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中藥網 >> 中藥材種植 >> 陽春砂仁種植技術與栽培管理

陽春砂仁種植技術與栽培管理

  【概述】陽春砂仁為我國著名中藥材,其質量優於進口砂仁。尤以陽春縣蟠龍山產質量最好,陽春縣志載有:“蜜產蟠龍特色誇,醫林珍品重春砂。”可見一斑。本品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脹,安胎止嘔的功能。為姜科植物陽春砂仁Amomnum villosum lour.的成熟果實。主產於廣東陽春、高州、信宜、廣寧、封開以及雲南、廣西、福建等地。多為栽培。

  【生長環境】砂仁為熱帶亞熱帶季雨林植物,多栽培或野生於海拔100~150米,有一定蔭蔽的山谷或溪流溝旁。砂仁為中生、蟲媒植物,具有喜高溫、喜濕忌旱、喜漫散射光的特性;匍匐莖還具有向光性和趨水性。

  【種植技術

  1、選地:砂仁是一種亞熱帶植物,喜生於肥沃、濕潤、蔭蔽的山谷地區,以半沙半泥的黑色土壤為佳。一般選擇山腳杉樹下面或兩山之間多樹陰的山腳下,土地濕潤、排水良好的地方栽種砂仁。露天、向陽、粗沙或黏重土壤均不宜栽種砂仁。

  2、繁殖:

  (1)種子繁殖:采摘成熟的砂仁種子之後,立即用清水洗去果汁,晾干後播種。一般為秋播,采種後,於當年8月底或9月初進行,播種按株行距7厘米×13厘米點播或條播,播後覆細土1厘米厚,再蓋一層芒萁或茅草,以利保墒和防雨水沖失種子。

  定植:大田定植一般4~5月最好。定植時,宜就近取種苗,將植下部約2/3的葉片剪去,隨剪隨種。定植株行距一般按0.6~1米開穴,穴深、穴徑各30厘米,施入腐熟的人畜糞等有機肥,植後覆土6~7厘米,讓新生匍匐莖頂端露出土面,基部踩實,穴面應低於地面。一般每667平方米用苗400~1500株。種後用草覆蓋穴面,若天氣干旱時應及時淋水或灌溉,以保持栽地濕潤。

  (2)分株繁殖:於農歷2月間,選擇50厘米高發育健壯的幼株細致地分割之後,每2株或4株種在一起,其根莖交成十字形,株行距各100厘米,栽的深度約7厘米,過深則地下莖不易開花結果。

  【栽培管理】砂仁的根莖匍匐遍地皆是,不宜用鋤頭鋤草,需小心地用手除草,或用鐮刀割草。砂仁開花結果後,有濃厚的芳香氣味,蛇鼠等常來偷食果實,因此必須經常除去雜草,使蛇鼠無藏身之地,以保證果實之成長。同時要防止牛羊豬禽等的踐踏,否則亦影響收成。藥農一般在開花期間,用灑水器灑水,可使花粉容易落入珠孔內,促使其容易結果,但灑水不能太多太猛,否則易將砂仁花沖掉。開花期不除草,遇有枯干的老苗及有病的植株應除去,以便根莖繼續生長幼苗。砂仁一般不施肥,因施肥不當會影響開花結果,每年冬天要將植株割掉,清除雜草,施肥1次,並在苗頭上培土1次,但不要培在根莖上,因根莖抽花結果,不宜培土過深。采收果實時不宜太熟,因為太熟,果實即要破裂。砂仁最忌北風、大雨和霜凍,尤其在開花的時候,如遇暴雨,花會被沖掉或爛掉,影響結果。

  【收獲與加工】立秋前後果實成熟,采果宜用剪刀,不可用手摘,否則傷害根莖,影響下年結果。適時采收,可提高折干率及質量。焙制方法:用小火焙干,燒火的燃料用稻殼、生柴、樟樹葉或炭火,一般焙3次,第1次叫“殺漿”,第2次叫“回爐”,第3次叫“復爐”。經過3次焙干即可裝箱,焙至五六成千的時候,取出裝在麻袋裡堆積使之發汗1~2天,然後再焙或用太陽曬干(據當地經驗,未經火焙而用太陽曬干的不易保存,容易發霉變黑),每天焙2次,每次焙12小時,用樟樹葉蓋住炭火,不使生明火,而有炯發出,砂仁被煙熏後的味道很香。當焙至果皮軟時(五六成干),要噴水一次,噴水後,果皮驟然收縮,與種子團緊聯結,這樣可以長久儲存。每次焙時可放上2~3層篩子,最上層用濕布蓋好,下層快要干時,把它移放上層;上層的砂仁干後,又換未干的,如此交替烘焙,可以充分發揮炕灶的作用。一般是生貨100千克可焙干貨25千克。

  【藥材形狀】陽春砂仁呈鈍角三稜橢圓形或卵圓形,長1.2~2厘米,直徑0.8~1.5厘米。外表皮棕色,密生短刺狀突起,頂端有花被殘基,基部常有果梗數個連生於總果柄上。果皮薄而軟,略呈革質,易縱向剝裂。內含種子多數,集結成與外殼相同的團狀,中有白色隔膜,將種子團分成3瓣,每瓣有種子6~15粒,種子為不規則多面體,直徑2~3毫米,表面棕紅色,有細皺紋,外被菲薄質假種皮,質堅實,胚乳灰白色,油潤。氣芳香濃烈,味辛涼微苦。


神農中藥網 www.yesa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