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麻黃為常用中藥材。始載於《神農本草經》。應用歷史悠久,具有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的功能,為醫家治療感冒咳喘常用之品。近代尚為提取麻黃鹼的原料,銷用頗大。本品為麻黃科植物草麻黃Ephedra simica Stapf、中麻黃Ephedraintermedia Schrenk etc.A.Mey或木賊麻黃Ephedra equisetina Bunge.的草質莖。草麻黃主要分布於內蒙古、新疆、甘肅、山西、遼寧、吉林、寧夏等地;中麻黃主要分布於新疆、內蒙古、青海、山西、甘肅、陝西、河北等地;木賊麻黃分布於山西、河北、甘肅、青海、內蒙古、新疆等地,多為野生。
【生長環境】麻黃主要生長於我國中溫帶、溫暖帶的干旱荒漠、草原及山地區域。從海拔150米的吐魯番盆地至海拔4500米的青藏高原,均有生長。具有喜光、耐干旱、耐鹽鹼、抗嚴寒的特性。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干燥的沙漠、高山、低山、平原等地均能生長。
【種植技術】
1、選地整地:麻黃在我國北方各地均宜栽培。對土壤要求不甚嚴格,應選沙質壤土、沙土為宜。忌黏土、酸性土及排水不良的低窪地。選好地塊,經過耕翻,做成平畦,以待播種。
2、種植方法:
(1)種子繁殖:多采用平畦播種育苗。選用成熟飽滿的種子,春季4月開始播種。條播:開5厘米深的溝,行距30~40厘米,將種子均勻地播在溝中,細土覆蓋,鎮壓後,小水澆灌。點播:穴距30厘米,每穴播種20粒左右,覆土3~5厘米,鎮壓和小水澆灌。種子發芽率一般為60%~80%,7~15天出苗。出苗後不需間苗,應注意松土、除草。秋天或翌年春天即可移栽。
(2)分株繁殖:秋季或春季解凍後,將成年植株挖出,根據株叢大小分成5~10個單株,按行株距各30厘米開溝、栽種、覆土至根芽,將周圍土壓實後澆水,要精心管理,促進正常生長發育。
【栽培管理】
1、麻黃耐旱,種植成活後,一般不需澆水,水多易引起爛根。春季返青前,可適當施一些廄肥。植株生長2年即可收獲。
2、病蟲害防治:麻黃多為野生,很少有病害發生。但常見有蟲害使小枝端卷曲,影響植株生長。害蟲名及防治方法,尚待研究。
【收獲與加工】8~9割取地上綠色草質莖,以9月為最佳。此時莖心充實,髓內呈黃棕色或棕紅色,有黃色粉狀物,生物鹼含量高。過早收割,則質嫩、莖空無粉,過遲因受霜凍而色變紅,影響質量。如冬季或夏季采收麻黃,其生物鹼僅為秋季的50%左右,且折干率也低於秋季。采收後去淨沙土揀出雜草,置於通風干燥處晾干,不宜長久日曬或露天堆放,以免褪色發黃,影響質量或發霉變質。
【藥材形狀】
1、草麻黃:莖枝細長圓柱形,少分枝,直徑1~2毫米,有的帶少量木質莖。表面呈淡綠色至黃綠色,具細縱脊稜,節明顯,節間長2~6厘米,膜質鱗葉3~4毫米;裂片2(稀3),銳三角形,先端灰白色,反曲,基部膜合成筒狀,紅棕色。體輕,易折斷,斷面略呈纖維狀,周邊黃色,髓部紅棕色,近圓形。氣微香,味微苦澀。
2、中麻黃:莖長圓柱形,多分枝,直徑1.5~3毫米,有的帶較多的木質莖,節間長2.5~3厘米,表面綠黃色或黃色,細縱稜較明顯,觸之有粗糙感。膜質鱗下部1/3合成鞘狀或幾木合生,上部3裂(稀2裂),裂片銳三角形,先端微反卷。斷面髓部常三角狀圓形。
3、木賊麻黃:莖細圓柱形,多分枝,直徑1~1.5毫米,常帶灰棕黑長木質莖;節間長1.5~3厘米。表面灰綠色或暗黃綠色,細縱稜不明顯,觸之無粗糙感;膜質葉下部的2/3合生成鞘狀,基部常成棕色,上部2裂(稀3裂),裂片三角形。
【附】麻黃根
麻黃根為草麻黃、中麻黃的干燥根及根莖。味甘性平。歸心、肺經。具有止汗功能,用於自汗、盜汗。性狀:呈圓柱形,略彎曲,長8~25厘米,直徑0.5~1.5厘米。表面紅棕色或灰棕色,有縱皺紋及支根痕。外皮粗糙,易成片狀剝落。根莖具節,節間長0.7~2厘米,表面有橫長皮孔。體輕,質硬而脆,斷面皮部黃白色,木質淡黃色或黃色,射線放射狀,中部有髓。無臭、味微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