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斑斓且富有彈性的半透明果膠糖、不分層且保持新鮮口味的果汁、可保存半年以上的番茄醬,食品的這些特點並非與生俱來,食品添加劑對食品品質的改善起了很大的作用。然而這兩年,我們對“食品添加劑”卻有些談之色變了。究竟食品添加劑是否安全,難道真的是天然的才最健康安全?而形形色色的食品添加劑中,真的全都是化工合成嗎?或許,只有先排除誤區,我們才能把這個問題看得更清楚。
誤區1 “純天然”等於安全
很多人都存有這樣的偏見,人工合成的東西多半是不安全的,而天然食品就安全得多。“純天然”有時甚至會被當成“絕對安全”的代名詞。
其實一些“純天然”的食品也可能有毒、有害。在自然環境下生長的野菜為了適應野外的惡劣環境,在長期的生長繁衍過程中,會產生某些毒性物質,以抵御外來侵害。還有些野菜對某些毒素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如香椿就可吸附亞硝酸鹽。蕨菜更是一種典型的“危險”食品。
早在100多年前,人們就注意到蕨菜能夠造成牛的中毒,大量食用蕨的牛,最快的會在幾周之後死亡。而吃得較少的,骨髓功能會逐漸喪失,從而導致白細胞缺乏、血小板減少。
上世紀80年代初,日本科學家從蕨菜中分離出了一種叫做“原蕨苷”的東西。後來,許多人對這個東西進行了許多測試,發現用它來喂動物,可以出現上述中毒牛的症狀。
科學實驗還發現,原蕨苷在蕨的各部分中都有,而人吃的蕨菜———蕨的幼嫩部分中含量更高。盡管對人類來說,吃一些經過處理的蕨菜,不會像牛那樣立即中毒。但慢性的毒害,特別是蕨菜食用與癌症的關系卻已經得到了證實。“如果有一種食品添加劑,健康風險跟蕨菜相似,那它根本就不會被批准使用。”雲無心說。一種食物是否安全,只能通過嚴格可靠的檢驗才能得出結論。
誤區2 “傳統古法”一定很安全
很多人認為,以傳統方法手工制作的食品就一定是安全的:傳統手工生產方法已經流傳千百年,經過了無數人的“腸胃檢驗”,當然很安全。對此,雲無心指出,這種認識實際上把“古人不知道有危害”等同於“沒有危害”。實際上,如果對許多通過傳統方法,手工制作的食物進行一次現代食品安全審核,有很多東西都會被列入“禁止”清單。比如說,傳統的油條制作方法要使用明礬,不用就不夠松脆好吃。不過,明礬含有鋁元素,攝入量過多會產生神經毒性。
此外,傳統的食品在加工過程中也會產生有毒有害物質。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范志紅指出,最典型的莫過於松花蛋的腌制。傳統工藝制作松花蛋時,會在浸漬液中加入氧化鉛、氧化銅等物質,以使蛋白質凝固。這樣制作的松花蛋含有毒重金屬。相比之下,現代工藝加工的松花蛋則不容易產生有毒物質。腌臘制品中的防腐劑問題也是一樣,通過傳統方法手工生產的腌臘制品,也會自然生成亞硝酸鹽。
誤區3 沒有添加劑更安全
人們對食品添加劑的談“添”色變,常常將“不含添加劑”之類的標注看成是安全的象征。不過,范志紅指出,在很多情況下,如果沒有合適的添加劑,加工食品反而更不安全。
范志紅舉了方便面作為例子。一般來說,油脂在空氣中放上十來天就會氧化變質,產生“哈喇味”,但油炸方便面的保質期卻是半年,而且不會有味。在其中起作用的便是添加了抗氧化劑。“油脂必然會在空氣中氧化,除了方便面之外,凡是油脂含量比較高的食品,都難免要求助於抗氧化劑。”
同樣,那些保質期在半年以上的果脯蜜餞、醬油鹹菜,如果沒有糖和鹽這兩種“天然防腐劑”的幫助,就會很快被細菌和霉菌毀掉。其中的糖和鹽也是食品添加劑。“微生物時時刻刻都准備和我們爭奪食品中的營養物質,空氣中的氧氣也在隨時准備讓食物中的營養成分氧化變質,所以說食品添加劑不該加的時候亂加不行,該加的時候不加也不行。”范志紅說。
誤區4 食品添加劑都是化工產品
過氧化苯甲酰、聚山梨酯……許多食品添加劑都是人工合成的產品。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食品添加劑都是人工合成的。
事實上,除了這些化學合成產品外,食品添加劑的家族中也有谷氨酸鈉、檸檬酸、維生素C等生物合成產品,以及眾多的天然提取物,包括天然色素、天然香料、天然甜味劑(甘草甜、甜菊苷等)、增稠劑(瓊脂、卡拉膠、果膠、變性澱粉等)等。
食品增稠劑就是通過天然材料提取的,它們通常是從藻類、植物纖維,或者細菌分泌物中提取而來。雲無心舉例說,最常用的幾種增稠劑,黃明膠是利用細菌生產的,果膠最常見的來源是橘子皮,卡拉膠是海藻中提取的……
與此同時,許多色素、香精、乳化劑也是來自於植物。比如茄紅素就是從西紅柿中提取的一種高效抗氧化劑、色素,其抗氧化活性為維生素E的100倍。除西紅柿外,其他一些紅色水果,比如西瓜也含有茄紅素。食品乳化劑中,廣泛使用的牛奶蛋白、大豆蛋白、卵磷脂都是天然產物。味精也是細菌發酵生產的,本質上跟同樣發酵生產的醬油、醋、酒並無區別。“天然的還是合成的,跟是不是安全沒有必然聯系。”雲無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