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不久前發生的“小龍蝦疑致食客肌溶解”事件,有讀者詢問到底是不是小龍蝦本身的問題。就這次事件看目前還無明確結論,但人因小龍蝦惹禍上身,發生食物中毒已不是第一次。本報早在2002年12月9日的報道《趙本山吃“小龍蝦”吃出肺吸蟲病引起京城“麻小族”關注》中,就提到“因食物中毒引起急性骨骼肌溶解症,與吃小龍蝦有關”這一點值得注意。吃小龍蝦而導致肌溶解的事情在北京也曾發生過。近日我們再次采訪了北大醫院神經內科的袁雲主任醫師。他推測患者的骨骼肌溶解可能與小龍蝦生長環境受到化工原料污染有關。多地出現小龍蝦疑致肌溶解症病例,這些小龍蝦是否來源於同一產地?為避免類似事件發生,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生產溯源體系已刻不容緩。
10年前北京有10多人發病
北大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袁雲介紹,2000年的8月5日到11日,連續在北京市不同地區出現10多位病人因吃小龍蝦而出現急性肌肉疼痛和無力,有幾位病人是在家中一起吃的,食量大概在1到1.5斤,都對小龍蝦進行了水煮、清蒸或油炒,雖然他們是在不同的農貿市場購買,但這些小龍蝦均來自南方地區。發病的時間是在吃後7到15小時,平均9.2小時,病人都有迅速加重的全身肌肉疼痛,進而肌肉無力,以腰背和四肢近端為主,到醫院急診室進行體格檢查發現肌肉明顯的壓痛和肌力降低,這是因為肌纖維被破壞所致。臨床症狀在1至4小時內迅速達到高峰,其中嚴重者出現呼吸困難和完全不能活動肢體,所有症狀在患者停止吃小龍蝦後1至3天逐漸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