神劑”並對“澤瀉”提出了新的見解:“澤瀉者非為接引諸藥瀉腎邪,蓋取其養五髒,蓋氣力,起陰氣,補虛損五勞之功”。陳修園也提出了不同認識,他說:“六味丸補腎水,八味丸補腎氣,而其妙,則在於利水,二方非補腎正藥”並引證了仲景《金匮》中用腎氣丸之條文總結論之“皆瀉少腹膀胱之痰為多”。趙、陳二氏之論均崇仲景之旨而各有發揮,尤其趙氏,他引用王節齋之論:“痰之本水也,原干腎”。他說:“痰者,原非人身之所有,非水泛為痰,則水沸為痰”並在《痰論》篇中引述了龐安常之言:“陰水不足,陰火上升,肺受火侮,不得肅降下行,繇是津液凝濁,生痰不生血者,此當以潤劑,則痰自清矣”。又引“腎虛不能納氣歸原,原出而不納則積,積而不散則痰生焉”因此趙民最後總結說:“六味、八味丸中諸品,為水泛為痰之聖藥”。而陳氏則認為“其妙在於利水”“痰之本水也”痰水異名同類,故二氏均為同一認識的不同說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