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對痰瘀認識的歷史沿革
1.1 中醫對痰的認識
痰的理論溯源於《內經》,其時無痰飲之分,多稱為“飲”、“積飲”、“汁沫”、“水”、“水濕”等。如《素問·五常政大論》說:“太陽司天……濕氣變物,水飲內蓄,中滿不食。”至《金匮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者”分“痰飲,溢飲,懸飲,支飲”四類,並提出“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的治本大法,奠定了痰證理論的基礎。自朱丹溪又有“百病皆由痰作祟”之說。痰既是病理產物,又是致病因素。臨床上將痰分為有形之痰和無形之痰兩大類,其形成原因多由於肺脾腎氣化失常,津液不歸正化,聚而成痰。其致病特點是:重濁黏滯,發病怪異,變化多端,易影響髒腑氣血的升降運行而產生諸多疾病。
1.2 中醫對瘀的認識
瘀,考《說文》曰:“瘀,積血也。”它既指血運失常和經脈中的凝血,也指離經之血凝結阻滯者。瘀血一詞最早見於《金匮要略》。《內經》稱為“惡血”、“留血”、“凝血”。如《靈樞·百病始生》雲:“濕氣不行,凝血蓄裡而不散。”瘀血的形成,由氣虛或氣滯不能推動血液的正常運行;或寒邪客於血脈,使血脈澀滯,或熱邪煎灼津液,血液凝結;亦可由內外傷傷及血脈,惡血內留,以及患者體弱,氣虛無力推動血行所致等。其致病特點由於瘀阻部位和形成瘀血原因不同而異。
1.3 痰瘀互結致病
痰濁與瘀血既是病理產物,又是致病因素,由於生理上津血同源,相互滋生,從而決定了病理上因痰致瘀的相互交結的格局〔1〕。其產生都是以髒腑氣機失調為先決條件,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氣旺則津自化,氣滯則津聚為痰。氣機的不暢均可導致痰瘀互結為病。虞天明在《醫學正傳》中對此病機的闡述更明了:“氣行脈外,血行脈內,相並同源,寒與濕搏之,則凝澀而行遲,為不及;熱與火搏之,則沸騰而行速,為太過也。氣得邪而郁,隧道阻隔,或溢或結,積久滲出脈外,氣為血之亂,此陽滯於陰也,百病皆由此。”
2 小兒癫痫病因病機與痰瘀的關系
癫痫的發作病因頗多,歸納起來不外乎頑痰內伏、暴受驚恐、驚風頻發、外傷血瘀等。但歷代醫家認為痰瘀與痫的關系最為密切。如朱丹溪指出:“痫證有五……無非痰涎壅滯,迷悶孔竅。”《醫林改錯·癫狂夢醒湯》指出:“癫狂……乃氣血凝滯腦氣。”但細審之,小兒癫痫的發作多與其生理和病理特點有關。小兒為稚陰稚陽之體,在生理上有“二有余,三不足”之說,即心、肝常有余,肺、脾、腎不足〔2〕。《素問·六節藏象》雲:“心為陽中之太陽。”就小兒而言,其體質特點為“陽常有余”,“心熱為火同肝論”,所以在臨床上心火易亢者多,心火亢盛,心神不寧,加之火盛爍津,煉液為痰,痰滯血澀,瘀阻不行,痰瘀互結,阻於心竅而致癫痫。小兒肝常有余,肝屬風,若情志不舒,肝失其條達,郁而化火,極易聚津為痰,風邪與伏痰相搏,進而擾亂神明,閉塞經絡,形成痰瘀互結,可繼發癫痫。小兒脾常不足,腎常虛。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先天禀賦不足,元陰匮乏,相火妄動,煎灼津液,可致痰津瘀阻,陰陽氣血不相順接,上逆竅道,發為癫痫。正如《血證論》所雲:“血在上,則濁蔽而不明矣。”
明代李時珍提出:“腦為元神之府。”協調於五髒六腑,如果髒腑氣機逆亂,竅道不通,極易形成痰瘀互結。如上犯於腦,則會出現突然昏僕、不省人事、四肢抽搐等腦部功能失常的反應〔3〕。癫痫屬於慢性腦部疾病,由於小兒時期的體質特點,以及心、肝、脾、腎等髒氣不平,因此易有陰陽逆亂而發生癫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