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運用食物預防治療疾病首先要了解事物的性味,只有懂得食物的性味才能對症下藥,達到食補的效果。下面和大家說說中醫發物及食用禁忌。
中醫認為發物分六種:
一為動火發物,能助熱動火、傷津劫液,如煙、酒、蔥、蒜、韭菜、鹵制品、油炸物等。發熱口渴,大便秘結的人不宜食用,高血壓者應忌口。
二為動風發物,多有升發、散氣、火熱之性,能使人邪毒走竄,如茄子、木耳、豬頭肉、雞蛋、蘑菇等。有荨麻疹、濕疹、中風等疾病者不宜吃。
三為助濕發物,多具有黏滯、肥甘滋膩之性。如糯米、醪糟、米酒、大棗、肥肉、面食等。患濕熱病、黃疸、痢疾等病者忌食。
四為積冷發物,多具寒涼潤利之性,能傷陽生寒,影響髒腑運化,如冬瓜、四季豆、莴筍、柿子等。脾胃虛弱的人要慎食,過食會造成胃虛冷痛、腸鳴腹瀉。
五為動血發物,多活血散血,能動血傷絡,迫血外溢,如羊肉、菠菜、燒酒等。月經過多、皮下出血、尿血等人忌食。
六為滯氣發物,如大豆、芡實、蓮米、芋頭、薯類等。這些食物多具滯澀阻氣、堅硬難化之性,積食、諸痛者不宜食。
上面介紹了發物和食用禁忌,只有多了解這些食物性味的常識,才可以更好地發揮食物的食補作用,避免飲食不當引起的不良後果。